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团队】什么是专业化团队

今年9月,由武昌区检察院公诉部检察官陈锐承办的朱某等人骗取票据承兑一案在区法院一审宣判。该案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给银行造成了特别重大的损失。

2011年至2012年间,迪达(化名)公司负责人朱某等人为从武昌区银行获得贷款,先后在该银行开具承兑汇票172张,票据金额总计高达3亿元。据朱某供述,后来,迪达的子公司因生产成本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而全面停产,导致近1.5亿元贷款无法归还。

此案不仅案情复杂,还涉及大量信贷、财务知识。陈锐凭借对商业银行贷前授信调查和贷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知,很快厘清了办案要点:在申请银行贷款授信过程中,企业应该提供相应真实材料。但他发现,虽然迪达公司同银行之间签订了多份《货款支付三方合作协议》,也会在每次承兑汇票之前,根据银行要求提供相应的《询证函》,以明确公司应收账款数额,但该公司在此过程中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却存在重大疑问。于是,他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由于涉案资金笔数众多,又牵涉到迪达公司上下游多家企业,侦查取证工作难度很大。在历经两次退查后,朱某等人的犯罪事实终于得以确认。原来,迪达公司不仅以伪造下游企业印章的方式与银行签订《货款支付三方合作协议》,还冒用下游企业名义在《询证函》上进行虚假确认。案件审查终结后,该院以朱某等人涉嫌骗取票据承兑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指控,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

“认定迪达公司是否提交虚假材料对本案定性意义重大,面对此类案件,在法律适用上要十分谨慎。如果说,从骗取票据承兑罪到贷款诈骗罪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是量质变的临界点。”近日,在该院金融犯罪案件办理小组交流会上,陈锐向同事们分享了自己的办案心得。

近年来,武昌区金融产业增加值不断提升,市场活动日趋复杂,为应对金融犯罪呈现出的多发趋势,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该院公诉部在随机轮案的基础上,选择了4名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丰富的检察官组成了金融犯罪案件办理小组。

“2017年11月以来,我院共受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等案件30件49人,审查起诉38件59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金融检察专业化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办案人员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水平,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该院公诉部负责人张迎春表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