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盐务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全市盐业系统按照年初局党委工作部署,围绕做大做强青岛盐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调步伐,总体运行形势呈现良好势头。

一、持续强化企业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稳定保值增值。

今年以来,我局继续把强化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效益提升的重中之重,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和内审管理,帮助局属企业不断挖潜增效。上半年局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7万元,同比增长6.2%,5个企业实现10%以上的增幅;共实现账面净利润68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1万元;其中盐业专营企业实现净利润76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7.9万元。截至6月底,局属企业资产总额1551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93万元;负债4067万元,比上年末减少16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6.2%,比上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1144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58.5万元局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6.1%。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全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二、持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工作力度,力争专营框架下的效益最大化。

上半年,我们继续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的科学发展思路,持续调整盐产品结构,积极应对经济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局属盐业专营企业专营体制框架下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同时,局属企业同比收入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一是食盐销售整体平稳,全面完成计划进度。局属二级专营企业上半年共销售各类盐产品6.5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4.59%(其中:小包装食盐12962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2.59%;大包装食盐34100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5%;小工业盐18643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5.5%)。这个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众所周知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的压力,食盐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部分出口加工企业停产或减产,直接影响了大包食盐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实现了销售增长

二是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专营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今年以来,盐产品结构调整和小工业盐经营模式转变的成效逐步显现。上半年,绿色盐及低钠盐等多品种盐销量增长迅速,累计调拨9196.48吨,同比增加8643.58吨,增幅达到1563.32%,已经成为小包装食盐市场的主打产品,占到小包装总销量的77%以上。上半年专营企业实现净利润761.6万元,同比增长超过近20%。除经销处之外,各盐业专营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黄岛、平度甚至超过了200%的增长。下一步还将探讨引进新的盐产品品种,对竹盐、菇盐、澳洲湖盐等高端盐产品正在论证和推进过程中,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三、持续强化盐政管理,进一步整顿规范盐业市场秩序。

上半年,结合落实客户经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查销一体的网格化管理,密切协同公安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盐政管理力度,盐业市场秩序得到较好的整顿和规范。

一是盐政稽查和联合执法力度持续加大,较好地形成了对涉盐违法的高压态势。上半年全市共出动盐政执法人员11000余人次,同比增长11%;联合办案20起,公安出警234人次查处盐业违法案件926起,同比增长186.6%;没收各类盐产品148.3吨,同比减少12.7%;罚款18.42万元,同比增加36.19%;盐业违法案件结案率98%以上,举报案件查处率达100%。

二是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有较大提升。上半年查办了近千起涉盐违法案件,未发生有效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案件全部录入进网,录入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食盐零售许可证办理程序,理顺了食盐零售许可证电子备案查询,网上公开等内容。加强工业盐通行证、小工业盐准运证办理、监督和运行稽查工作,证件管理、发放、合同备案审查、稽查督察更加规范高效,较好地维护和规范了青岛的盐业市场秩序。

三是盐业市场网格化监控管理初见成效。为实现盐业市场的长效化监管,今年以来,对市场监管模式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年初制定出台了《盐业市场网格化监控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结合推行客户经理制,把巡查稽查、案件查处、销售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综合监管”的管理模式。期间多次召开调度推进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监管措施,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加强了食盐经营商户及用盐企业的普查登记和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使用,加强了对经销商经销数量和用户消费量的网络动态监测,对发现异常的区域和用户实行重点监管,工作针对性有所增强,初步建立起以客户经理和执法人员相结合的一体行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市场监管机制,网格化监管普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地理信息录入工作也已进入市电政办地理信息网上识别系统进行调试和信息再补充阶段。

四、持续推进非盐产业,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在确保盐业产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延续近年来加快发展非盐产业的思路,非盐产业经营收入总体呈增长态势。上半年非盐产业完成收入30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0.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9%。其中局属专营企业上半年非盐产品收入11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万元盐业职工医院仍然是非盐产业增长的主要支柱,医院的门诊量、住院人数和医疗业务收入持续增长,门诊量10596人次,同比增长11.6%;住院人数1342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医疗业务收入1690万元,同比增长33.2%。专营公司在发展非盐产业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上半年同比实现219.3的增长。相比较而言,个别企业则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需要认真分析原因。

(五)持续加强队伍管理盐业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上也做了不少工作。

一是理顺内部管理管理效能有所提高。上半年,局党委本着上下对口、便于工作的原则,适时调整了局机关有关处室的职能分工,将食盐零售许可等审批职能由储备管理处划归政策法规处负责;将非盐产业规划、发展、管理及统计分析职能全部划归行业管理处负责;将小工业盐询价职能由行业管理处划归储备管理处负责。有效避免了因职能交叉而导致的相互推诿、效能低下的问题,机关的业务指导能力得到强化。

二是加强组织制度和思想作风建设,队伍面貌进一步改善。今年以来,结合开展“两学一做”活动,重点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包括价格管理、人员管理、薪酬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按章程办事、靠制度管人。上半年,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减少对基层的打扰,出台了《关于健全有关制度、严肃工作纪律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机关作风纪律;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惩防并举的反腐机制,局主要领导与13个基层党组织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局属44名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重大事项进行了登记;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以“两线一网”为平台,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6月7日,韩中胜副局长《民生在线》上线访谈表现满意率和落实解决问题满意率实现“双100%”。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按照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部署,对安全生产工作采取单位自查和市局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作成效,年初与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 6月27日还在中盐青岛公司组织了消防逃生演练。上半年全局安全生产效果明显,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职工重伤率为零,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