杨利韦上天看到了什么【杨利伟:父母教我学做人】

一个向往蓝天孩子到一名空军飞行员,从飞行员航天员,从首飞航天员航天员管理者。

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父母一次次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中。

杨利伟小的时候,母亲魏桂兰在中学任教,父亲杨德元在县委党校工作。

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五口人和和睦睦,过着和千万个家庭一样的普通生活。

那个时候,朴实善良的父母杨利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太多的设想,唯一的要求就是“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希望他将来能考上大学,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和对国家有用的人。

领受父母的言传身教      杨利伟的中学课程是在母亲工作的学校读完的。

母亲身上,杨利伟看到的是一份质朴、一份执著、一份坚毅。

作为教师,母亲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她希望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作为母亲,她把温情一点不落地给予孩子,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

所以,几十年来,母亲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学生和孩子身上。

在小学的课本中,杨利伟读到了作家杨朔歌颂蜜蜂的一句话:“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他觉得这正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杨利伟从小就懂得了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坚忍,什么叫顽强。

杨利伟父亲杨德元后来在县里一家公司负责土特产的销售推广。

为了让外地客户了解绥中的特产,他总是出差在外。

杨利伟清楚地记得,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要带一个很大的旅行包,里面装满了土特产的样品。

那时铁路上没有托运业务,所有的东西都靠他自己用肩膀扛来扛去。

当展销会结束,再一点不落地扛回来交给单位。

杨利伟很奇怪父亲是怎么把那个比他身体还重的旅行包带来带去的。

看到父亲被磨红的肩膀,他时常感到钻心的疼。

父亲却说,我吃点苦没有关系,集体的财产可一点儿也不能丢啊。

父亲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杨利伟

探险精神得到支持      站在杨利伟的家门口,可以远远地望见逶迤起伏的山峦。

山脊上一座异样的山尖让他一直充满了好奇。

一个寒假,杨利伟下决心一定要去揭开谜底。

那天清晨,他约上两个同学,顶着寒风踏上了一条“探险”之路。

他们走了整整一天,攀上山顶时,才发现那个“山尖”其实是古长城上一座烽火台遗址,被风霜雨雪侵蚀得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轮廓。

谜团终于解开了,但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

因为出发前杨利伟没有和家里人打招呼,吃午饭时,家人四处找不到他,于是全家出动,从中午到晚上,找遍了县城的每个角落,县广播站也一次次地播着寻人启事。

杨利伟清楚地意识到父母不知会急成啥样。

一进家门就一声不吭地站到父母面前,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可他没有想到,焦急的母亲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泪水一滴滴地落到了他的额头上。

父亲看到这一切,也只说了一句话:“暖暖身子,吃饭吧。

吃了饭,赶快睡觉去。

”后来,当杨利伟母亲为什么没有批评他时,母亲说,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意识到自己错了,将来不再犯错就行了,应该给孩子一个培养个性的空间。

正是因为杨利伟父母没有压制他的好奇心和探险欲望,让少年时代的杨利伟在一次次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寻中,练就了超强的体质和超乎寻常的机敏,培养了敢于涉险的勇气和胆量,为后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飞上蓝天梦想      1983年5月的一天,距离高校招生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正在绥中第二高中埋头苦读的杨利伟,从教导主任那里得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空军某飞行学院来绥中选招飞行员

杨利伟心头怦然一动。

深埋在他心底多年的一个梦想,突然间被鲜活地激发出来。

绥中县城附近有一个空军部队的机场,杨利伟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一架架飞机起飞,并在蓝天翱翔。

每当看见战鹰翱翔、直刺云霄时,杨利伟的心就跟着飞了起来,同时萌发了一个永远的梦想―飞翔。

一到星期天,杨利伟常会和同学到机场去玩,近距离去看飞行员的体能训练。

当看到飞行员在旋梯滚轮上训练的潇洒样子时,也不禁想要上去试试。

杨利伟把那些训练器械挨个儿练了个遍,竟一点眩晕的感觉都没有

这个结果让那些飞行员都有些吃惊,他们经过长期训练才能适应的器械,这个孩子做起来竟这样轻松。

第一次的尝试让杨利伟信心大增,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在他心里悄悄地萌生了―我要飞上蓝天,当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为了这个梦想,杨利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包括踢毽球、游泳、长跑等在内的详细的健身计划。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锻炼着、坚持着,就连节假日也从不间断。

尽管高考即将临近,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对飞翔的向往却变成了永恒的动力,支撑着他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当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发到学校,杨利伟成为了众人羡慕的佼佼者,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的名字因此被载入县志,成了全县有史以来进入县志最年轻的人物。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