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 [不是巨资砸来的]

在去年夏天的转会市场上,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俱乐部的财政状况都不如以往那般宽裕,无法拿出太多现金来支付转会费。

在这种背景下,相互交换球员成了很多中小俱乐部所热衷的转会方式,至于这些球员在被交换之后的表现,则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效果。

互利互惠型         去年8月,在汉堡与多特蒙德之间完成了一笔转会交易,前者以450万欧元现金加埃及前锋齐丹的代价,从后者阵中引进了克罗地亚前锋彼德里奇。

结果彼德里奇很快就成为了汉堡队的头号射手,当德甲联赛上半程结束时,他已经在联赛中打入8球,包括在面对老东家多特蒙德时打进的一个关键球。

算上德国杯和欧洲联盟杯的话,彼德里奇的进球数更是高达15球,足以证明汉堡当初作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多特蒙德同样是本次转会中的赢家,虽然齐丹加盟之后的数据不如彼德里奇那样抢眼,但他却更喜欢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齐丹在德甲前半程总共打进4球,每个进球都对比赛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足足为球队带来了8分。

比较多特蒙德最近两个赛季在半程结束时的表现会发现,球队积分从上赛季的21分增加到了如今的29分,差距不多不少正好8分,可见齐丹的加盟对于这支德甲豪门的重要性。

与彼德里奇和齐丹相比,博沃和比亚瓦之间的互换更为有趣。

比亚瓦上赛季效力于巴勒莫,博沃的所有权当时由巴勒莫和热那亚共同拥有,并且代表热那亚参赛。

而在本赛季前,巴勒莫从热那亚召回了博沃,同时将比亚瓦出售给了对方,导致两人相互交换了位置。

结果两人都在本赛季被委以重任,成为各自球队在后防线上的中流砥柱。

经典案例:阿什利・科尔和加拉   2006年8月31日,也就是当年夏季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最后一天,在阿森纳和切尔西这两家伦敦俱乐部之间完成了一笔重量级交易,英格兰国脚阿什利・科尔和法国国脚加拉相互交换了东家,同时切尔西还支付了500万英镑以弥补两人身价上的差距。

在被交换之前,两名后卫都已经与老东家闹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在前一年的“科尔门”事件之后科尔希望投奔切尔西领取高薪的想法已经昭然若揭,无数阿森纳球迷斥责他为“叛徒”,主教练温格与他的关系也是貌合神离。

加拉则不满莫里尼奥对自己的战术安排,早早公开了希望转会的想法,甚至扬言如果不放他离开切尔西他就在场上进乌龙球。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科尔和加拉送走对于两家俱乐部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同时又都获得了一名实力不俗的新援。

切尔西在获得科尔之后,终于在左后卫位置上找到了主力人选。

2006—2007赛季科尔在各项赛事中总共代表切尔西出场40次,足见新东家对他的器重。

而在阿森纳那边,中后卫位置原本一直是球队阵容中的最大软肋,随着加拉的到来,温格终于获得了可靠的后防屏障。

接下来的两个赛季里,身穿10号球衣的加拉不仅稳坐主力位置,甚至在亨利走后还获得了队长袖标。

表现迥异型      在球员互换位置的过程中,固然少不了“双赢”的结果,但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在很多交易中,双方俱乐部的收获往往并不对等,甚至出现了“付出真金却只换来黄铜”的状况。

本赛季前的西甲转会市场上,巴伦西亚将加维兰送到了赫塔费(前一个赛季已租借到赫塔费,本赛季正式转会),同时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巴勃罗・埃尔南德斯。

在这两名球员之间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同样来自于西班牙本土,同样司职中场位置,同样具有脚法娴熟、动作灵活的特点,甚至就连两人的生日也仅仅相差一个月。

然而互换东家之后,两人在赛场上的表现却全然不同。

加维兰如今已经在赫塔费占据了主力位置,尤其自去年11月底以来,他在西甲联赛中接连有出色发挥,在球队以3∶3战平比利亚雷尔的那场进球大战中,加维兰不仅打入一球,而且还助攻一次。

他在左边路的犀利突破,已成为赫塔费进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比之下,埃尔南德斯在新赛季的表现则暗淡得多。

赛季初一度占据主力位置的他,由于表现欠佳逐渐遭到了冷落,近来已经很难在联赛中首发出场,更别谈进球和助攻了。

形成鲜明反差的还有列拉和芬南,前者在本赛季前由西班牙人队加盟利物浦,后者则经历了反方向的转会

结果列拉迅速成为了红军拥趸的新宠,他的首个联赛进球就帮助球队以3∶2逆转战胜威根,之后又在与埃因霍温的冠军联赛小组赛中轰出一记世界波。

至于昔日的利物浦后防中坚芬南,在加盟西班牙人队之后饱受伤病困扰,在西甲赛场上露面的机会屈指可数,而且球队在他出场的比赛中非负即平,导致芬南遭到了彻底弃用。

当然,以上这些交易本都不属于对等交换。

利物浦引进列拉花费了980万欧元,但芬南却几乎是免费送给了西班牙人。

加维兰转会赫塔费时的身价是450万欧元,而俱乐部将埃尔南德斯出售给巴伦西亚的收入只有100万欧元。

在交换球队之后出现的迥异表现,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双方俱乐部对球员身价作出了正确评估。

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本赛季前在罗马与锡耶纳之间就接连完成了两笔交易,前者为引进后卫洛里亚向锡耶纳支付了280万欧元,同时又以175万欧元的价格,将门将库尔奇的共有权出售给了锡耶纳,一进一出等于罗马用库尔奇加上105万欧元换来了洛里亚。

