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打通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小学教育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教学成果,因由人民政府颁奖而分量倍加。但是一些成果止于获奖、止于本校,获奖成为一个个醒目的“标签”,而成果从此束之高阁。当下,中小学教科研成果获奖之后如何推广运用,进而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已经成为各地教科研管理的“难题”。

教科研成果“止于获奖”背后的原因。

2012年9月,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揭晓,温州市一举获得7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同想从前几届所获得的成果,除会议推广外,真正形成广泛运用与成果转化的风毛麟角。获奖以后怎么办?温州市教科研部门组织人员对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最后揭秘了教科研成果为何“止于获奖”。

成果持有者即成果的“供给侧”认为,获得教学成果奖已是最高荣誉,已达“顶峰”,要进行推广与转化,则需要更多的后续投入,比如对成果的价值评估、成果操作要素的分解以及理论的深度提炼等“再研究”。在当前对课题研究评估还存在重“量”轻“质”的背景下,许多研究者会选择另起炉灶,而放弃已有成果深化与转化。由此,若对成果予以推广,需要外部环境给予“再出发”的动力引擎。

而在成果应用方即“需求侧”这边,有的认为来自实践的教学成果,高明不到哪儿,不值得应用;有的虽有“取经”的诚心,却又担心借鉴来的成果摆脱不了“赝品”的标签。在这样的科研习惯和心态之下,很多学校选择“另立门户”,放弃应用研究,更不愿意“被推广”;也有的渴慕一种来自实践接地气的课题成果,但又找不到供给侧的“门路”。由此,对于“需求侧”的选择与引导,需要一定的机制。

长期以来,教科研管理重获奖、轻推广.常态的教科研管理基本上是在课题立项与论证、中期指导、结题与成果评选三个环节上发力,似乎已经成了教科研的“老三篇”,于是课题研究的管理路径逐渐被程式化。通常的推广形式,如会议推广、文本推广等,停留于“吹风”,虽有提升影响力的作用,但真正的转化效果不佳。优秀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而惠及更多的学校,恰恰是优秀成果的价值所在,因而成果推广应用环节被喻为“最后一公里”。管理缺少基于“供”“需”诉求的基本判断和深入机制,难以实现“供”“需”双赢。

研究+管理”:破解推广应用的“秘籍”。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在广泛的调查研究、深度讨论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2013年5月出台了《温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该方案摆脱路径依赖和教科研工作的思维定式,采用“管理线”和“研究线”五环节的互动,构建起新型的“研究+管理”双线互动式推广工作架构,让推广应用植入再研究,让项日介入常态管理(如下图所示)。

“秘籍”之一:三大保障指向供给侧“再出发”的动力引擎。

我们成立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项月专家评审组,具体负责推广应用成果的筛选认定。我们将筛选范围锁定在四类成果:教育部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省级教研课题、教育规划成果评比一等奖;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从这些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水平、成熟程度、实用意义等方面进行考察,遴选出有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成果,作为全市挂牌的预推广项目。例如:第一批(2013年5月)推广项目,挂牌10项,其中《初中科学“试卷分析课”研究与行动改进》《本质回归:温州校本教研的行动与创新》等均为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第三批(2017年4月)预推广项目中,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创客教育成果虽没有参加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但是近两年该校的创客教育在课程、空间和活动三要素上均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多次在全国有关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分享,有一定的认可度。预推广成果需要挂牌,向社会公布,根据“需求侧”的反馈情况,最后确定年度立项项目。一般需要10所学校或教研组有应用意向才可立项。

经双向选择确立的成果供给侧将享受三大保障:一是经费保障,每项2万經费资助;二是组织保障,成果供给侧有条件可设立市级课题研究基地,组织研究活动可享有市级教研活动的待遇;三是成果去向保障,可以对本成果深化研究,形成的新成果可获资助出版,并优先推荐更高层次的成果评奖。如第一批立项的5项课题成果,均于2016年1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

