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用环形间断缝合的1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用环形间断缝合方法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需切除子宫,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环形间断缝合术是前置胎盘剥离而引起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关键词】 缝合技术;胎盘前置剖宫产出血

环形间断缝合术治疗产科中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时出血是一种操作简单、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由于能及时止血,减少出血量,同时又保留了子宫,保存了生育功能,对年轻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提供了有力保障。笔者总结了10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环形间断缝合止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于1999~2004年在我科剖宫产时因前置胎盘引起手术中出血,年龄22~36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3例,有剖宫产史2次,全部病例均有人流史,孕周34~40+2周。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部分性3例,边缘性4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应用宫缩剂、按摩及压迫子宫胎盘剥离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立即用妇科可吸收薇乔线自子宫浆膜面进针穿透内膜,自浆膜面出针,间距1cm,每针跨度2cm,在出血区域上下两行间断缝合,如仍有出血,可于距开始缝合外1~2cm处平行交错缝合,如为中央型出血来自颈管,则下推膀胱后同法缝合

2 结果   10例病例均用缝合止血成功,无一例需切除子宫出血量及缝合针数见表1。所有病例术后均用抗生素治疗,选用菌必治及甲硝唑静脉滴注,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产褥病例发生。术后均跟踪随访。产后月经恢复后周期、经期正常,经量同前,无痛经;妇科检查、盆腔无异常发现,宫颈管长度2~3cm,子宫大小正常,活动,无压痛。

表1 1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环形间断缝合情况(略)。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特别是前置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处理,一直被视为棘手的问题。以往常用的处理是按摩子宫及加强宫缩、结扎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也有出血部位宫腔内子宫缝合止血纱布按压止血[1]、宫腔填塞纱布的报道[2]。但这些方法留有晚期出血、二次手术及感染的隐患[3],给病人增加了心理及经济负担。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