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输血的新认识

作者:杨福琴 陈新 于真 乔尚平。

【关键词】 输血

自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1916年创立血液抗凝保存液以来,输血成为现代医学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外伤、分娩、各种手术、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的准备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得输血医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一些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 认为输全血较好   全血是指把献血者的血液采入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不作任何加工。有的临床医生认为全血比较“全”,含有各种血液成分,输入后对患者比较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全血并不全,它一旦离开血循环到体外,就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血液在体外必须与抗凝保存液相混合才能使血液不凝固,并且能够保存,目前常用的抗凝保存液有两种,一种是酸性枸椽酸盐―葡萄糖溶液(ACD),组成成分枸椽酸枸椽酸钠、葡萄糖;另一种是椽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溶液(CPD),组成成分枸椽酸枸椽酸钠、磷酸二氢钠。ACD血只能保存21天,CPD血可保存28天,现在又进一步在ACD或CPD基础上加上腺嘌呤(A),变成ACDA或CPDA,在4℃条件下可保存35天。上述保存液中的枸椽酸及其盐与钙生成可溶性螯合物,干扰钙在促凝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不仅抗凝血,而且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阻止溶血发生;葡萄糖是正常红细胞糖酵解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主要作用是提供红细胞代谢的能量,防止红细胞溶解;磷酸盐能提高血液的pH值,使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下降速度减慢;腺嘌呤可以促进ATP的生物合成,有利于红细胞活性的维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保存液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因为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的结构和功能不一样,所需要的保存条件也就不一样,所以不可能用一种保存液对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都起保存作用。实验证明,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中性粒细胞在4℃的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8h,超过8h以后,对细菌的吞噬功能和对炎症的趋化作用已明显下降,凝血因子中有两个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Ⅴ,要求在—18℃以下才能保存其活性,在4℃保存一天的全血中,因子Ⅷ的活性已丧失50%,保存3天的全血,因子Ⅴ的活性也会丧失50%。   此外,输全血还有很多不良反应,大量输全血会使循环超负荷;全血中细胞碎片多,血浆内酸、钾、钠、氨等成分含量高,增加患者的代谢负担;输全血成分输血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2 认为输血对患者好处多,害处少   有很多人认为,全血内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抗体,输给患者能够补充营养,还能增加机体抵抗力;输血对骨髓有刺激作用,能促进造血。   实际上,人体有维持血液生理平衡的功能,对多余的成分或不能相容的成分,将迅速分解代谢或破坏。全血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加营养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最好输注某种血液成分的浓缩剂,不过,在浓缩剂中虽然已作病毒灭活,但全血血浆未作病毒灭活,给患者当营养品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此外,输血只是一种代替疗法,只能抑制本身的造血功能,并无刺激造血的作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