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分析“经济人”

;摘要:“人”一直是经济学基本的假设。无论哪个经济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无论他们从词句或感情上对“经济人”赞同与否,但事实上“经济人”总是他们的起点。 可是人们对“经济人”的理解却不准确。他们加上“理性”限制,却没有理解什么是经济人的理性,即:所谓“理性”,究竟是“愿意”自利,还是“能够”自利,把经济自利的“愿望”和“能力”混淆。 本文经过定性后指出,设有某个自利经济目的。经济人的“理性”,就是愿意并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反过来说,所谓“经济人”,就是符合这种理性标准的自利人。 因此:1、经济人只能“完全理性”,没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2、对从“有限理性”出发的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应该大加改进,变为从经济人“完全理性”出发;3、高尚或卑劣、守法或违法均和“经济人”不矛盾;4、“经济人”是共产主义的前提。 主词:定性分析 理性 经济人 “经济人”一直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无论哪个经济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无论他们从词句或感情上对“经济人”赞同与否,但事实上“经济人”总是他们的理论起点。 毕业论文 但是这个基本假设的定义很不严格,使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本文试图对“经济人”的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并以该定义为基础,以信息经济学为例,说明“经济人”概念在经济学中的。 一、我理解的“经济人”; 若说经济人,那么首先,“经济人”能否做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任何都是有前提的,经济学也是一样。多少年来,“经济人”就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前提。可是现在由于“经济人”概念不够准确,竟使一些人们提出“经济人”不能当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但是我认为,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是不妥的。 废止“经济人”前提之不当,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经济人”不能当前提,那么就必须提出一个新前提。新的经济前提是什么?如果不是“经济人”,那就只好反过来,是“公利人”。但是“公利人”能当经济学的前提吗?姑且不说“公利”本身就是经济学主旨相违。退一步说,凡是提倡废除“经济人”的,所持论点都是“人的两重性”:既有公利性,又有私利性。“经济人”只说私利性,就不合人性现实。那么“公利人”只说公利性,难道不是同样不符合所谓“两重性”,不合经济学所谓“人性”现实吗?

毕业论文 那么干脆以“人的两重性”作为经济前提?但这同样不妥当。这是因为,一个学科如果有不止一个前提,这些前提不能是矛盾概念。而“人的两重性”含有公利性和私利性,两者就是矛盾概念。显然,所谓以“人的两重性”为经济学的前提,换句话说,就是以“公利”和“私利”这组矛盾概念作为经济学的共同前提,而这显然是不行的。 我认为,“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之一(另一是稀缺)。当然,这不是当前人们认为的经济人,而是经本文重新定义的经济人。 任何生物都希望尽多获得有利的存活条件,就是生物趋利性。 避免不利也是趋利。所以生物趋利性,可以说是“趋利避害”。 作为生物的一种,人也同样有趋利性。不过和一般生物不同的是,人所趋之利,有“他利”(公利)和“自利”两种性质。 人和其它生物趋利的另一个不同是,其它生物由于是无意识的,所以其它生物都是下意识趋利。而人是有意识生物。所以人的趋利,有“有意识”和“下意识”两种。突遇飞来的石头会下意识地躲避,是人的下意识趋利。周末通过欣赏获得享受,是有意识趋利毕业论文 任何生物不但趋利,而且有相应的趋利能力。鹿既有能力找草吃,见到猛兽也有能力逃命,就是鹿的趋利能力。人的趋利也要有能力。如果文化素养不够,没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无法通过音乐获得享受。 人的趋利能力,也有“有意识”和“下意识”两种。 我们所的,1、人有意识趋利;2、人的有意识趋利能力。 人有意识趋利就是人愿意趋利,也可以说,人有趋利的欲望。 如果人不但愿意趋利,而且有趋利能力就是人能够趋利。 愿意而且能够趋利的人,就是理性趋利人。西方经济学经常说“愿意而且能够”、“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等等,就都是理性趋利趋利能力,是在指合理的成本(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条件下。 应该指出,所说“趋利能力”,未必是该能力一定能够实现趋利。具有趋利能力,只是有获得该利益的可能,而不是必然能获得该利益。王楠有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能力,但并不是说她必然能获得冠军。 不但有趋利的欲望,而且有趋利能力的人,才是理性趋利人。没有可能性的“趋利”不但不是趋利,而且由于这种趋利是无效消耗,所以反而是“趋害”,所以趋利能力不足的趋利人不是理性趋利人。 毕业论文 反过来说,理性趋利人具有充足(或曰完全、对称)的趋利能力趋利能力不充足(或曰不完全、不对称)的趋利人不是理性趋利人。 如果某人自己的趋利能力不足,但添加别人帮助,就使能力充足(当然,同样是在合理成本条件下),也算该人自己的趋利能力充足。相对某人的趋利欲望和趋利能力来说,这里的“别人”称为“第三方”。 和某项趋利的欲望相比,如果某人自有的趋利能力(自力)充足,是他的这项趋利能力对称。如果自力不足,则是这项趋利能力对称。 当趋利能力对称时,如果添加第三方,就使他的趋利能力充足,就是趋利能力相对不对称。如果即使添加第三方,也不能使能力充足,就是他的趋利能力绝对不对称。 我们说了理性趋利人。那么,如果这种理性趋利人仅仅是自利,而且,这种自利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就是本文说的“经济人”。 由于对理性趋利人的能力充足性认识,所以具体到“经济人”,就是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或者说能力(例如信息)充分(或曰对称),没有所谓“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经济人”概念仅仅限于经济领域中,离开经济领域失效。一些同志想用“革命先烈”来反证“经济人”不成立,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革命先烈”的概念不属于经济领域,所以自然不是经济人。 毕业论文 所谓“经济人”不是指某人,而是指某人的某行为。例如江姐,她在敌人面前是英勇的共产党人,而不是经济人。但是当她作为家庭主妇上街买菜时,却一定挑新鲜的、便宜的,这时江姐就是经济人。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