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初中二年级语文)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 (   )   浩浩汤汤 (  )  薄雾冥冥 (  )  岸芷 (   ) 汀兰  皓 (   ) 月千里  宠辱偕 (   ) 忘  樯(   )倾楫摧  虎啸猿啼 (   )。

2.填空。

1 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南昌2 的________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3 楼。

4 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③“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_________, __________.

3.辨析词义。

或  或异二者之为 (  )       归  吾谁与归(  )。

而或长烟一空(  )          朝而往暮而归  (  )。

极  南极潇湘  (  )      备 前人之述备矣(  )。

感极而悲者矣  (  )       众妙毕备  (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7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写语句。

5.前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   )。

A 承接关系       B 并列关系。

C 递进关系       D 因果关系。

6. “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

文中斯人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不2 以物喜, 不3 以已悲。

4 微斯人,吾谁与归

8.文中的二个问句属于什么问句? 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探究拓展训练】。

蝴蝶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9. 本文作者徐弘祖,10. 号___________,11. 是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闻之已久(     )    ②抵山麓(     )。

③与生蝶无异(     )    ④过五月乃已(    )。

11.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部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仆)投何巢阿所栖僧舍    B、(大树)即发花如蝴蝶

C、(大树)与生蝶无异      D、(游人)群而观之。

12.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乃令仆担先三塔寺。

2 或言以花形相似,3 故引类而4 来。

13.从文中看,蝴蝶泉吸引游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4.当地人对于蝴蝶会有哪两种解释?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27 岳阳楼记。

【基础知识训练】。

1.zhé shāng  míng  zhǐ  hào  xié  qiáng  tí 2.①黄鹤楼、滕王阁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也  ③对偶、借代  ④或许 有时   归依 回来  直到 极至  详尽 具备 3.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4.B  5.在朝做官  辞官回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呢 7.末段中前两个问号是设问,后一个是反问。

【探究拓展训练】。

8.霞客《徐霞客游记》 9.我  到达  不同  停止,完毕 10.C  11.①(我)于是叫仆人挑着担,先前往三塔寺 ②有人说因为花的形状(和蝴蝶)相似,所以引来同类。 12.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13.一说是蝴蝶变的,另一说是花形蝴蝶相似,所以吸引蝴蝶前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