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畜一体化项目的实施

摘要介绍了草畜一体化项目实施背景和必要性,总结了该项目的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提高盐池滩羊品牌的推广。

关键词草畜一体化项目;实施背景;模式;对策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是滩羊生产的核心区域,是著名的“中国滩羊之乡”和“中国甘草之乡”[1]。

县城距自治区首府银川130 km,距河东机场110 km,211国道和307国道横贯全境南北,古王高速公路、盐中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中银太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并在2010年底前投入使用。

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它不仅是宁夏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区,也是自治区唯一的畜牧生产大县,2005年被列为全国唯一滩羊保种区。

1项目实施背景   草畜产业一体化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决定》政策背景下,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分析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的。

其目的就是找准本地区域的优势资源的切入点,把生态建设与区域特色产业相关产业结合联动,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链,充分利用特有的草产业、林产业、畜产业优势,通过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和优化组合,形成以林草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加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形成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产业基地建设,专业农户加盟来全面提升产业链的产业化水平和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滩羊的知名度。

盐池县属干旱半干旱地带,土地面积为8 661.3 km2,可利用草原面积为47.65万hm2,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3 288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51.4%。

滩羊盐池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这里水丰草美,杂草丛生,主要有甘草、苦豆子、莎蒿、盐蒿、紫泽金兰、柠条、花棒等杂草,是良好的饲用草料,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因此,养育出的滩羊肉细腻而无腥味,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胆固醇含量低,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其营养价值也是广大消费者公认的,尤被回族人民公认为上等的美味佳肴[2]。

2003年,国家商标局正式为“盐池滩羊”进行了注册登记,较好地保护了“盐池滩羊”这个品牌;2005年盐池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于认定为“中国滩羊之乡”。

2008年盐池滩羊饲养量达120万只,年出栏羊只数在60万只左右,由于盐池滩羊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良好的保健功能,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兰州、西安甚至出口到其他伊斯兰国家,市场供不应求。

但随着禁牧封山等生态建设的需求,滩羊开始由原始放牧进入舍圈饲养,加大了羊只生产成本,无法体现优质优价。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在市场上无法直接辨认,以次充好、冒牌滩羊屡禁不止,直接导致农牧民生产成本增加,规模逐年萎缩,这也给广大生产和滩羊保种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同时,也是盐池县畜牧业发展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方面需求扩大,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增加而饲养规模渐渐缩小。

为此,提出草畜一体化项目,并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养殖,工业化生产。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