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鉴赏的方式读神话

【设计理念】。

神话故事是一个民族文化源远流淌而成的自然溪流,荡漾着整个民族的道德传统、伦理取向、文化认同、精神气质,其作品本身存在人物个性特征鲜明、语言通俗、想象丰富等特点。作为语文课程文本,神话故事更具有丰赡的意义,《嫦娥奔月》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富于课程价值的文本。

首先,这个故事充满神奇,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天上居然有过十个太阳,力大无比的后羿能用箭射下九个来,神勇至极;一丸药不但能使人长生不老,还能升天成仙,神奇至极;吃了仙药嫦娥能飞上月亮,而神勇的后羿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神秘至极。这些神奇的人、神奇的物、神奇的力、神奇的现象足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因为孩子最擅长以梦想的方式创造这样的神奇,而这一故事中的神奇就能带着他们进入自由驰骋的想象王国。

其次,这个故事洋溢壮美,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后羿用非凡神力拯救百姓,迸发出压倒一切邪恶的力量和气势,在孩子们心中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即使是柔弱女子的嫦娥,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己为民,成为圣洁道德和勇敢正义的化身,给孩子们一种邪不压正的安全感,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再次,这个故事语言简练,适宜学生想象意趣。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故事篇幅并不长,但内容很丰富,因而语言简练,很多语句都是浓缩的情节。那么,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些语句引发想象,拓展丰盈,使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进行链接的基础上,既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感悟到神话故事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获得审美体验,促进生命成长。

于是,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首先,基于神话特点,了解故事内容;然后,感知人物形象,体味故事情感;最后,探求故事版本,明确神话寄寓。第一步探讨“写了什么故事”,这相当于文学鉴赏的起始阶段——感受形象阶段。接着引领学生围绕“一丸仙药”细读文本、体味情感,将自己感受到的形象继续深化,这相当于文学鉴赏中的审美判断阶段。最后“故事版本探求”环节,则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嫦娥奔月的故事,再次咀嚼玩味形象,力求达到文学鉴赏的最高层次——体味玩赏阶段。在这符合文学鉴赏基本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层层深入,感性与理性一齐参与,情智与想象共同奔涌,既获得对奔月故事的审美享受,又实现对神话创造的理解与思考,达到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式叠词的特点,积累词汇。

3.借助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味故事情感,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4.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紧扣三个人物围绕“一丸仙药”展开的故事体味情感,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2.品赏“嫦娥奔月”的插图和文字,感悟其中蕴含的意境美、人性美。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基于神话特点,了解故事内容。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都读过哪些?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神话一般都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英雄的故事,情节生动,想象奇特,很吸引人。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和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板书)。

3.读题、解题。

(1)“奔”是个多音字。字典上的读音和含义是这样的:

bēn①奔走;急跑。②紧赶;赶忙或者赶急事。③逃跑。

bèn①直向目的地走去。②介词,朝;向。③年纪接近。④为某事奔走。

根据预习时对故事的了解,你觉得在这儿该读哪个音?(bèn①直向目的地走去。)。

(2)齐读课题。

4.通过预习,你知道故事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后羿、逢蒙、嫦娥(板书)。

点拨:在读写(指着“逢蒙”)这个人名时,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关注“逢”的读音páng,记住“蒙”字秃宝盖下的一短横。

5.打开课本,浏览全文,看看写了这三个人物的什么事?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交流。

【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片段的教学,旨在聊的过程中唤起学生认知,初步感知神话作品的基本特点,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定字音,记字形,明字义,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本课难点字词的音、形、义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夯实基础。】。

二、感知人物形象,体味故事情感

1.导读。

故事中有一个关键物品——仙药,此乃西王母所赐,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后羿、逢蒙、嫦娥分别是怎么对待这丸仙药的,你又读到了他们怎样的内心?品读3—7自然段,动笔写写批注。

2.交流人物“后羿”。

预设一:后羿藏药——深爱妻子。

相机出示句子: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1)“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为什么?

联系前文,想象嫦娥会怎样接济乡亲?

如此美丽善良的妻子,后羿又怎么舍得离开呢?指读,齐读。

(2)小结:正如唐代诗人卢照龄所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一个“藏”字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情深义重的后羿

预设二:后羿藏药——为民造福。

(1)似乎文中写后羿藏药只为了妻子,想一想王母为什么赐他仙药,你还能发现其他原因吗?

联系前文,品读“后羿射日”这一故事

(2)练读,关注动作和语言描写,使英雄的形象高大起来。

(3)小结:其实,后羿也是在对自己说:“我也要为民造福!”(板书)这也是他藏药的原因啊!

3.交流人物“逢蒙”。

预设:逢蒙弄药——奸诈贪婪。

相机出示句子: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仙药弄到手。

(1)他怎么个“一心想”?

