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债规模研究

日本国债规模研究。

一、日本国债发行规模现状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日本国债余额和GDP之比早就超出了这一水平。1999年以来,日本一般政府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一直高踞主要发达国家之首。2013年日本国债负担率高达224%,约为60%警戒线的4倍。显然日本国债负担率过大,国债规模过大。   (二)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指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是衡量财政本身债务负担能力的一个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债务的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的威胁也越大。国际上通常认为,25%的依存度国债的警戒线。从***年起,日本国债依存度便成震荡上升趋势,到2009年达到最高为51.5%。随后两年虽有所下降,但到2012年仍上升到49.2%,2013年略低于2012年为46.3%。显然,日本国债依存度显著偏高,日本财政债务的依赖性很强,对财政未来发展的威胁也相当大。   (三)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一般为10%以上。自2004年度起,日本每年的国债偿债率都远高于10%。2013年度,日本国债还本付息额达22.2万亿日元,占中央经常性财政收入总额的51.5%,成为自2004年以来的最高值。极为脆弱的日本财政将难以承受成倍上升的利息负担。   二、日本国债规模膨胀的原因   (一)泡沫经济破灭后税收持续萎缩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长期萎靡,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左右。居民收入增长极为缓慢,失业者增多,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者所占比重上升,致使税收来源减少。若以泡沫经济崩溃初年(1991年)国税预算收入为100,1991年国税收入实际为59.8万亿日元,则2000、2010和2013年度的国税预算收入分别为84.7、69.4和72.1,除了2000年以外,其余减幅均在20%以上,2010年度的国税收入减幅达30.6%。   (二)为促进经济复苏反复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复苏,反复实施财政刺激,扩大公共支出,导致财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自1991年底采取了以刺激经济增长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来,日本在这二十年间实行扩张和紧缩交替的政策,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持续坚持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公共投资水平,以刺激消费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巨大的财政收支缺口只能靠增发国债填补,政府债务规模随之迅速增大。   (三)老龄化带来的社保支出增加   日本不限制、甚至还鼓励生育,但仍出现了人口结构快速老化的问题。2013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25.1%,即:每4个人中有一位65岁以上老人。人口老龄化对财政状况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力人口以及所得税的纳税人数减少,从而影响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领取养老保险的人口增加。由于老年人生病几率高,财政用于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的开支相应增大。事实上,社保支出已成为拖累日本财政的最大包袱。近年来,日本社保开支以每年1万亿日元的规模递增。   三、日本国债发行对中国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不能真正解决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问题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先后陷入滞胀,自此纷纷放弃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唯有日本一直在坚持运用凯恩斯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积极财政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日本似乎比较灵验,其后的效果难以判明。到泡沫经济崩溃后,财政调控近乎完全失灵。积极财政政策在日本从灵验到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本身。日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财政刺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问题。   (二)尽早健全社保体系   尽管日本在1961年就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和年金制度,其后也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但仍难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支出快速增长。同日本相比,我国实行全民医保、全民年金的历史短,底子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却比日本快。今后,财政社保方面的负担将越来越重。汲取日本的教训,亟须我们从未来30年乃至50年着眼审视我国的社保体系,建立与老龄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保收支结构,避免因社保支出增加而导致政府债务扩大。   (三)警惕财政泡沫经济相互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的泡沫经济,是惯性追逐增长速度的日本政府刺激出来的,也是日本结束追赶过程本文由收集整理之后经济转型不成功的结果。在追赶发达国家途中,日本是走在我们前边的国家。因此,日本的教训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汲取。要避免重蹈日本覆辙,一方面需要深化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确立稳健的财政制度架构,另一方面需要严格控制政府债务增长,不要轻易搞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