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婚一族,为何不敢晾晒你的甜蜜] 隐婚请低调

当都市剩男剩女还在为理想对象而发愁的时候,当“不婚族”的话题还在被白领美女、精英男士们热议的时候,一些已婚男女却悄悄当起了“隐婚族”。

在公众场合,已婚女性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以“单身”的身份示人。

她们藏起婚戒,从不在办公室打亲昵电话,总是一个人开车回家,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身边亦不缺亲密男友。

如果你不知趣,很“三八”地问一句:“你是单身吗?”对方的回答一般很巧妙――“你说呢?”这,就是职场隐婚一族”。

刘小姐 26:为了应酬而“隐婚”   曾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刘小姐是个北方女孩,漂亮、耿直、热情,前年6月和男友领了结婚证。

刘小姐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她的应酬比较多,再加上同事大多是单身贵族,所以常在一起聚会。

婚前,她常常毫无顾忌地和朋友们happy到深夜才回家。

结婚以后,她每次外出应酬,老公都会打电话来劝她少喝酒或催她早点回家。

每当这时候,同事们都觉得特别扫兴。

久而久之,公司里的许多应酬或聚会都把她排除在外。

都是结婚惹的祸!从那家广告公司辞职后,刘小姐便跟老公商量,下次求职时,将“婚否”一栏填成“未婚”,并跟老公“约法三章”:不准到单位来找她;不准经常给她打电话;不准在她应酬的时候催她回家。

自从进了现在这家营销公司以后,刘小姐便按照计划做起了“隐婚族”。

她从不跟同事谈论自己的个人生活,上班时从不戴结婚戒指,在单位总是刻意跟未婚的女孩子们混在一起。

丰富的经验和聪明的头脑让刘小姐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业绩非常突出。

去年上半年,公司办公室主任退休的时候,向总经理推荐刘小姐接任。

总经理经过一番考评,认为刘小姐“年轻、有活力、没有家庭负担,是办公室主任的合适人选”。

尝到了“隐婚”的甜头,刘小姐再接再厉,打算继续隐下去。

今年在填写职工登记表的时候,她在“婚否”栏里又一次填上了“未婚”。

俪人分析:“隐婚”折射职场歧视   在职场隐婚族中,女性的比例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和刘小姐一样出于无奈。

调查发现,“无性别化”职业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时,职场中依然存在着一种已婚歧视。

《中国新闻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项“隐婚调查”显示,有近37%的人因为担心公开婚事会使自己失去老板或客户的信任而甘做“隐婚族”。

事实上,也确实有些企业存在这样的误区,比如认为已婚的人容易封闭自己而不再追求进步,在工作上也不再表现得积极主动。

尤其对于新婚不久的女员工,企业可能会更加谨慎,因为接下来她很可能就要请产假了。

因此,企业常将需要热情和活力的工作安排给负担相对较轻的单身族。

由于这些看法的存在,使得许多独立、自主、自强的白领被迫以“单身”的姿态出现,他们觉得这样的状态使得自己在职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和同事相处,更能够保护自己。

宋小姐 27:“隐婚”的秘密   我原来在一个公司做销售工作,那时候我是人见人夸、人见人爱的动人美女,2006年我曾创造过一人销售100辆车的业绩。

那时我们公司张经理去哪赴宴都愿意带着我,因为客户点名让带我和公司的一帮小姑娘,大家在吃饭跳舞喝茶卡拉OK中,一张张单子就给签掉了。

在公司里,很多男员工一天到晚围着我转,我说喜欢哪部大片,一准几个同事同时买好票来邀我赏脸,请我宵夜、陪我出差的跑业务的更是排起老长的队。

但07年我结婚后,我还是我,业绩却是一天比一天“糟糟”,原因是:我结了婚,就有老公和家庭管了,无论客户,无论公司同事,和我在一起总感觉多了些别扭,少了些自由,不自在没有安全感。

后来,我辞职到了苏州一家房产公司后,我逢人就表明身份“偶是单身”,事业很快就顺风顺水,“粉丝团”也日渐人多势众。

这几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职场上,你要让人觉得你是“Available”(可得的),你周围的环境就会有利于你的发展。

