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诗歌创作探析

许浑,是唐代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位诗人。他擅长律诗,诗中多写雨、水之景,后人将他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他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为晚唐四大家。许浑曾两次到过商洛,在商洛留下了自己的诗歌。关于许浑商洛生活诗歌创作,目前研究甚少,大多是单独的诗歌整理。王甲训主编的《商洛故事精选》[1]234—335,收录了他的《题四皓庙》《题四老庙》(二首)、《南塘王处士隐居》《寻周炼师不遇留赠》和《李生弃官入道因寄》等五首诗歌,选录的几首诗大多出自《全唐诗》和《续修商志》,在收录的几首诗中,诗人赞颂四皓的洒脱自在,烘托作者忧郁于名利之中;李文实著作的《历代商山四皓诗文集注》[2]123—134,许浑的《寻周炼师不遇留赠》《灞东题司马郊园》《李生弃官入道因寄》《题四皓庙》《赠茅山高拾遗》《送陆拾遗东归》和《南塘王处士隐居》被收录其中,此书吟咏着秦岭深处关于四皓的美好历史故事。徐新荣主编的《商洛古诗文选注》[3]233—256,收录了许浑的《题四皓庙》《题四老庙》《南塘王处士隐居》三首诗。总的来说,许浑并不是久居商洛,虽然他对商洛有着特殊的情感,但在商於古道这条诗歌之路上留下的诗歌并不是很多。再加上商洛地处秦岭深处,交通不发达,人们对商洛的了解贫乏。所以研究许浑商洛生活创作的史料不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有。

一、许浑商洛生活

(一)初到商洛:寻隐访四皓

许浑第一次到商洛,是唐太和六年许浑进士及第,任监察御史及睦、郢二两个州的刺史。许浑早就听闻前辈们说过,商於古道如何艰险,如何难行,又是如何的山清水秀,人淳地旷。因为他擅长写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其句法圆润工整,并且许浑的诗多是怀古登高之作,所以许浑对前朝的一些诗人多是不屑,对前朝诗人在商於古道留下的诗作也有不少的异议。[4]128许浑是带着质疑、怀着探究之情,第一次踏上商於古道的。巍峨高大的秦岭、连绵不绝的绿色翠峰,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这一切都让许浑惊叹。

许浑第一次到商洛,就是要寻找先贤足迹,领悟商洛的奇山异水。提到先贤,肯定要提到在商山隐居四皓先生,关于商山四皓的史料,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这里所说的商山四皓,是指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东园公唐秉。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末,秦始皇暴虐,四位老人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四老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在当时称为四皓,三国大文学家曹植称其为商山四皓。秦亡,汉高祖立,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刘盈,另立戚姬所出刘如意。刘盈母吕雉用张良策,卑词安车,请四皓出山。公元前195年,刘盈即位称汉孝惠帝,而四皓辅汉安刘有功不受赏,仍回商山而终。

而今,闻名的商山四皓碑林园区,就在丹凤县城西7.5千米的商镇新街西段,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巨冢罗列、古柏环绕、碑石林立。许浑初到商洛,当然要去丹凤拜访商山四皓,祭奠这四位高人,领悟他们功成身退、留名青史的真谛。许浑四皓庙前留下一首《题四皓庙》[5]6142:

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

秦法欲兴鸿已去,汉储将废凤还来。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客,不知冠盖几人回。

许浑写下这首诗来赞颂四位高人乱世而隐、待机而出、功成身退,同时对官场无常、前途险恶,仕进者不能及早抽身隐退发出了感慨。

(二)再到商洛:庙堂羡草野。

许浑一生的经历来看,许浑的经世之志,求仕之心,从来没有泯灭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求仕和守官中度过,始终追求着戴儒冠而事素王。[6]79可是,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状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的缘由,我们不得不承认,许浑又十分憧憬着隐逸田园、恬淡闲适生活,他极力地试图远离祸患,摆脱烦恼和痛苦。

时序更迭,几度春秋,许浑第二次踏上了商於古道这条道路。这一次,许浑又来到丹凤商山四皓古庙,想到商山四皓第一次退隐商洛是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第二次到商洛是因为明白汉家天子妒忌功臣而隐居于此,不禁赞叹起商山四皓四皓先生真是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的高手,不受庙堂的拘束,洒脱自在。许浑又在此留下《题四老庙二首》[5]6186:

