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的显著特征 250例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

【摘要】 目 探讨双相抑郁单相抑郁人口学、病程、临床特征和人格等方面异提高对双相抑郁诊断识别率。

方法 合3双相抑郁单相抑郁诊断标准患者7例和78例进行般情况、L90、、评定。

双相抑郁单相抑郁比较首发年龄和住院年龄婚多学历高、脑力劳动者多;L90和评定差异少;、量表分高L、量表分低。

结论 难以从临床症状上区别单、双相抑郁可能是鉴别单、双相抑郁有效工具。

【关键词】 抑郁症;单相抑郁双相抑郁

ll rr 50 gl Blr r L , L X, x Xg l l r, Xg rq 83000, R。

【br】 bv vg lr r gr, r, ll rr, rl b blr r gl r rb rvg r g blr r r r 7 r blr r r r 78 r gl r, b rr, L90, , Rl blr r, g r llg ll g l" r gr rr r r r v gr rr rl gg B r r llr r rl L90 , r gr b L, r lr l " r g blr gl r ll b g。

【K r】 r; gl r; Blr r。

有研究发现双相抑郁67%曾诊断单相抑郁[]可见双相抑郁早期诊断识别确实有难。

马燕桃等认对双相抑郁早期识别可能受疾病身不期、对全病程了程、治疗效、对情感障碍不亚型认识不等因素影响[]。

了搞清单相双相抑郁症异从而提高双相抑郁早期识别率我们对单、双相抑郁人口学、病程、临床症状及治疗变化、人格等方面进行了对照研究。

对象与方法。

对象 研究病例006年月~007年3月新疆精神卫生心临床心理科住院病人。

入组标准()合3心境障碍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及单相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年龄6~60岁初和初以上化程。

共收集了50例其双相抑郁7例单相抑郁78例。

方法 对合入组条件患者进行人口学及般统计并由名副主任医师对每位被试诊断分型进行复核并确定首发年龄、次病程、总病程分别入组、治疗周和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

入组还进行、L90测评。

统计方法采用χ检验、检验全部应用 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

单相双相抑郁患者比较单相抑郁组相比双相抑郁组首发病年龄

次住院患者年龄化程高婚者多及脑力劳动者多。

单相双相抑郁组其它各项无显著性差异见表、表。

单相双相患者L90比较 双相抑郁组敌对因子分高单相抑郁组两组其它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3 单相双相抑郁患者3次比较 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前两次总分、因子比较显著性差异

3次评定单相抑郁组总分和阻滞因子分高双相抑郁组两组其它因子比较显著性差异见表、表5、表6。

单相双相抑郁患者比较 单相抑郁组L和量表分高双相抑郁组和量表分低双相抑郁组两组其它各量表比较显著性差异见表7。

3 讨 论。

临床上有许多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单相抑郁而仅仅给予抗抑郁剂治疗结患者出现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发作增加治疗难。

有研究提示曾被误诊单相抑郁双相抑郁患者多达0%~67%平误诊长达75年[,]。

尽早识别单相双相抑郁障碍义重。

有关单相双相抑郁患者脑神结构研究己展开脑结构研究显示双相抑郁患者有杏仁核体积增[3,]。

R研究也显示双相抑郁患者左侧杏仁核功能活动明显高正常对照组[5]。

单相双相抑郁患者无论是性还是临床特征都存着差异[,]。

我们研究发现双相抑郁单相抑郁比较首次发病年龄、住院年龄、化程高、职业以脑力劳动主婚者多。

L90测评双相抑郁仅敌因子分高单相抑郁其它因子分无差异

测试单相双相抑郁前两次无论是总分还是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单相双相抑郁仅凭临床症状是难以分辨无论是患者主观报告还是医师客观评定都难以分辨单相双相抑郁障碍

这可能是双相抑郁障碍高误诊率重要原因。

3次测试双相抑郁患者总分和阻滞因子分低单相抑郁患者说明双相抑郁疗效要单相抑郁

测试发现双相抑郁单相抑郁L、、、共量表存着差异陈晓英等用测试发现双相抑郁单相抑郁、、、、和共6量表上存着差异

双相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鉴别和分辨方面可能具有特别价值值得进步研究。

参考献。

[]马燕桃,欣单双相抑郁障碍住院患者临床比较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005年学术会议论集,00568。

[]杨海晨,刘铁榜,沈其杰,等单相抑郁双相抑郁患者比较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七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摘要,北京,00660。

[3]llr LL, Brzk G, Grr , l gl lrg blr rr l r zr R rg r r G r, 998,5566366。

[]rkk , lbll , x K, l Br g r gg rrl brl blr rr r G,r,999,56560。

[5]rgl , Grbr , K G, l R rg r blr v rr Blr r,000,378。

(收稿00707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