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秋海棠属的研究进展

【摘要】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中国秋海棠属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认为应该对中国秋海棠植物的种类分布、系统特征等方面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总结,建立相对完善的发育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秋海棠植物有效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秋海棠属; 植物分类; 资源;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中国秋海棠属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花卉植物,同时也是长期广泛使用具有药用、食用及饲用价值的民族植物。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秋海棠属的系统分类学、地理分布、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 植物分类研究

1.1 系统学研究

1.1.1 秋海棠科系统地位本科的亲缘关系复杂,以其科内有侧膜胎座的属(Hillebrandia)和种(Begonia属中的一些种),与侧膜胎座目中子房下位的Loasaceae科显示出平行发展的趋向。种子又很稀少或无内胚乳而形成了至Loasaceae科及一般侧膜胎座目的无胚乳种子类型的过渡阶段。最亲近的亲族是Datiscaceae科,它们都具单性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胚乳含油等而极相似[1~3]。

1.1.2 属及属下分类系统[1~3]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秋海棠科Begoniaceae,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42年以Begonia oblique Linn.为属名模式建立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2册(1983)根据胎座种类、子房室的数目、胎座每室裂片数目等分类依据将中国秋海棠属属下划分为5个组:组1为秋海棠组Sect.Begoniastrum;组2为无翅组Sect.Sphenanthera;组3为扁果组Sect.Platycentrum;组4为单裂组Sect.Reichenheimia;组5为侧膜组Sect. Coeloecentrum。《中国植物志》第52卷第1分册(1999)根据胎座、雌花授粉后蒴果外面着生的片状突起,果形、叶形的变化等分类依据,将原产我国的139种秋海棠划分为6个组:组1为侧膜胎座组Sect.Coeloecentrum;组2为秋海棠组Sect.Begonia;组3为单座组Sect.Reichenheimia;组4为四室组Sect.Sphenanthera;组5为多室组Sect.Pleiothece;组6为二室组Sect.Platycentrum。《云南植物志》第12卷(2006)主要以子房室数、胎座类型、果实类型及开裂方式、花被片数目及相态等特征,划分为8个组:组1为侧膜组Sect.Coelocentrum;组2为小花组Sect.Alicida;组3为东亚秋海棠组Sect.Diploclinium;组4为单座组Sect. Reichenheimia;组5为小海棠组Sect.Parvibegonia;组6.扁果组Sect.Platycen trum;组7为棒果组Sect.Leprosae;组8为无翅组Sect.Sphenanthera。

1.2 种类研究继《中国植物志》第52卷第1分册(1999)出版后,近年来,关于中国秋海棠属新种及变种相继发现。管开云等[4]、钱义咏[5]、税玉民[6~9]、叶华谷[10]、古训铭[11,12]、方鼎等[13]、彭镜毅等[14,15]、刘演等[16,17]、魏志丹等[18]相继又发表了33个新种、3个变种(云南13种,广西18种,海南1 种,广东1种,广西3变种),使该属的种类大大地增加,目前该属约一千余种,中国一百七十余种。

1.3 地理分布[1,3,19]秋海棠属可能较早起源于古北大陆东南部,在太平洋扩张初期形成,作3型分布,其原始类型在夏威夷火山链上升的过程中残留在彼,而后在新大陆后期分化激烈,形成墨西哥至中南美热带、亚热带的一个庞大的次生发展中心。由于秋海棠植物多喜欢潮湿多雨的气候,又惧阳光直射,所以分布局限于多雨、多林、空气湿度大的地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大多产于云南,其次是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其中少数几种扩散的范围较广,一股进入华中、中南到了江西、湖北一带,以紫背天葵B. fimbristipula和柔毛秋海棠B. henryi等为代表;另一股到了河北、山东、河南,以秋海棠B. grandis和其亚种中华秋海棠B. grandis subsp. sinensis为代表。而北京郊区山坡阴面的中华秋海棠也几乎是秋海棠植物中国最北的分布边缘。

1.4 细胞学研究田代科等[20]、李宏哲等[21]相继对中国秋海棠属部分植物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还不能确定,属下各组内和组间的染色体数目均存在变化,但不同种类的染色体形态差异十分明显,因此染色体的计数可为分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1.5 微形态研究税玉民等[22]对云南秋海棠属叶表皮及毛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表明所有种的特征组合均有明显区别,因而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作为分种和变种的依据。在每个组内难以找到一致的特征,因而在组的划分上意义不大。唐敏等[23]以中国原产的盾叶秋海棠B. peltatifoli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叶表皮气孔簇的发育机制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气孔发育初期,气孔拟分生组织的成簇排列可能是气孔簇形成的主要机制;气孔副卫细胞恢复分裂形成的卫星拟分生组织也对气孔簇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1.6 分子生物学研究向建英等[24]应用ITS区序列对秋海棠属无翅组分类学问题的探讨,结果表明,所研究的15个类群分为两大支,原置于无翅组内子房3室的种类和秋海棠组同属一分支。这一结果支持将原无翅组内子房3室的种移入秋海棠组的分类系统;而及同处一支包括了四室组的所有种和变种,它又可分为两个亚分支:其中一个分支由根茎类共同组成;另一亚分支则包括了具直立茎的,这一结果支持四室组内的各个种间有较近亲缘关系的观点,可以认为该组在分类上是一个比较自然的分类群。

2 植物资源学研究

2.1 资源现状中国秋海棠属野生物种,大多呈窄域分布,生长环境特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一旦被破坏,几乎不可能恢复,以下(表1)统计的是已经被列入中国珍稀保护范围的秋海棠植物,实际上所有秋海棠属野生种类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表1 中国秋海棠属珍稀保护植物名录[25](略)。

*《中国植物红皮书》第2批考察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China Species Red List;***中国特有种。

2.2 药用资源中国秋海棠植物药用资源的文献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拾遗》(1765)。在我国有白族、傣族、拉祜族、仡佬族、壮族、苗族、瑶族、佤族、僳僳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颇族、哈尼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将秋海棠植物作为药物使用[26]。通过文献资料整理,现将中国秋海棠植物药用品种及其功效归纳如下(表2)。

2.3 食用及饲用资源中国秋海棠植物可以作为野菜食用[30],在湖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不仅用其全草治疗咽喉炎、牙痛、毒蛇咬伤等疾病,还将其幼嫩茎叶炒食、做汤或做饲用,甚至在食盐紧缺的时期,还将其捣烂的汁液作为调味品以代食盐。

表2 中国秋海棠植物药用品种一览表[26~29](略)。

3 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目前从中国秋海棠植物全草和根茎中分离提取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强心苷、黄酮类、鞣质、酸性成分、甾醇、三萜类成分、皂苷等。张嘉岷等[31]从秋海棠B. evansiana中首次得到分得6个化合物,β—谷甾醇、β—香树素、胡萝卜苷、豆甾醇、豆甾醇—3—β—D—吡喃葡萄糖苷和4‘,5,7—三羟基酮—6—O—β—D—吡喃葡萄糖苷。蔡红等[32]从蕺叶秋海棠B. limprichtii的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十六烷酸酯和芦丁对血液系统的药理作用为蕺叶秋海棠治疗跌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管开云等[33]对云南产的16种秋海棠植物进行了挥发物抗微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有8种秋海棠具有抗葡萄球菌活性。抗大肠杆菌活性最强的是厚壁秋海棠B. silletensis,假厚叶秋海棠B. pseudodryadis和秋海棠B. grandis。只有铁甲秋海棠B. masoniana和毛叶秋海棠B. rex对白假丝酵母菌有抗性。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