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

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那么长的改装清单了,外观、内饰、动力和操控这四个部分都得到了全面强化,车主James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赛道爱好者,上海天马山赛车场一直能看见他的身影。

虽然是一名90后青年,但对于驾驶和改装这件事,他始终能展现出不同于这个年龄的成熟。

毕业论文网   强化于心   和往期的Show Car不同,作为一辆以赛道改装为重点的车,我还是先从相对更亮眼的动力部分说起。

速翼特搭载一台经过改进的M16A 1.6升发动机,最大马力可以输出到136ps/6900rpm,峰值扭矩可提供17kgm/4400rpm。

根据铃木汽车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是8.7秒,这个成绩在两厢掀背车里不算差,但这样的数据却似乎和它名字里的“sport”并不完全匹配。

既然是赛道改装,发动机必须经过全面地强化,核心思路就是外挂涡轮了,这样的改装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却是最合理的。

James先将发动机缸盖喷红,视觉上给人感觉就像加了5匹马力 ! 随后选择了GReddy的TD04涡轮套件

日本改装大厂GReddy对于ZC31S、ZC31S两代雨燕(速翼特)的研究可谓是透彻,都推出了全方位的改件,除了涡轮套件之外,它还提供了油冷、进排气、减震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当然,James只是选用了其中一些组件进行升级,进气仍选用GReddy推出的冬菇头进气套件,而排气则是由SRT全段订制。

另外,他还搭配了Tosard加大水箱、Greddy FV泄压阀、火花塞等。

外挂电脑部分则是涡轮套件自带的E—Manage。

情怀方面,James选择了另一个改装大厂――Monster Sport Europe(以下简称“MSE”)的产品,在换装了低温水胆、水管、金属机油盖之后,动力部分的打造才算真正完结。

精耕于行   操控赛道驾驶的精髓所在,没有好的操控,车辆不但不能跑出理想的成绩,而且还会带来危险。

所以,除了驾驶者本身的技术之外,车辆的硬件也同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James对于自己这辆速翼特,在操控部分改装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拍摄采访当天,在我掀开尾厢盖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辆车“下了猛料”。

车辆后半部分已经被全部拆空,轻量化水平可见一斑,这样改装会直接影响到推重比,但这对于小排量的两厢掀背车来说,是提高赛道成绩的关键。

空荡荡的后备厢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嫁接在C柱内部的X强化撑杆,同时机舱内部有来自于Carbing的顶巴,底盘部分则是交由Hardrace后扭力梁强化拉杆来提高刚性。

再看?夜液椭贫?部分,德国紫黄范儿的KW V3减震套件已经成为赛道爱好者的标配,为了获得更加直接的操控感,James还额外加装了Top Fuel金属塔顶。

不过这辆车的制动改装,却是“不显山不露水”。

乍看之下,既没有颜色出挑的制动卡钳,也没有更大尺寸的打孔盘和划线碟,这让我一度以为这是采用了原厂设定。

不过这样一来,全车的改装平衡就会被打破,最后还是James告知我其中的奥秘。

其实制动系统也已经升级,换装了MSE刹车钢喉、Endless刹车油和Endless M—Sports刹车皮等配件。

这样低调的制动系统改装案例,在我多年的采访经历中,可称得上是第一例!   细作于型   最后来说说外观和内饰,作为一辆落场车,外观方面必须要以实用为主,那些花哨改件就交给那些Show Car,把实用留给自己。

整车银灰色的喷漆原本就很素,车头选用了LaunSport前宽体套件,并搭配定制的大包围组件。

外抛的前翼子板后方设计有开孔,提升了前轮制动系统的散热效果,而后杠的设计十分有钢炮味,虽然线条并不复杂,但却比原厂更丰富了运动的设计取向。

当然,点睛之笔依然还是那条带有十足东瀛风的斜出单筒SRT排气

不用怀疑,内饰自然也是战斗风格,Sard赛车方向盘变为了快拆模式,OMP赛车桶椅、Takata四点式安全带一应俱全。

排挡杆也替换成了手感上乘的MSE排挡头。

而在踏板部分,James还选用了MSE出品的跟趾垫片加Razo跟趾踏板的组合,相信在它过弯的时候降挡补油会更加自信。

电子部分也不甘落后,除了常规的涡轮表外,在方向盘快拆底座12点钟位置还有一个Lufi多功能仪表,多种详细的车辆实时数据切换十分方便,这对于赛道驾驶来说应该是一个必改项目。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