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唱好邓丽君的歌曲【邓丽君的唱歌技巧】

邓丽君是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她的歌声让人着迷,那么大家知道她有什么唱歌技巧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邓丽君唱歌技巧的相关信息吧!

邓丽君唱歌技巧介绍

■发音像微笑着说话一样。

邓丽君演唱可谓字清为一绝。一字一句的高低抑扬她都做到完美无瑕,这种声音、韵味的特质会使歌唱中的歌词及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如《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这首曲子欢快飘逸,节奏较快,几乎都是由短音组成的,字也密集,邓丽君演唱时很注意咬字的颗粒性、饱满性和强弱字、强弱语句的对比,送、你、不就加重了力度,发音清晰、准确、迅速,给人一种淡定又从容的感觉。

她不光练习咬字,还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口型。她在发yan和lian等以y和l用舌头发出的爆破音时,上下齿并不是完全紧闭或完全张开,像微笑着说话一样。

气息像流水般缓缓流淌。

邓丽君演唱还有两绝:一是气息的控制,二是感情的表达。她在演唱气息像流水般缓缓流淌,换声很迅速,听不到换气声,好像一口气就能完成整部作品。其中气声唱法是邓丽君歌唱的最重要特征。

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穿过声带时,两片声带是闭合而发声的,这种声音比较厚实响亮,而气声唱法则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这种声音色彩略显深沉,但亲切、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泣声使情感至真至诚。

泣声唱法也是邓丽君常用的演唱技巧,即在演唱时使用一些抽泣、哽咽的演唱效果,同时也出现在歌曲高潮时、尾音或者低音区中。如在演唱《再见,我的爱人》时,她在唱到goodbyemylove,从此和你分离时,仿佛置身于生离死别中,用像哭泣的演唱方法使整首歌更加至真至诚,用叹气的感觉使气息保持深度,演唱时软腭会根据情况做出变化,降低气流对声带的冲击,这样气息均匀流动,声音柔美、流畅。

邓丽君的成长故事

1953年1月29日,邓丽君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1953年6月,邓丽君随家人迁往台东县池上乡,次年迁移至屏东县眷村。1959年,邓丽君随家人移居至台北县芦洲市,就读于台北县芦洲芦洲国民小学,表现出音乐和表演天赋。

1961年,邓丽君接受九三康乐队二胡演奏者李成清的音乐指导。1962年,邓丽君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慰问演出。1963年,邓丽君参加中华电台全台黄梅调歌唱比赛,以《访英台》击败众多年长选手,获得比赛冠军。1964年,邓丽君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1965年,邓丽君就读台湾金陵女子中学。

1966年,邓丽君接受台视《艺文夜访》节目访问并献唱歌曲,首次与听众见面;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以第一名成绩结业;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1967年,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首次于电视节目中表演。

邓丽君的演艺经历

1967年,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9月,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始职业演唱生涯。

1968年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

1969年,邓丽君出演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出资拍摄的音乐题材电影《谢谢总经理》;为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演唱主题曲;应邀主持台湾电视始上首档带状节目《每日一星》。

1970年1月,邓丽君被白花油公司以及香港《华侨日报》选为慈善皇后;7月,邓丽君与凯声歌唱团赴香港演唱一个月;10月,邓丽君与张冲合作拍摄个人第二部音乐题材电影《歌迷小姐》。

猜你感兴趣:

1.邓丽君唱歌技巧

2.KTV唱歌技巧和五种常见音。

3.常用的唱歌方法介绍。

4.邓紫棋唱歌有什么技巧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