“秘籍”之二:“官方”搭桥让“需求侧”成为成果应用者与研究者。

成果的“需求侧”不是单向被动的应用者,而是与“供给侧”建立在共同发展诉求基础上的合作者。基于合作研究者的定位,首先“需求侧”对成果“供给侧”提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解,反观自身,寻找自己的所“需”,形成应用意向书,向市教科研部门提交应用意向方案。市教科研部门聘请专家和成果提供者组成专家组,对应用方案进行评估。依据是否自愿、有热情、有发展的明确需求等条件确定市级应用课题。通过双向选择,温州市79个单位(学校)成为首批市级成果推广应用单位。在两年时间里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参加温州市年度教科研成果奖的评奖,与其他市级课题同等待遇。

今年,市教研院还创新了成果选择的形式。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预推广项目25项,并举行教科研成果博览会,成果提供者在现场提供与成果相关的材料,对咨询者进行讲解和意向了解,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实现“供”“需”契合。

“秘籍”之三:举办成果博览会,助推研究共同体。

温州市推出的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项目,采用教科研成果博览会的形式,让“需求侧”与“供给侧”进行充分了解洽谈,达成合作共识,同时纳入教科研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市教科研部门围绕遴选成果、项目推介、推广活动和应用成果评审奖励等四个环节进行中枢管理并给予引导,让“需求侧”与“供给侧”形成研究共同体,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如《幼儿园“意象美术”活动》课题研究成果源于温州市第九幼儿园的10年探索,多次在省市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推广,已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列为市级首批推广成果时,许多幼儿园纷纷提出应用意向书,其巾不乏如温州四幼等科研基础较强的幼儿园,最后确定了20所幼儿园作为应用单位。这样,就形成了l+N(1个基地+多所研究参与学校)的新型组织,从一所学校走向多所学校的联合,构建了新型的科研团队合作模式。

目前,温州市已进行了两批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课题研究。据统计,第一批5项成果共有79所学校参与应用研究;第二批8项成果共有127所学校参与应用研究

研究+提炼”:走出推广应用的新路径。

教科研成果应用推广有自身的特点,绝非单纯模仿、机械照搬,而是根据校情、学情,对现有的成果进行吸收、利用、改造、修正、完善,形成“校本”实施方案。我们提出的“研究+”,是在推广应用与转化的过程中融人“再研究”的元素,使之在更为广泛的共同体中进行应用研究深化研究和拓展研究

推广成果为载体的研究活动,三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其研究的思维路径也有所不同,为教学研究的选题和过程方法提供了不同的范例(如下表所示]。

路径1:应用研究,在模仿中深化

这条路径针对原成果在操作上比较成熟的内容。模仿原成果的一个設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移植某一种经验,在应用中学会链接实际教学并进行适度调适,从而实现学校自创性的发展,这条路径适合教科研薄弱学校及跨学科、跨学段的深化应用。例如《试卷分析课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成果推广,重在草根式的模仿实践与应用,通过“协同推广,区域共享”,尽可能实现成果应用最大化;“一课多变,线型延伸”,实现在原有科学学科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拓展与变式;“一模多科,点状辐射”,抓住不同学科共通的教与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跨学科跨学段应用研究,在《高中数学“自我反思”“主动参与”的讲评课》《高中英语运用“互助白评”和“引导释疑”的讲评课》等研究中都进行了有益尝试;“从教到学,并联深化”,《初中科学“说理题”的“SOLO”分析与解题策略》《基于学生“思维层次”诊断的主观题讲评》等应用研究,积极探索学科关键能力的评价,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丰富与深化了“试卷分析课”的原成果

路径2:深化研究,在改进中提升。

这条路径针对原成果研究内容的深化展开。在实践中主动运用新观念、新理论,推动成果向纵深发展,一些教科研基础较好的学校适合采用该路径。

如《本质回归:温州市校本教研行动与创新》围绕校本教研的推广应用深化研究,组成课题推广研究联盟,形成“l”个研究课题一一学情研究,基于教学环节和要素孵化,延伸出指向学习起点的学情研究、指向课堂学习的学情研究、指向学习疑难问题的学情研究、指向学习思维品质的学情研究、指向学习效果的学情研究等“8”个不同维度关于学情的研究成果

路径3:拓展研究,在创新中深化

这条路径针对原成果研究的外延和内涵都有可拓展的内容。学校应用成果时,既要基于原有成果,又要注重应用中的新创意,力求突破原有成果。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学校往往采用这条路径。