假装(蓄谋已久,机会终于来了)、闯(一分钟都等不及)、威逼(凶相毕露)、抢(丑态百出),相机练读。

(2)玩味“弄”字的精妙——为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择手段、丑态百出。

(3)小结:一个“弄”字,就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婪(板书)。

4.交流人物“嫦娥”。

预设:嫦娥吞药——舍己为民。

相机出示句子:于是,她便机智地和逢蒙周旋。

(1)想象表演:嫦娥会怎样和逢蒙周旋?相机理解“周旋”的意思: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以战胜敌人。

揣着明白装糊涂:没听说,不知道;后羿没告诉我啊……。

拖延时间等待时机:忘了藏哪儿,东寻西找……。

(2)引读: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知道吞药的后果吗?为什么还这么做?出示句子(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3)同学们,读着这三段文字,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嫦娥

美丽善良、一心为乡亲着想、自我牺牲……。

【“儿童文学就是故事文学。”(朱自强)以“三个人物”入手,围绕“一丸仙药”,紧扣关键词“藏”“弄”“吞”,激发想象,贯通前后,层层推进,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漫溯,人物形象逐步凸显,学生对真善美也有了初步体悟。】。

5.品赏“奔月”。

出示: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1)品析体会文字表达。

指名读,这样的画面美吗?从哪儿读出来?

“一轮明月”“洒满银辉”——月如玉盘,月光皎洁,清亮如水,轻盈如纱。

“飘飘悠悠”——比“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形象地写出了嫦娥升天时的姿态,使人联想到飞天仙女。

“碧蓝碧蓝”——比“碧蓝”更蓝更美,强调了夜空的神秘色彩,衬托了嫦娥美丽的心灵,蕴含作者喜爱的情感

多美的语言啊!这是重叠词的两种形式:AABB、ABAB,运用重叠词可以加强语气,更好地表情达意。谁能再说上几个?

这样的形式让文字充满美感,练读体会。

(2)想象体悟人物内心。

嫦娥飘飘悠悠,飞出了自己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孤独的漫漫长路上,她会想些什么呢?(动笔写一写,大堂交流)。

欣慰——我没有让逢蒙这样的小人得逞,不然他会去害更多的人!

遗憾——乡亲们,我不能再为你们排忧解难了,要照顾好自己啊。

不舍——一个人在天上的孤独清冷,怎及两个人在人间的相濡以沫!

……。

(3)朗读体验优美意境。

是啊,嫦娥吞下仙药,意味着她美满的家庭生生拆散,意味着她从此与丈夫天各一方,意味着乡亲们再不能得到她的接济照顾……此刻,嫦娥真是百感交集,千种滋味涌上心头,画面上也许看不到,但我们的心已经体会到——读(配乐)!

【“嫦娥奔月”景物纯净明澈,意象丰富优美,画面充满遐想,是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审美教育的绝佳题材。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姿态的美、体会文字的美、想象意境的美、品赏情感的美,由图及文,让画面的美在字里行间潺潺流淌;“孤独的漫漫长路上,嫦娥会想些什么呢”,此问是思维火炬的闪耀,是情感旋律的高昂,学生在疏可走马的想象空间里,形成丰富的内心视像,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荡涤,进一步体味神话故事的魅力和神韵,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想象鉴赏等多种能力。】。

6.学习结局。

(1)这一丸仙药,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也试出了假恶丑。结果呢?齐读第8自然段。

(2)乡亲们会怎样遥遥地祝福?

(3)总结:是啊,弘扬真善美、唾弃假恶丑,这是中国神话永恒的主题。

三、探求故事版本,明确神话寄寓。

1.神话故事是口耳相传的,故事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事的流传又具有较大的重塑性。“嫦娥奔月”也有不同的版本。自由读,你又读到了怎样的嫦娥

出示:根据《淮南子》记载,后羿到西王母那里求来了长生不死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趁后羿不在家,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了月亮里。

2.这是记载最早的版本,唐代李商隐的名作《嫦娥》也间接验证了这个版本的原始存在。(画面、录音诵读)。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版本嫦娥,为什么?

人们不断地对故事加工、修饰、美化,把嫦娥塑造成一个光彩靓丽、至美至善的天仙,体现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4.千百年来,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以各种方式颂扬她:有影视戏剧作品、剪纸、雕刻、砚台、邮票钱币,我国的探月卫星……甚至连英国的神话学教授朱尔斯也说:“嫦娥的形象是各国月神中最美的。”(出示画面、文字)。

5.让我们再读“嫦娥奔月”的动人文字,把这美好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心里!

【于漪老师曾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并不局限在第一课堂,第二渠道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时,其他版本的比照阅读,激起学生思辨,让其内心经受矛盾冲突的撞击,从而领悟神话故事在不断地传承中带来的温暖、感动和力量,学会符合审美的取向,其立意就更为深远了。】。

四、布置作业。

1.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2.赏读、摘抄关于月亮的诗词,如李商隐的《霜月》,晏殊的《中秋月》,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3.(选做)课外阅读《嫦娥奔月》其他版本故事。参考网站/ship/_private/15_dsbj/05—ceby.html。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