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正面报道的负效应】如何克服企业的外部负效应

2011年2月3日,即农历兔年的大年初一,《重庆日报》推出了一组策划报道《2010年知名专家热评重庆,很现代,很亲民》。

文章盘点了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所做的几件大事,搜集了18名国内外专家的评论,证明重庆市发生的新变化。

然而,文章发表不久,18位专家之一、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教授吴祚来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声明,指责《重庆日报》弄虚作假。

《重庆日报》紧急致信道歉,解释报道失误是由于记者整理资料时错把另外一位专家的评论当作吴的评论,纯属“粗心偶然”,不是“主观故意”,但负作用已经形成,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损害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形象。

如何克服正面报道负效应?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有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归纳为“三个注重”。

注重正面报道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里的“新闻”是对所有的“新闻”而言,但有些记者在潜意识中往往对新闻区别对待:对批评报道真实性把关较严,对正面报道却容易疏忽大意。

这些记者认为正面报道是评功摆好,夸大拔高、虚构想象一点,被表扬对象一般不会较真,还会增加报道的生动性、感召力。

由于这个原因,近几年新闻界完全虚假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少,而正面报道虚假成分却越来越多。

正面报道弄虚作假的危害显而易见,一个正面典型如果百分之九十九的事实准确,只有百分之一的事实失实,受众就会从这个百分之一的怀疑,扩大到全部怀疑;从对一个典型的怀疑,发展到对所有典型的怀疑,不听不看你的宣传正面报道再多又有什么用?维护正面报道真实性,不仅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也是维护党和政府及媒体的声誉,事关宣传大局,决不可掉以轻心。

注重正面报道全面性

宣传一个政策,推广一项经验,表扬一个典型,真实性固然重要,但全面性也不能忽视。

所谓“全面性”,就是要对新闻事实作全面的分析,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

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

正面报道中的片面性新闻宣传中时有发生。

某频道2010年播发的专题《流浪》,描写一个13岁的广东弱智男孩流浪到湖南怀化后,在媒体记者的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的故事。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和镜头,记述了流浪男孩的生活困顿、周围群众的热心照顾以及记者的百折不挠,有些细节催人泪下,但惟独少了一个方面,即政府民政部门的作用。

人们看了专题之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政府干啥去了?一个流浪少年在怀化的菜市场住了一年多,菜贩们嘘寒问暖,但民政部门都没有任何人过问。

使人不得不对当今的社会救助制度悲观,滋生对政府的不满。

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民政部门曾多次到菜市场劝流浪少年到救助站生活,是流浪少年不习惯管束,拒绝前往。

记者认为此情节无助主题就省略了。

殊不知这一省略,就省略了一个方面,专题就显得不全面了。

克服正面报道中的片面性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对具体的事物学会全面分析,在提倡、宣扬一种倾向的时候,注意克服另一种倾向。

注重正面报道多样性

正面报道有了真实性全面性,还要有多样性,也就是宣传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

正面报道在各媒体不论是篇幅还是数量,均占绝对优势,这对引导社会舆论,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起着良好的作用。

但是,越是数量众多,就越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千篇一律。

事实证明,一项宣传的主题再好,如果形式陈旧,内容单一,其传播力就有限。

例如:充斥于各媒体的大小会议报道,天天老面孔,篇篇老腔调,就让人乏味,甚至厌烦,亟待改革和创新

当然,创新正面报道,特别是会议报道并非易事,其中既有记者的原因,也有媒体外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难”,就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研究时代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不断提高正面报道多样性和艺术性,真正实现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增强正面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①   (作者单位:长沙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09/10/1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