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和时间的临床研究

马春波,刘建芬,田雪莲 【摘要】 目的 探索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测试新生儿体温部位和时间。方法 对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观察,同时测试颈温腋温。结果 新生儿颈温腋温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颈温测试7min和10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测试新生儿颈温7min即可反映机体的真实温度,且颈温测试安全、方便,可以在产科病房和新生儿室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测量时间 体温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护理人员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才能获取准确的体温数值,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是腋下测量,但在产科病房,测量新生儿腋温时存在不利之处。因为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保暖,新生儿包裹较多,每次测试腋温的时候都需要解开衣服,易使新生儿受凉;并且新生儿手臂不易固定,夹试体温计时需要护理人员扶托。为寻找一个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测温部位及方法,笔者对20例新生儿进行腋温颈温的对比观察,并尝试将体温计夹试7min来测量颈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5年3~4月我院住院新生儿20例,出生天数1~7天,男12例,女8例,体重2800~4600g,早产儿1例(36周),过期产儿1例(43周)。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CR、W11水银体温计测试前将所用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38℃温水中,3min取出检视,体温表误差<0.2℃[1]即可使用。 1.2.2 方法 测量时室温在22℃~26℃之间。新生儿安静时测量,哭闹、沐浴或喂奶应30min后再测。将新生儿取仰卧位或侧卧,擦干汗液,同时夹体温计于腋下和颈部,两侧均可。测量方法如下:(1)腋下测量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协助扶托。(2)颈部测量法: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颈部颈总动脉搏动处,紧贴皮肤,新生儿的头稍偏向放体温计侧,夹紧体温计。每例连续测量5天,每天分别在10am、2pm测量2次。每次同时测试同一新生儿颈温腋温,7min时记录体温数值,体温表不取出,到10min再分别记录读数。并记录新生儿性别和出生天数。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新生儿颈部和腋下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体温数值 见表1。

表1 新生儿同一夹试时间不同部位结果。

2.2 新生儿颈部和腋下不同夹试时间测试体温体温数值 见表2。

表2 新生儿颈温腋温不同夹试时间。

2.3 不同性别颈温腋温测试结果 在20例新生儿中,男共测温120次(占60%),女80次(占40%),按性别分组,将不同性别体温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见表3。 2.4 不同出生天数颈温腋温测试结果 将新生儿出生天数分组,测试的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将不同出生天数不同夹试时间、不同部位体温数值分别与总例数的测温结果进行u检验,P>0.05。说明两组温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受出生天数的影响。

表3 不同性别颈温腋温测试结果比较 (x±s,℃)。

表4 不同出生天数颈温腋温测试结果比较 (x±s,℃)。

3 讨论 3.1 从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不同看所得数值的临床意义 测量体温新生儿基础护理中的重要内容,每天护理人员要在短时间内为多名新生儿测试体温。因此,如何更方便并且可靠地测量新生儿体温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测量体温部位有腋窝、直肠等,不同部位体温不仅取决于局部血流、局部失热和产热的情况,还取决于动脉血流经该部位时的温度[2]。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的核心体温温度,但测量肛温可能损伤直肠黏膜,且操作不便,并需要用手扶托体温表以防失落或折断[3],如体温计消毒不当还可引起交叉感染。腋温可靠而且接近肛温[4]。但在实际工作中,新生儿手臂常自由活动,体温计也较难固定在腋窝,从而影响体温测量的准确性。测试腋温时需要护士在旁扶持手臂,以夹紧体温计,因此占用了大量的护理时间。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