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育学”:从政策理想走向政策实施的若干思考_结合教育学谈谈自己的教育理想

2007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又一次强调了“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平等权利”的“穷人教育学”观点,从本质上阐释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

总理的“穷人教育学”,不讳言“穷人”的存在,直面“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提出了“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的平民情怀,凸显出国家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信心与决心。

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方位实现教育公平目标,还要求我们必须把美好的教育政策理想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政策过程,总理的要求才能化为“穷人都能接受平等教育”的宏图,才能使“教育公平”福祉惠泽千家万户。

因此,从政策学意义上讲,总理的“穷人教育学”是对各级有权制定教育政策的决策者们提出的要求,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同时,总理的“穷人教育学”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政策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落后区域’倾斜”的政策导向。

充分理解“穷人教育学”的内涵,才能有效地把握教育政策过程的方向;而如何制定、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政策,把总理的要求落到实处,实现教育公平政策理想则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增强“穷人教育学”意识,尽快将“穷人教育学”涉及到的问题列入各级政府教育决策的政策议程   当今中国,种种历史原因、客观因素综合促成的“穷人”群体还为数不少。

这些群体不仅包括农村地区数量达9亿之众的农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还包括城市人群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低保家庭,也涉及到游离于城乡之间人数已达到2亿的流动农民工群体。

这些“穷人”群体子弟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较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已经和正在经历“区别对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全国范围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深刻反思,其中固然原因多多,不一而足,但是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曾经不知不觉地奉行了“富人优先”、“金钱至上”的“富人教育学”的政策思维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实中,城镇的教育较之乡村教育、东部教育较之西部教育都可谓“不可同日而语”;同一区域内,无论城乡也都存在着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几乎任何地区都有一批举全区之力打造的“重点学校”,也有一批勉强维持的“薄弱学校”。

“有钱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富人教育学”已经成为部分地区的政策导向,高收费、乱收费正在把众多的“穷人”孩子拒之于各级各类学校门外。

究其本质,一些地区教育管理相关人员心中缺乏“穷人”情怀,在地方教育政策过程中缺乏“穷人教育学”意识,其结果只能造成教育政策行为中对“穷人群体”漠然视之,只能距离教育公平目标渐行渐远。

因此,落实总理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增加“穷人教育学”的政策意识。

增强“穷人教育学”意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就应“令行禁止”,彻底改变“认钱不认人”的“富人教育学”做法,将各级教育政策行为统一到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与教育公平的高度上来。

穷人教育学”不仅应成为各级教育政策决策的理念,更是全体政策制定、执行者的责任。

这种理念、责任化成具体的政策行为就应该全力解决作为“穷人”的弱势群体子女接受教育(包括优质教育、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上,化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的目标

增强“穷人教育学”意识,各级政府就应将“穷人教育”的问题尽快纳入到政策议程中。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地区所具有的财力资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任何决策者面对的教育发展问题也是日趋增多、日渐复杂的。

这就要求各级教育决策者在区域发展各式各样的需求面前,优先考虑“穷人教育学”的问题,实施政策倾斜,把穷人教育问题解决尽快纳入到政策议程中。

这样才能避免“穷人教育学”口号化,也才能为问题的真正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如何理解总理“穷人教育学”内涵,增强“穷人教育学”意识,关系到政策议程的确立,是我们政策落实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客观分析“政策问题”,确立消除“穷人子弟接受平等教育诸多障碍的政策目标体系   概而言之,“教育政策问题”是各级政府列入议事日程、必须解决问题,是关乎教育发展、社会和谐最重要的问题

穷人接受教育问题,之所以能成为也必须成为各级政府面对的重大政策问题,一方面固然在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在于“穷人子弟接受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障碍的客观现实。

我们必须客观分析“穷人子弟教育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认真研究“穷人子弟教育现状,把握政策问题发展的趋势,既要弄清全局范围内“穷人子弟教育问题障碍的原因、背景、发展变化规律,更要立足特定区域,对政策问题表现出来的态势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确立科学合理的政策目标奠定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穷人子弟接受教育的境况、需求各有不同。

