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生命之树”的设计理念:闽台缘博物馆采用了什么的设计理念

医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床位数超过1000床的医院称之为超大型医院

由于其建筑体量庞大,又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公共建筑,具标识性,因此超大型医院设计首先应从城市出发,注重与城市的和谐关系。

超大型医院功能复合,各项功能交织汇集,必须对其进行梳理整合,实现高效组织和流线清晰。

建筑造型上,超大型医院体现时代特征,遵循“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原则,旨在创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医院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原址位于老城区,为三级甲等医院建筑面积约190000�,床位数1500床,包括门诊医技、住院、科研、后勤保障等。

它在规划设计时就从重点解决超大型医院的各种问题诸如功能布局流线安排、立面造型入手,最终体现了和谐统一、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的原则。

设计原则   对于占地二十多公顷的综合医院建筑群来讲,我们认为首先应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医院功能和景观进行合理的布局,使之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协调,为此形成以下设计原则――   *注重长效发展和城市整体形象   建筑物整体布置靠向基地北侧,在南侧留出预留发展用地,使预留发展用地在近期与城市绿地融为一体。

同时为北侧与东侧道路赢得完整的立面效果,为城市景观做出贡献。

*体现传统院落空间   大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传统的院落构成了城市空间的主体。

本方案在规划布局上,体现着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神韵,层层递进,秩序严谨,空间序列严整,院落和建筑相互交融,形成了有机的医院建筑群落。

建筑群南向面向城市绿带打开,将绿化自然引入建筑群体内形式。

围合的庭院同时很好解决了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问题。

*采用人性高效的集中式布局   由于医院建筑群规模较大,我们采用了集中式布局的方式,尽量缩短流线距离,使医院集约高效,体现人性化关怀。

功能结构   *“双医疗主街”的布局模式   整个医院建筑群围绕中心内庭院采用“双医疗主街”的布局模式,以南北向医疗主街为主线,由南向北依次串联门诊医技、病房及后勤保障系统等,并通过东西向轴线,将门诊医技、住院部连为一体。

利用简明的 “医疗街”实现内部空间的易识别性,形成整体交通核心。

*“枝状生长式”空间设计概念   平面布局设计贯彻“枝状生长式”空间设计概念和模块化的功能布局

为了适应超大型医院系统要求,对超大型医院功能单元进行梳理简化,明确功能分区,将门诊医技、病房楼自东向西依次布置,使医院获得清晰的功能结构和优良的通风采光条件。

依据资源共享的原则,各功能区紧凑布置,使医院成为即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整体。

同时,“枝状生长式”和功能模块化的布局方式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在拟建规模的基础上,预留病房、医技等用房的发展空间。

交通流线   *出入口设置   医院主入口位于东侧主干道,并在主入口设置中心广场,为服务门诊、急诊等人流量较大的功能分区服务,便于患者就诊及车辆出入。

北侧设次要入口,满足行政科研的需求。

西侧分别设置两个出入口,分别为出入院患者出入口和后勤、污物出入口

*车行流线   门诊、急诊就医的车流从中心广场进入,直达建筑入口;或进入地下车库,住院处车流可由西侧入口进入,或进入西部地下车库。

行政科研办公等车流可由北侧出入。

*人行流线   门诊医技人流经中心广场进入医疗主街,到达各功能单元。

住院探视人流经西侧入口进入西侧走廊,到达各病房。

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分离,实现人车分流。

*内部流线系统   采用“医疗主街――垂直交通――交通厅――门诊单元”的交通流程,围绕两条医疗主街门诊各科室交通流线进行有效的组织,快速引导人流。

儿科门诊位于门诊部北侧,设有独立出入口

传染门诊设在门诊部南端,有独立出入口,与传染病区靠近,减少与院区主要人流交叉。

急诊出入口位于入口广场南侧,目标清晰,路线便捷,为急诊病患者争取每一秒抢救时间,内部设有“绿色通道”。

*内部物流系统   在医院内设置医用气压管(物流)传输系统,将各部门、急诊中心、检验中心、放射科、服务中心、各护理单元工作站相连,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层设中心供应,通过洁梯将洁净物品送往手术部;在病房楼设专用污梯,污物通道通往室外,由西侧出口运出。

平面布局   分功能区域布置,即可减少微观流程相互穿越,体现了专科细分、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

门诊部分将人流量较大的科室安排在较低的楼层,减少大量人流上下楼的可能,即方便患者,又缓解竖向交通压力。

医技部作为医疗支持体系,与门诊、病房各护理单元形成系统化的医疗体系,根据相互联系的紧密度,同层布局或上下紧邻,形成便捷的支持系统。

门诊和各检查科室,急诊和影像中心、手术中心、治疗中心,手术中心和中心供应、血库、病理、ICU之间关系紧密,通过平面布局加强联系,提高运行效率。

手术中心设40间手术室,采用多通道布局,医生与病人、洁净与污物之间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住院部分为内科病房楼和外科病房楼,采用大科室医疗中心模式,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后勤部分位于用地西北侧,相对独立。

建筑造型   方案旨在创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医院体现城市的特征和性格。

首先,采用“生命之树”的设计理念来诠释整体建筑,符合医院“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

在“生命之树”的概念下,建筑形态也自然出现了创新,营造出现代性与地方性共生的建筑形式。

其次,现代化大型医院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体现城市的特征和性格。

通过提炼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巧妙运用石材、屋顶构架、钢、玻璃,以现代建筑语言勾勒出浑厚端庄、简洁大气的北方传统建筑形象,赋予建筑怡人的尺度和传统城市文脉特征。

最后,建筑以大面积咖啡色石材墙面为主,营造出古朴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氛围,给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责任编辑 马孝民)      1.方案在规划布局上,体现着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神韵,层层递进,秩序严谨,空间序列严整   2.规划结构分析图   3.功能分区图   4.交通分析图   5.在“生命之树”的概念下,建筑形态也自然出现了创新,营造出现代性与地方性共生的建筑形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