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光疗对早产儿黄疸防治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光疗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64例生后24h内入院早产儿使用经皮黄疸仪早期监测黄疸,如果黄疸指数大于6mg/dL(102μmol/L),或每日黄疸指数增加3mg/dL(51μmol/L),即予单面蓝光灯照射8h~12h,停16h~12h,直至黄疸消退。结果:所有患儿经皮黄疸仪所测黄疸指数小于10 mg/dL (171μmol/L),经抽血检验总胆红素峰值均小于171μmol/L,无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预防性光疗,既可预防早产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又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 早产儿黄疸光疗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的生理特点,在高危因素影响下,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引起神经元的损伤,故早期发现并控制黄疸,避免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对生后24h内入院的64例早产儿出现的黄疸,早期给予蓝光灯干预,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黄疸患儿均来自我院住院的早产儿病例,男39例,女25例,胎龄:31W~33W 5例,~34W 9例,~35W 28例,~36W 13例,~36+6W 9例,出生体重1.1kg~1.5kg 3例,~2kg 17例,~2.5kg 38例,大于2.5kg 6例。黄疸出现时间~24h 2例,~2d 24例,~3d 28例,4d~7d 10例。进行蓝光灯照射时患儿均无明显的呼吸衰竭及无出血性皮疹。

1.2 仪器。

经皮黄疸仪: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2类BF型。婴儿培育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XHZ—90。

1.3 方法。

入院后即开始进行皮肤的黄疸观察,每日定时监测黄疸指数的变化,若24h内大于6mg/dL(102μmol/L)或每日增加3mg/dL(51μmol/L),即采用单面蓝光灯照射8h~12h,同时进行必要的病因治疗,每日增加大于4mg/dL(68μmol/L)时加用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在监测黄疸指数的最高峰抽取静脉血检验总胆红素(日龄1W±)及结合胆红素

2 结果。

64例患儿经检验均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结合胆红素小于34μmol/L,总胆红素小于171μmol/L。经皮黄疸指数均控制在10 mg/dL(171μmol/L)以内,光疗时间累计16h~80h不等,平均46.8h。无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