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唐县棉花铃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化玲 李振娥 王月华 韩秀丽。

摘要介绍了2009年高唐县棉花铃病发生特点和重发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铃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铃病害;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防治措施;山东高唐;2009年   棉花铃病是由多种病源引起的复合性病害,常表现为烂铃,既影响棉花产量,又影响棉花品质。2009年8~10月高唐县棉花产量形成期各种铃病严重发生,造成大量棉铃被害,出现严重的烂铃和僵瓣,造成棉花产量降低。现根据棉花铃病发生特点,分析其重发原因,并将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发生特点      棉铃病害发生严重,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是高唐县近几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般地块烂铃率为25%~28%,个别密度大的地块烂铃率高达35%~50%。高唐县植保站于9月10日对不同乡镇棉铃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梁村镇十五里铺村调查品种为鲁棉研28,密度6.62万株/hm2,调查200株,发病率为88.6%,调查铃数825个,烂铃率为33.4%;固河镇张桃村调查品种为晋棉38,密度5.64万株/hm2,调查200株,发病率为77.2%,调查铃数948个,烂铃率为29.3%;卅里铺镇张排村调查品种为晋棉38,密度7.68万株/hm2,调查200株,其中发病率为92.8%,调查铃数786个,烂铃率为46.1%;汇鑫谷官屯村调查品种为鲁棉研28,密度7.46万株/hm2,调查200株,其中发病率为88.4%,调查铃数802个,烂铃率为38.3%。2009年棉花铃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出现罕见的顶部几个果枝棉铃也被病原菌侵入为害,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一是铃病发生早,病害种类多而复杂。2009年高唐县棉铃病害,从8月上旬开始发生,并且发生种类多,往年高唐县棉铃病主要以疫病为主,而2009年红腐病、红粉病、角斑病、炭疽病、黑果病均有发生。二是铃病发生持续时间长。从8月开始各种铃病开始危害,直至10月上中旬仍在发生危害,而一般年份进入9月后,棉铃病即逐渐停止发生。2009年棉铃病持续时间长的现象,是高唐县历年来少见的。

2棉铃病重发原因      一是高唐县棉花种植密度偏大,通风透光差,有利棉铃发生[1]。根据高唐县技术站调查数据,平均密度5.73万株/hm2,密度大的一般在7.50万株/hm2左右。根据县植保站调查数据,密度大的地块烂铃率高。二是气候条件是高唐县棉铃发生重的主要原因。2009年5月起,降雨不断,光照不足。棉铃发生的8~10月,降水212.9mm,比常年多33.1mm,但8~10月的日照时数为443.3h,比常年少237.2h,降雨量多而光照严重不足,非常有利于棉铃病害发生。三是高唐县主推的棉花品种棉铃发生有利。高唐县近年来主要推广品种为鲁棉研28和晋棉38,这2个品种特性为果枝节位低,并且都是抗虫棉,伏前桃比例较高,中下部棉铃大部分能成铃,有利棉铃发生;同时由于伏前桃比例大的棉田,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抗病能力下降,也易诱发棉铃病害发生[2]。四是棉农在棉花前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只重视治虫而不重视防病,使棉田各种铃病的病原菌数量较高,导致后期各种棉铃病重复浸染,发生严重。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