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语文期考(初中一年级语文)

北方交大附中02—03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

海淀区“新课程”。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5分)。

1.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进行电脑录入。下面都是一些常用词,请你给其中加点的宇注音,写在横线上。(3分)。

干涸  愚蠢  蓦然  称职  赏心悦目  锲而不舍。

2.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4分)。

酝niàng  xiá窄  遗hàn  jí取 抖sǒu màn不经心hài人听闻  近在zhǐ尺。

3.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两组中外作家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完成下表。(不能两组都选,中国古代作家需注明朝代)(3分)。

A组:郭沫若  沈括  安徒生。

B组:鲁迅  苏轼  列夫·托尔斯泰。

作 家。

国籍(朝代)。

作品(至少一部或一篇)。

4. 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5个默写出上句或下句。(不能多选)(5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随风直到夜郎西。

(3)吴楚东南坼,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我言秋日胜春朝。

(7),听取蛙声一片。

(8)山重水复疑无路,

5. 一位同学背诵朱自清《春》中描写“春花”的一段文字,他是这样背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像火。……”他哪里背错了?请你用横线标出来。我们这位同学也知道背诵名段佳篇的好处,但总是背得特别吃力,你在背诵方面有什么好方法吗?请你告诉他。(3分)。

6. 想想看,下面一段文字中甲、乙、丙、丁四处应添人的诗句各是什么?选择答案,将其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  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于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乙)”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丙)”韩羽的《秋斋》:“(丁)”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B.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C.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D.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竹茂矣。

甲乙 丙 丁。

7. 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在下面的情境中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  ](3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  得很有礼貌,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女士的回答是:

A.嗨,你害己又害人啊?    B. 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8. 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或一篇)你最喜欢的课外作品,并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篇)作  品的主要内容。(4分)。

作品名称:

作品主要内容:

9. “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下面这则通知在格式、内容、语言上都有毛病,请你分条  指出。(不必修改)(3分)。

通  知。

一年级新年联欢会定于明天下午在实验楼一层的阶梯教室举行。

望同学们互相传播,准时到会。

一年级“新年联欢会”筹备组。

2002年12月28日。

(1)。

(2)。

(3)。

10.要使文笔丰富生动,就要善于想像。现在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从下面三个词  中任选一个勾出来,构想成生动的画面,并用文字表述出来。(50~100字)(5分)。

(1)冷  (2)热  (3)静。

第二部分 理解·感悟(35分)。

(一)。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下面有两组文言语句,请你任选其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不能两组都选)(2分)。

A组:略无阙处 阙: B组:属引凄异 属:

良多趣味良:   沿溯阻绝 溯:

12.请你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3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3.本文只有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个字就形象地写出了;“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个字就形象地写出了;“”4个字一字一景,精当地概括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物特点;而“”“高猿长啸”8个字又生动地表现了三峡秋景的萧瑟悲凉。(4分)。

(二)。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  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他们,

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  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  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事实。

14.请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填在文中空白处。(3分)。

A.因为  B.即便  C.然而。

D.如果  E.也   F.就。

15.对以上选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B.有些人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

C.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D.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16.你从选文中心理学专家小组的调查结论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2分)。

17.读了下面这段文字,你认为鲁里耶是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吗?为什么?(3分)。

鲁里耶生病在家静养,终日无事可做,为了消遣,就坐在窗前观看街景。他偶然发现,  街上的马无论黑马、白马、青马、花马,蹄毛都是白色的。这种现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通过进一步观察,他又发现马的前额、背部和尾部也都有白斑。鲁里耶想,是不是因为这些部位经常受摩擦而产生白斑呢?经过反复、深入的观察研究,他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动物体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时,容易产生过多的石灰质。为此,他专门写下了一篇很有趣味的论文:《由于无事可做》。

(三)。

苦念北平

(台湾) 林海音。

①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年,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②春光明媚,一骑(jì)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③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荚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凝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面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的短促呀!

④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 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

⑤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功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

北平的春天,虽然稍纵即逝,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水果的种类比号称“果之王国”的台湾并不逊色,且犹有过之。比如枣,像这里的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样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的了。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

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插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

⑧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

⑨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拣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掸去灰尘,擦亮它,静待升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

⑩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裹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

(11)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拣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12)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因原文篇幅较长略有删节)。

[注]林海音(1918—2001),台湾当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省苗栗县,5岁时就随父母来到北平(即北京),直至1948年回到台湾。林海音先生称北平是自己成长的地方,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她的许多作品都饱含着对第二故乡深挚的爱与浓烈的乡愁。

18.本文以一个“”字贯穿全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北平四季的人、事、景、物。(2分)。

19.你能参考已给出的小标题为另外一些段落加上恰当的小标题吗?试试看。(4分)。

第②段:骑毛驴游山踏青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

第⑥段:初秋水果上市   第⑦段:

第⑧段:  第⑨段:可以溜冰喽。

第⑩段:雪夜围炉夜话。

20.本文具有首尾呼应的特点,最后一段中的“这一切”与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呼应?请你  用波浪线在原文中标出。(2分)。

21.从全文看,第①段和第(11)段画横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2.下面是——位同学为《本命年的回想》中“奶奶炒年货”一段文字写的诵读脚本:

“奶奶炒年货”是个细节描写,“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表达了老人美好的愿望,虔诚的祷告中又透着些许幽默,要读得细致、俏皮,可以稍有停顿。 “念念有词” 要重读,读出老人的愿望,“词”要儿化,读成“词儿”。“玉米粒儿”,儿化音带有浓厚的北方特色,要读得轻俏。象声词“毕剥毕剥”要读得像。

如果让你诵读《苦念北平》中的一段文字,你选择哪一段?请你参考上面的诵读脚本为你所选的段落也写一个简单的诵读脚本。(4分)。

所选段落:

诵读脚本: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50分)。

请你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1.题目:我第一次

提示:十二三岁的你,一定经历了许多生活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到外地旅游,你领略  了奇山秀水、风土人情的美;第一次上网,你感受到了网络世界的奇妙;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你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父亲的伤害有多深;第一次竞选失败,你饱尝痛苦的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在这无数个“第一次”的体验中,你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以“我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经历过的、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2.提示:一张小小的贺卡,可以表达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美好的祝愿。快过春节了,如果  让你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贺卡,你会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呢?你会设计怎样的画面、题写什么祝辞呢?请你写一篇作文,简单介绍你制作贺卡的过程,并尽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你设计的画面描述出来,题目自拟。希望你“制作”的贺卡别具特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