本赛季的比赛中,库尔奇在新东家成为了主力门将。

前17轮过后,锡耶纳的失球数从去年同期的25球下跌到18球,反映出他对于球队后防的作用。

与此同时,洛里亚却成了罗马后防线上的巨大隐患,在他代表罗马参加的前5场联赛中,球队输掉了4场。

在这一残酷现实面前,洛里亚自然难逃被弃用的命运,也让罗马深感在此前的交易中吃了大亏。

经典案例:西多夫和科科   2002年夏天,在米兰双雄之间完成了一次球员交换,国际米兰用荷兰中场西多夫从AC米兰那里换来了意大利后卫科科。

在这次交换刚完成时,大多数人认为国际米兰占了便宜,毕竟球队当时已经在中场拥有扎内蒂、迪比亚吉奥等悍将,并不能给西多夫留下多少发挥空间。

与此同时,左后卫倒是球队后防线上的最大软肋,尤其在前一个赛季的最后一轮联赛中,正是由于左后卫格雷什科的一次致命失误,导致球队在大好局面下痛失冠军。

至于曾经入选意大利队的科科,则被国际米兰视为左后卫的最佳人选,所以俱乐部迫不及待地作出了交换球员的决定。

然而在那之后西多夫在AC米兰的战术体系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加盟后的第一个赛季就帮助球队赢得了冠军联赛冠军,并且成为第一个先后代表三支不同球队登上欧洲之巅的球员

即使在六年之后的今天,西多夫仍然是AC米兰中场不可或缺的人物。

至于当初曾被寄予厚望的科科,在加盟国际米兰之后长期与伤病为伴,鲜有上场机会,倒是在赛场外闹出了不少绯闻,与西多夫的勤勉作风形成了鲜明反差。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国际米兰球员交换问题上犯的唯一错误,2004年夏天用卡纳瓦罗从尤文图斯换来卡里尼,之后也被证明是亏了血本的决定。

两败俱伤型      最为糟糕的一种结果,莫过于球员在互换位置后共同陷入低谷,导致双方俱乐部以及两名球员同时成为转会交易的牺牲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赛季确有多笔交易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从波尔图引进夸雷斯马,成为国际米兰本赛季前在转会市场上最大的手笔。

为了获得这名葡萄牙边锋,国际米兰不仅支付了1860万欧元现金,同时还将队内的葡萄牙新秀贝利(抵600万现金)作为添头,使得夸雷斯马最终以2460万欧元的身价成为意甲新赛季的“标王”。

但是在登陆亚平宁足坛之后,夸雷斯马却表现出对意大利战术体系的不适应。

在对方后卫的凶狠逼抢之下,他无法像征战葡超联赛时那样完成花哨的过人动作,同时暴露出缺乏对抗能力的致命缺陷。

本赛季赛程过半时,夸雷斯马没能为新东家带来一个进球,反倒是收获了一个特殊的“奖项”:在去年年底举行的“金骗子”奖评选中,他以17%的得票率压倒维耶里和阿德里亚诺等人当选,成为了“反面教材”的典型。

所谓的“金骗子”,是意大利国家电台面向球迷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夸雷斯马的“获奖”充分反映出意大利球迷对他的失望之情。

夸雷斯马在意甲联赛中的失败,或许可以归咎为不适应高水平联赛,那么不妨看看贝利在加盟波尔图之后的表现吧。

由于葡超的对抗程度要比意甲低不少,人们原本期待贝利在新环境中找到“猴子称大王”的感觉。

可是在回归祖国之后,贝利反倒失去了上赛季身披蓝黑战袍时表现出来的灵气,根本无法在波尔图获得主力位置,即使偶尔获得几次替补出场的机会,一般也是在垃圾时间,这意味着贝利已经完全沦落为一个可有可无之人。

诸如此类的“两败俱伤”,在其他俱乐部还能找出不少例子。

比如卡塞雷斯和埃德米尔森,两人本赛季在比利亚雷尔和巴塞罗那之间完成了对调。

虽然他们的年龄、身价以及场上位置都存在着不同,但是在转会之后的命运倒是如出一辙,那就是在新球队中难以获得上场机会,基本上处于被边缘化的状况。

经典案例:雷耶斯和巴普蒂斯塔   2006年夏天,就在阿什利・科尔和加拉互换东家的同时,皇家马德里与阿森纳之间也完成了一笔重量级交换,前者通过将巴普蒂斯塔租借给对方,换取了雷耶斯以租借球员的身份加盟

在接下来的2006—2007赛季,这两名球员都有局部亮点,但总体而言,两人都没能利用这次机会回到各自的巅峰状态,也没能重新赢得老东家的重视。

在该赛季结束之后,雷耶斯没有返回阿森纳,也并未正式加盟皇马,而是转会马德里竞技。

在经历了一个碌碌无为的赛季之后本赛季前他又被租借给了本菲卡(现已正式转会),无法继续在最高水平的联赛里展现才华。

巴普蒂斯塔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从阿森纳回到皇马之后,他没能改变自己不受重用的处境,在本赛季前被出售给了罗马。

而在意甲赛场上,他依然无法找回昔日效力塞维利亚期间的神勇状态。

如今看来,无论对于巴普蒂斯塔还是雷耶斯来说,在2006年完成的那次相互交换,都正是导致他们职业生涯由盛转衰的重要拐点。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