以《小学科学过程设计研究》的成果推广为例,该成果提出“为儿童经历科学的学习过程而设计”的追求,坚持以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过程设计为主线,从不同的“线”或“点”切人,对成果的8个研究点展开再研究。其中,有4个单位选择了基于拓展的问题研究(如下表所示)。

前概念探查及基于前概念的学习任务设计、新情境设计、教学具优化等四个课题都是基于已有成果的拓展点。以教学具优化为例,应用单位负责人自身是一位“教具控”,他与团队在“过程设计”中,将教学具优化指向如何帮助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过程,该选题为小学科学过程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总体看来,参与者大都从“基于应用”人手,逐步走向学科/学段的拓展和方法/内容的深化,形成基于成果、高于成果、超越成果的“新成果”样态。

研究+推广”:超越中小学教科研常态。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是一所县城里普通的小学校(占地只有3.8亩),该学校既是第一批优秀教科研成果应用单位,也是第二批推广课题的供应方。学校历时6年探索取得的《l+l课堂:基于拓展·整合的学科课堂变革》成果,获得浙江省2016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温州市首届教科研博览会上,校长潘权威由衷地说:我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获得,得益于温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项目,在“需求侧”与“供应侧”之间实现两次蜕变。专家们一致认为,“1+l课堂”有两点做法值得推崇,一是基于学校的草根研究,二是在区域内得到更多学校推广应用并组成了联盟进行深化研究

温州的教科研成果推广项目具有鲜明的“冉研究”“再出发”特质,有效达成“供”“需”双赢,并呈现了超越教科研自身常态的三大价值。

首先,开辟了“科研兴校”新气象。毋庸置疑,“科研可以兴校”。但“科研如何兴校”?在教科研成果推广项目的进程中我们发现,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是一种实践取向的逻辑,“供给侧”和“需求侧”抱团研究。就“供给侧”而言,成果走出本校,有更大范围志同道合的学校加盟研究,自身的完善、深化和丰富都是可见的成果;对于“需求侧”特别是薄弱学校而言,能切实摆脱以往教科研“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艰难处境。原成果研究者和专家团队上门手把手指导,为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可以说,“研究+”的推广模式赋予“科研兴校”新的价值、新的意义和新的使命,无论作为成果的“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获益其中。

其次,搭建了“科研兴师”新平台。当前,“做研究”在中小学教师中仍属于“小众行为”,因为很多教师觉得做研究难而惧怕甚至拒绝。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是研究共同体基础上的“再出发”。如此,基于原成果引领,建立“1+X”科研指导团队(原成果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护航了基层学校的实践研究,也帮助一线教师获得了课题研究的“捷径”。参与应用研究者则可以通过模仿、改进、创造和转化,扎根研究、享受研究,有效提升了自身学术品质。

再次,注入“科研兴教”新内涵。“研究+”课题推广模式,将应用课题进行立项研究,旨在以“l”带出“X”,形成基于原成果的树状群成果模型。这种模式强调实践取向,追求真实鲜活,使深化研究、持续研究、转化研究成为可能。如此,原课题成果有了“再出发”的平台,有了“再研究”的土壤,更有了“冉提升”的机会。

在《改进与创新:试卷分析课新范式》一书的后记中,课题负责人这样写道:

2013年,温州市教育局启动了第一批温州市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项目,本成果有幸被选中参与推广,加入了“研究+推广”的团队,体验了如何破解科研成果“止步获奖”“止于本校”的瓶颈过程。推广应用期间的每一次教学研讨活动都给团队成员带来深刻启发,以试卷分析课为载体,教师们的思想观点碰撞与聚合,在讲台、在笔尖、在交流,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都折射出教师们真实研究、草根行动的价值意义。我们相信了一种真实的“思考+行动”,可以刷新平淡的重复,可以改良固化的模式,可以激活休眠的思维,甚至可以唤醒教师们冲出工作倦怠情绪的勇敢。这一切,已经在不放弃、不停留中得以验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我们团队的伙伴们将推广应用成果以丛书形式出版,呈现了一份草根式的研究经验与推广应用的行动思考。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