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摘 要】本文以中国地区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就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空间性进行分析,进而设定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区域关联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35973.htm  【关键词】区域关联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   一、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   对于我国各地区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予以研究,主要是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利用测算Moran’s I 指数来检验人的GDP。

对于 Moran’s I 指数的测算,是利用以下公式,即:   再利用此公式来探讨区域人均GDP空间相关性的过程中,通常对不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无法有效的测算,此种方法认为不相邻的地区间不存在相关性的理念与实现有效大出入。

但是,在此需要提及一个空间关联规律,其充分的说明了不同地区间距离间隔越短,那么地区间的相关程度将会增强。

这表明了不相邻地区还是存在相关性的,只不过相关程度的强弱不同而已。

根据以距离倒数为权矩阵元素的Moran’s I 指数的计算可以知道,中国各地域的确存在按地域间距离有规律变动的相关性,也就是在区域间距离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空间相关的Moran’s I 指数将会下降,反之,空间相关的Moran’s I 指数将会增加。

这一规律充分说明了中国地区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在中国范围的31个省份中各地区间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那么,地区间存在的空间相关性是否会与时间有关联,笔者借鉴了1995年Anselin指出的地区空间关联的局域分布可能会出现全域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非典型情况的内容,对区域空间局域自相关性进行测算,而采用的测算公式是局域 Moran’s I 指数测度公式,即为:   利用此公式可以测度第i地区与其周围其他地区的相关程度,如若呈现出正相关性的特征,则表明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可以聚集在一起;如若呈现出负相关性的特征,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则可以聚集在一起。

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设定   1.理论模型   其实,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在古典增长理论中是这样表述这一现象的,一个地区增长主要是受当地资本、劳动等多方因素投入而促成。

而在新增长理论中将地区增长与固定资产投入隐含的技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总体来说,一个地区增长需要对其予以有效的投入。

基于此点,在研究一个地区市场潜能对当地人均GDP增长率正向影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关于影响一个地区增长的因素理论模型,即:   通过此理论模型可以研究一个地区市场潜能,进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为确定当地人均GDP创造条件。

其实,Krugman 提出的市场潜能理论就揭秘了地区经济地区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因为他的理论指出,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地区经济总量规模是较大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这对于刺激周边地区产品需求能力将会增强,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给予他提出的这个理论,在对某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关联关系时,可以借助以上公式,得到关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关系式,即:   将时间引入到以上公式中,可以得到关于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公式,即为:   利用此公式可以对某地区人均收入增长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能够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该地区的直接溢出效应有很大作用。

2.计量模型的设定   对于计量模型的设定,主要是依据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将影响地区增长的因素,如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相关技术等引入到计量模型中,从而科学,合理的考察地区经济发展

综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计量模型地区、年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本变动、人口比例、劳动投入变动等方面均有关系,利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   1.数据来源   本文中所研究的与经济

人口相关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而各省会城市间的距离则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公布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1:400万中国地形数据库整理得到的。

2.模型估计   对于我国31个省份十年间区域关联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数据分析,主要是以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模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当然,为了可以准确的完成评估工作,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对个体和时间这两个容易变化的因素予以控制。

基于此点,我们应当构建随机误差项设定公式来设定可能存在的误差,也就是利用以下公式设定:   正如其计量分析方法一样,误差项设定公式在应用于数据分析中应当充分考虑个人和时间这两个因素。

促使我们在模型估计中,可以准确的将市场潜能这一变量与其他地区空间联系在一起,分析地区经济空间相关性

3.计量结果分析   对于计量结果的分析,主要从全域性估计分析和局域性估计分析两方面展开。

全域性估计分析中是从中国地区出发,对整个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利用以上模型来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直接确定中国地区市场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而局域性估计分析是从31个省地区出发,对31个省地区经济进行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很可能与不同地区间的空间距离有较大的关系,也就是地区间距离越近,空间溢出效应理应更加显著。

4.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由于各地区人口。

经济、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个地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

在以上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中,可以明确产品与要素在不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不仅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还扩大了各地区的市场空间

也就是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除了依靠本地区经济、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因素以外,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的市场需求规模也可以大大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我国各地区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尽可能的开发各地区市场潜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带动我国各地区经济增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在本文研究我国31个省地区经济增长情况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地区内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空间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地区间距离、时间、劳动资源等方面有很大关系;从地区局域相关的角度来看,各地区相近的省份具有非常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尤其是在时间的推移下表现的更加明显。

所以,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我国各地区应当注重开发市场潜能,并与相邻地区形成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从而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01).   [2]纪良.条件极值理论下的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集聚效果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2(11).   [3]杨友才.产权制度溢出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滞后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   [4]齐元静,杨宇,金凤君.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3(02).   [5]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   [6]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

1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