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种类,对该病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4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针刺试验确定变应原

结果 屋尘螨、粉尘螨阳性反应率较高,分别为90%和84%。

结论 了解东莞地区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对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变应原;皮肤试验  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ypes of allergens and provide an instruction for prevention and immu—notherapy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A total of 428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enrolled , and skin prick test was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main allergens were house dust mite and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 and the positivity ratios were 90% and 8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Knowing the allergens provides an instruction for prevention andimmunotherapy of allergic rhinitis.   【Key words】Rhinitis ;Allergic;Perennial ; Allergens ; Skin tests   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抗原)作用下经免疫学机制产生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以鼻痒、多次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漏和鼻塞为临床特征[1]。

WHO已将变应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疾病,因此提高变应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是明确变应原,并避免接触。

但因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诱发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差异较大。

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用来测定患者对多种变应原的敏感性。

笔者对东莞地区的4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吸入性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旨在了解该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年9 月至2008 年7 月间就诊耳鼻喉科门诊,经病史询问疑有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并行皮肤点刺试验的428 例患者中,男227 例,女201例;年龄4~65 岁,平均32岁;变应性鼻炎病程1~15 年。

428例患者均有常年性发病,具有连续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流涕、鼻黏膜肿胀三个主要症状[2]。

为保证结果准确,皮试前要求患者停止服用抗组织胺类、皮质类固醇类、拟交感神经类、皮质类固醇类茶碱类药物1 周。

所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3]。

   1.2 变应原 NOVO2Heliseh Depot (德国默克集团,商品名:阿罗格) ,是一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变应原提取物,其组成和浓度[标准化生物单位(SBE) 或生物学单位(BE) 或蛋白氮单位( PNU)]在瓶标签上注明。

其他物质:氯化钠、甘油、苯酚、注射用水。

28种变应原分别是狗上皮、猫上皮、屋尘螨、粉尘螨、羽毛、杂草、交链孢霉、树Ⅰ、树Ⅱ、干草尘埃、豚草、蒿属、大荨麻、禾本科、云杉、金枪鱼、花、燕麦粉、鲤鱼、牛奶、虾、霉菌Ⅰ、特异青霉、肉Ⅱ(鸡鸭鹅) 、水果、羊肉、花生、鸡蛋。

   1.3 皮肤点刺试验方法及阳性评定标准 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患者手臂放松放在桌上,制动。

用生理盐水(避免酒精消毒,以免患者对酒精过敏影响对监测结果的判断) 清洁试验部位皮肤,先在皮肤上做标记,标记部位相距4 cm(儿童因臂短而达不到,但标记部位相距应尽量远些),然后将每种待测变应原试液分别滴在标记部位旁的皮肤上。

用点刺针针尖成直角通过滴在皮肤上的试液刺入皮肤表皮,使针尖下面有少量试液进入皮肤,尽可能不刺出血。

用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组胺液(阳性对照)进行对照试验

点刺后15~20 min读出试验结果

评定标准是:点刺局部出现淡黄色皮丘,其周围有红斑为阳性试验反应。

皮肤反应强度与组胺相似时则标以(7),反应较强时,相应标以(8),较弱时标以(+)或(6);阴性反应则标以(—)。

   2 结果   428例患者中291例(68%)有阳性结果,其中单一变应原阳性42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221例。

吸入性变应原为主,35例有哮喘病史。

137例皮肤反应阴性。

291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结果见表1。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