可以说,“穷人教育学”要解决问题是一个牵涉到众多社会因素的大问题

所以,贯彻“穷人教育学”的政策目标具有复合性,是多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我们在考虑“穷人教育问题解决时,政策目标的确立应首先考虑教育公平的总目标,还要着眼整体、全面运筹,照顾到不同情况“穷人”群体的教育需求,分别确立针对性的子目标,总目标、子目标要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与此同时,从时间上看,“穷人教育学”的目标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实事求是,结合本地实际实施针对性的突破,明确近期、中期目标,形成向“穷人”倾斜的长期政策规划,从而全面建立“穷人教育学”有效落实政策目标体系。

穷人教育学”政策目标的确立是解决穷人”受教育问题的第一步,是各级政府落实政策的逻辑起点,政策目标的适切程度直接关系到未来“穷人教育学”的落实效果。

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确立本区域相关政策目标体系,也是政策落实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思考研究的另一个问题

三、科学设计政策方案,完善“穷人接受教育的配套政策措施   “穷人接受教育问题解决,涉及多个领域,存在多种路径。

不同地区“穷人教育学”政策制定实际上是一个决策过程,是在多种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科学设计“穷人教育学”的政策方案,就是为决策部门最终确定可行性政策奠定基础,是“穷人教育学”政策制定的中心环节。

科学设计政策方案,就要求各地在考虑政策实施的方案时,不仅要提出“穷人教育学”落实的原则、方针,还要集思广益,尽可能地设计出能够实现政策目标的多种方案,更要讲求政策方案具体化,确立本区域本部门落实穷人教育学”的具体途径、措施和手段,制定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物资经费等保证措施,保证政策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设计政策方案,还要求我们注重“穷人教育学”各相关政策的整体性、相关性,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到“穷人教育学”政策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若干配套的具体政策措施,形成一个相关的政策体系。

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仅仅靠出台一两个政策是不可能解决不同原因形成的不同“穷人”群体所面临的众多教育难题和教育尖锐矛盾的。

例如,从地域角度讲,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向农村倾斜的教育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贫困农民子弟教育问题;从人群角度讲,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教育政策解决几千万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教育资源配置上,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教育政策,首先实现区域内部中小学校均衡化;我们还应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对贫困生实施“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完善农村普通高中贫困学生的资助机制;等等。

当然,我们建立“穷人教育学”的政策体系,不是零起点。

党中央、国务院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做出了重大决定,各地也探索形成了较多的经验措施。

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温总理的“穷人教育学”为代表的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应成为科学设计政策方案的指导,而各地业已形成的政策文件也应及时完善成为未来“穷人教育学”政策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穷人教育学”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教育政策体系作基础,需要形成配套的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功能。

这也是我们落实政策过程中始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扎实落实相关政策,以积极主动的政策执行赢得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效   同其他教育政策一样,“穷人教育学”政策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扎实主动的政策落实,取决于包括全体中小学教师在内的政策执行人员的辛勤工作。

有效落实穷人教育学”的相关政策,要求我们政策相关人员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审视“穷人教育学的意义,真正明确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尊重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忠实执行相关教育政策,迅速、准确地化解本地区“穷人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提供政策落实必需的充足的政策资源,避免以往政策过程中“以口号落实政策”的情况出现。

有效落实穷人教育学”的相关政策,还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政策的执行环节。

很显然,国家层面的相关法规往往具有全局性、指导性的意义,不可能面面俱到,详细具体,更不可能替代各地的实际情况搞“一刀切”。

这就要求各地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把握本地“穷人子弟教育的突出问题,从本地实际出发,以主动精神创新政策执行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保证“穷人教育学”政策在本地区获得最大效益。

有效落实穷人教育学”的相关政策,关键在于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穷人教育学”政策执行的结果应该使教育逐步走向均衡发展,应该使所有“穷人”的弱势群体都有学上,进而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够平等地享受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应该使“穷人子弟教育过程中平等地接受教育

总之,政策的实效性在于办“倾斜”于“穷人”的教育,面向“穷人”的教育,在于办包括众多“穷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穷人教育学”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无疑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恰是“穷人教育学”政策制定、执行的过程。

只要各有关部门、人员用心思考,读懂“穷人教育学”的丰富内涵,认真践行“穷人教育学”政策,“穷人接受教育问题将逐渐得到圆满解决教育公平政策理想也必将在我国得以全面实现。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