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病人拔除尿管时机的选择对排尿的影响】妇科手术拔除尿管时机

[摘要]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的选择对排尿的影响,避免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再次重新留置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方法 拔除留置尿管前先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450~550ml)后,病人有尿意时,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水将尿管轻轻拔除

结果 拔除尿管患者能自行排尿,未有尿潴留发生。

关键词:留置尿管 拔除时机 尿潴留   [Keywords]Indwelling catheter,The time of extraction,Retention,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08—02      留置尿管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前以及危重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由于传统留置尿管在插管—留置拔管时常致患者尿道不适甚至疼痛,拔管后容易发生尿潴留,常用的对策为热敷、针灸等,但仍有20%左右的病人需要进行再次导尿⑴,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

为了减少拔除尿管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

自2006年1月—12月,我们对85例术前需留置尿管患者,采用膀胱充盈拔除尿管,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70例,均为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所有患者神志均清醒,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疾病,无尿路感染史,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85例,男 42 例、年龄7~61岁,平均年龄39.9岁,女43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1.2岁;对照组85例,男41例、年龄6~63岁,平均年龄39.8岁,女4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0.9岁,留置尿管时间为6h—7天。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2 方法      观察组85例患者拔除尿管前先将尿管夹闭,嘱患者饮水,待膀胱充盈(450~550ml),病人有尿意时,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再用注射器抽净尿管气囊内的水,为病人放置好便器,护士戴手套用纱布轻轻拔除尿管并嘱病人自行排尿,此时尿管和大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对照组85例患者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拔尿管前先开放尿管,使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干净,膀胱处于空虚状态,然后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再用注射器抽净尿管气囊中的水,护士戴手套用纱布轻轻将尿管拔除,此法使病人普遍感到尿道不适,有疼痛感。

拔管后自主排尿不成功而再次插管,还易引起尿路感染

3 留置尿管的管理      3.1尿管应夹闭,每2h开放一次,作间歇性引流,以保持膀胱的反射功能,避免拔管后发生尿潴留或出血。

3.2常规用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尿道口、及导尿管,2次/d,直至拔管

3.3引流尿袋每天更换一次。

4 结果      2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疼痛及排尿情况比较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拔尿管的疼痛及拔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5 讨论      任何留置尿管病人尿道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是在膀胱空虚的情况下,将尿管气囊中的水用注射器抽净,护士戴手套用纱布轻轻地将尿管拔除,此方法使大多数患者感到尿道不适,或有疼痛感,如拔管后自主排尿不成功而再次插管,还易引起尿路感染(2)。

而观察组采用膀胱充盈拔管,此时膀胱内压显著上升,从而使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于是大量尿液和尿管一起排出体外,此方法患者普遍认为无任何不适感和疼痛感。

说明待膀胱充盈拔管是最佳时机(3),有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尿管的复插率,有效预防拔除尿管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对预防泌尿系感染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佩君,王锡唯,钱爱君等.留置尿管拔出前注入红汞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41   [2] 李金琴.自行排尿法在留置尿管拔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5   [3] 林莉莉,徐鑫芬,朱萍.妇科手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病人尿管拔除时间[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B):36   简介:张秀芝(1962—),女,中专学历 ,主管护师, 1984年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工作至今,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