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催芽繁殖及其株高和花期的控制

摘要介绍了大丽花催芽繁殖技术,总结了株高和花期控制的具体方法,以为沈阳地区大丽花的快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丽花;催芽繁殖;株高;花期;控制      大丽花原产中美地区的墨西哥及危地马拉一带,为菊科大丽花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

大丽花品种繁多,适应性强,既可盆栽,又可地植,沈阳地区繁殖多用温床催芽然后扦插的方法。

下面将沈阳地区大丽花催芽繁殖及其株高和花期控制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生产者借鉴。

1催芽繁殖   1.1催芽   在催芽前,首先将温床准备好,在距热源上方20cm左右,用薄水泥板或木板做支架,在上方搭设催芽床。

在床面上铺设20cm左右的培养土,然后把大丽花块根按品种摆上,再用土沙各半埋到根茎相接处。

催芽时,昼夜室温保持在15~20℃,床温保持在25℃左右,浇透水,以后不浇水,15d后即可生出定芽。

在块根催芽过程中,为促进新生芽茁壮生长,可隔周向培养土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

1.2扦插   当脚芽长到4~6片叶、茎长6~8cm高时,可扦插,但茎长不能过高,否则易中空,使扦插的成活率降低,甚至不能成活。

扦插基质多用砂子。

插前,先在盆、箱内铺7~8cm的净砂,然后将插穗插入砂内,深度为插穗的1/3左右。

插后,立即用细喷壶向插面喷透水[1]。

扦插后的最初3d内,可用纸遮荫,避免强光直射,扎根后,即可栽到装有培养土的10cm(3寸)盆中进行培育。

扦插温度在18~25℃时,18~20d生根。

但据沈阳市南湖公园的经验,扦插温度在25℃以上,相对温度在70%~75%,成活率高,如果温度保持在30℃以上,湿度85%,1周后,即可扎根。

2株高控制   大丽花植株高,脆嫩易倒伏。

因此,可以对盆栽大丽花的株高进行人工控制,达到株矮、花大的目的,以便于陈设和管理[2]。

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   2.1增肥、控水   盆土养分充足,而水分较缺,植株表现为矮壮。

当把17cm(5寸)盆的苗换到27cm(8寸)盆中时,要施足基肥,培养土与肥料的比例一般为4∶1。

控水主要是不使盆土过湿,在定植时向盆内浇1次透水,以后逐渐控制浇水量。

气温不高时,盆土虽稍干(盆土表面呈现白色),也可不浇水,直至盆土干后,再浇透水,但夏季气温高时,则需浇透,并不断向叶面喷水,通过增肥,控水,使大丽花在花芽分化期间,抑制过多的营养生长,使机体的C、N比例更有利于花芽分化。

2.2结合换盆,进行坐茎和卧茎   大丽花幼苗从10cm(3寸)盆换到17cm(5寸)盆时,把培养土填到接近盆口,使盆土上面只留出植株的2节嫩芽,将其余茎、节间全部坐入盆中,压缩原来的株高。

从17cm(5寸)盆换到27cm(8寸)盆中时,在换盆前,一般将花盆倾倒3昼夜左右,利用植物具有的向上性和向光性特点,使盆内植株弯曲。

换27cm(8寸)盆时,先在其底部施足基肥,装入培养土后,将原土团连同弯曲茎的部分,全部卧于盆土内,盆土上面只留出2~3个节,由于卧茎,使原植株高度再次减少。

通过坐茎和卧茎,使茎节间的水分输导发生障碍,减少了营养生长,既控制了株高,又使茎粗壮。

由于压在盆土内的节可以生出不定根,因此,还可增加植株的抗涝能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