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布贸丝 “抱布贸丝”的“布”作何理解

《诗经卫风氓》里的一首诗: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既我谋。这是一首爱情诗,大意说:那个青年满实在的,抱着布来换(或买)我的丝;他实际上不是为丝而来,而是找我谋划我们的婚事。对于其中的布字,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汉代《诗经》大师毛氏、经学家郑玄都解释布币抱布贸丝就是怀抱布币来买丝。后人以此作出推论西周布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西汉著名经济学著作《盐铁论》中却把抱布贸丝解释物物交换,东汉思想家王充也同意这种看法。也有后人由此作出推论西周基本上还通行物物交换,钱币应用很不广泛。持这种看法的批驳前种看法的人说:布币岂有抱的?对方引证考古发现说:出土的布币往往是一小捆一小捆(束)的,当然要抱。

他们还引《韩非子内储说》中卫国一个老太太的祈祷:使我无故,得百束布作为旁证。然而考古发掘中毕竟没有发现多少西周布币,所以要完全否定物物交换的说法还显得证据不足。

近年来又出现第三种说法,即认为抱布贸丝的布既不是金属布币,也不是普通实物,而是一种实物货币。战国时期秦国可能也曾以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一块布作为货币。魏晋到隋唐数百年间,不少地方也曾经用布帛作实物货币

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韩非子》中老太太希望得到的百束布也是这种作为实物货币的布。尽管如此,先秦文献中有关以麻布为实物货币的记载实在太少了,要证明抱布贸丝的布为实物货币更加困难。

这里我们不禁要联想到货币的币字。它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不算少,而且大都是指丝织品,有人甚至认为币的本意就是丝织品。然而这些币却不是指货币,而是指礼币,即用来举行礼仪的物品。不过,为什么我们讲的钱币、货币中都有一个币字,这倒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关于抱布贸丝有几种解释,究竟哪种解释正确,恐怕一时还难作结论。当然,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代的情况,也都还是有争议、尚待解决的问题。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