异性相吸是人之天性,对中意的异性进行意淫是人的本能。

职场女性要让异性觉得你是“可得的”,要想保持吸引异性的魅力,你只能未婚或者隐婚,因为,结了婚的人再去和异性打情骂俏,给人的感觉就有点“不正经”了。

俪人分析:自我保护也应有分寸   当女性选择“隐婚”时,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自我保护”状态。

女性不该不分场合地“隐婚”,比如女性在应聘时,应该本着“诚信”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实力,如实填写婚姻状况,在接触客户时则可以根据需要做选择。

职场很多未婚女性就有自己的“粉丝”,她们的“粉丝团”甚至成了她们事业的支撑。

粉丝才会有绩效,有粉丝自然免不了和粉丝之间互相意淫。

偶像有偶像的烦恼,职场女性职场女性的困惑。

偶像怕失去粉丝影响事业发展,不敢宣布自己的恋情;职场女性为了换来公平的机会、上司的青睐以及异性欣赏的目光,成婚以后也不得不隐去自己已婚的身份,扮成纯情小女生让粉丝意淫。

网络篇BBS讨论:最近一个帖子关于“隐婚族”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典例:不愿做隐婚族,但应聘屡遭嫌弃   一位叫“潇湘夜雨”的网友近日在论坛上发帖宣称自己坚持不做“隐婚族”,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她在这个名叫《一个80后妈妈的心声:坚持不做隐婚族》帖子里,诉说了她所遭遇的职业歧视。

她认为自己的能力对所应聘的职位绰绰有余,但却一再被拒绝。

每次去应聘,面试者常抓住她的孩子问题不放。

亲友劝她干脆当个“隐婚族”算了,但是她认为结婚是正大光明的事,何必要做偷偷摸摸的“隐婚族”?      专家观点:“危险游戏”不宜玩   网友“潇湘夜雨”就是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当“隐婚族”的代表。

这部分网友认为隐婚隐去的是婚姻的神圣性。

隐婚”是一种危险游戏,长期“不在婚姻状态”的心理暗示,会减弱当事者的家庭责任感,严重的可引发婚姻危机。

当真相暴露在阳光之下,它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将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网友发言:   三块半:结婚后享受婚姻的确可能忽略其他人,但并不代表就此将“抛弃”朋友,主动跟朋友保持联系,多跟他们的生活靠近,同时发展新的朋友,这些都可以改变“隐婚族”的心理恐慌。

彤彤:别有用心的“隐婚”应予以谴责,出于事业目的或个人因素的“隐婚”则无可非议,但这只是向更好情感过渡或职场竞争的一种方式,决不能作为永久的归宿。

小青:结婚本来就是个人隐私,说与不说一个样,没必要拿出来大声地炫耀。

我就很不习惯公司里打探别人感情史的人,因此干脆隐婚以求耳根清净。

木瓜:也许“隐婚”还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同乐”空间,但是,置对方的感受于不顾,不许对方送行,不许对方通电话,甚至多日不与孩子见面,这种“地下”般的婚姻生活,怎不易发裂变?孩子的生活又岂能健全?“内忧”的同时还要防止“外患”,因为随时有被同事或朋友揭穿谎言、暴露身份的可能,因为“伪单身”而极易引发婚外情,如此“隐婚”又怎能做到隐而不昏?      明星隐婚惹的事:   2009年8月,媒体爆出,刘德华和朱丽倩已结婚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祝福有人骂,顶着巨大的压力,刘德华最终松口承认了结婚,在官方网站“华仔天地”发表一篇留言 《对不起》,言辞间颇多伤感。

等了刘德华24载的朱丽倩以后不用藏着掖着了,她终于名正言顺地做了华仔的妻子。

隐瞒婚事的明星何止一个刘德华?近来,社会各界围绕着刘德华隐婚事件”,展开了一浪接一浪的热议,其中有不少人为刘德华抱不平,认为他只是众多隐瞒真实信息的明星之一。

确实,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明星为了事业,在出生地、年龄、身高甚至是婚姻信息上造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正如“娱乐策划”概念发起者、著名明星经理人田金双,在近日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是娱乐界的通病,不是某个明星的问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