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应用情况及治疗效果。

方法 186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93例。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显效55例(59.14%), 总有效率为88.17%;对照组显效36例(38.71%), 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6/view—11596870.htm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临床应用ki.11—5547/r.2015.31.191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内科疾病, 主要由胃酸分泌过多引起,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1]。

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身体情况, 提前制定护理方法, 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2]。

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8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93例。

观察组中男54例, 女39例;年龄45~77岁, 平均年龄(60±5.7)岁, 慢性胃炎46例, 消化性溃疡47例;病程6个月~5年。

对照组中男50例, 女43例;年龄49~74岁, 平均年龄(62±4.6)岁;慢性胃炎患者48例, 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病程9个月~5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包括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物等药物。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及基本的身心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

由于每个患者自身的体质、习惯有所差异, 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

具体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药物护理

由于患者年龄参差不齐、自律性不统一, 会有不按时吃药和吃错药的可能, 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 改善胃动力药物用药时间为患者每次吃饭前1 h以及晚上睡觉前1 h。

而抗酸类药物用药时间应为患者每次饭后1 h及晚上睡觉前1 h; H2受体阻滞剂用药时间应为患者每次早晨起床后及晚上睡觉前150 mg/ 次(如雷尼替丁)。

③改善生活习惯。

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或从事不同的职业, 作息及饮食不太规律, 所以应增加对患者生活习惯的干预, 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时应指导患者多吃有营养且低脂低热量的食品。

不仅如此, 还应劝导患者多出去运动, 提高肺活量, 增强自身的体质。

③加强专业教育。

要以耐心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升相互的信任程度, 从而更加有助于患者与工作人员的配合。

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具体情况,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引起他们的兴趣, 比如面对面交流会、张贴画报或信息化技术等, 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 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④心理护理

尽量帮助患者抚平灰暗的心理阴影。

由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程较长, 有些患者内心产生抑郁情绪, 排解不了内心的苦闷, 对疾病的恐惧使患者越来越没有信心, 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行为举止及内心微妙的情绪变化,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抚慰。

1. 3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病情明显好转, 慢性胃炎中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 溃疡面已不见明显结疤, 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有效:慢性胃炎中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或改善, 但未完全消失, 而且溃疡的面积明显减小。

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左彦珍.综合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8):59.   [2] 黄文静.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4):831.   [3] 谢冬玉.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5): 431.   [收稿日期:2015—04—2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