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

山酒一卮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

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荫满旧出。

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离开丹凤四皓庙,许浑直奔商州,来到商州之南的王处士住的地方。看到王处士居所附近商山丹水,紫门夕阳,柏叶松花,许浑十分欣喜,又十分羡慕着庙堂之外的淡然安逸的草野生活许浑两次拜访商山四皓,两次与王处士相聚,感慨良多,自己在朝为官,步步小心,处处留心,岂不知秦岭深处这一方世外桃源才是最好的安身之所。正如许浑写下的《王隐士居》[5]6093:

今逢商洛客,知尔往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这首诗中,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农家生活,是身为朝廷官员的许浑所体验不到的快乐,这体现了身在庙堂的许浑对这种悠然自乐、恬淡闲适的草野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三)离开商洛商山更寄家。

与王处士的那次告别之后,许浑就再也没有到过商洛。不过,商洛的两次经历,商洛的山山水水,商洛的文化古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商山是一个安家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归隐的最佳去处。许浑希望自己能像商山四皓和王处士一样过着隐居生活,他也的确隐居过一段时间,退居丹阳算是他的归隐生活正式开始。许浑晚年退隐丹阳,在丹阳的许浑仍有官职在身,当时许浑担任的是润州司马。可是,在当时,州司马是一个闲职,就是说只有职位,没有什么实际的政治权利。在这个时候,他的丁卯别墅也已经慢慢建成了,可是他一直觉得他曾经去过的商洛、那条商於古道才是最好的隐居场所。从他给朋友写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

其一,《送友人自荆襄归江东》[5]6089。

商洛转江濆,一杯聊共君。

剑愁龙失伴,琴怨鹤离群。

楚驿枕秋水,襄帆凌暮云。

猿声断肠夜,应向雨中闻。

其二,《灞东题司马郊园》[5]6092: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

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

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许浑一直对商洛念念不忘。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他认为如果想追求隐逸闲适生活商洛是一个可以安家的好地方。他在醉酒之后、在梦中也想在商山安家。可见,许浑虽然只来过商洛两次,可这里却成了许浑魂牵梦萦的地方,他希望自己能把家安在商山,与四皓先生为邻。

二、 许浑商洛诗歌创作的特色。

(一)许浑商洛诗歌创作的内容:隐逸诗和闲适诗。

今人研究学者有的把许浑作为晚唐山林隐逸诗派的代表之一,并认为许浑隐逸终老。[7]142许浑喜欢游山玩水,寄情山水之间,他在商洛的两次停留,创作的诗作中大部分是寄情山水、向往田园的隐逸诗和闲适诗。

由于商洛地处秦岭深处,与繁华富庶的长安相比,自然是一片安谧之所。秦岭怀抱,孕育了商山洛水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山川壮美,物华灵秀,民风淳朴,有无限的田园妙趣。很多人曾到过商洛,白居易曾在七年中三次游商州,晚年寓居洛阳,当回首往事时,仍再三感叹: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3]4许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是有感而发,写出的作品也是有隐逸之风的。他的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许浑希望能够暂时放下公务缠身的内心世界,而且体现了许浑隐逸超脱情怀掩盖下的充满矛盾和苦恼的精神世界。

寄情山水,向往田园是许浑商洛创作隐逸诗和闲适诗最为突出的主题。下面是在商洛写的一首《南塘王处士隐居》[5]6186 :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谁言有策堪经纶,自是无钱可买山。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处士隐居处的景色气象,描写的这种隐逸生活,强调了和平宁静、淳朴闲适的一面,并且以这种恬淡自适的的田园生活来反衬官场的纷繁复杂,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表现了南塘王处士高雅的志趣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美的生命体验。许浑在这平静淡泊的心境与大自然山光水色的有机融合中,获得暂时的身心解脱。

参禅悟道的仙趣是许浑商洛创作隐逸诗和闲适诗的又一主题。晚唐时代,融佛教义理和老庄精神为一体的禅宗,对当时历史条件下一批对前途丧失信心、宦情淡泊,需要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6]83许浑也不例外,他在半隐半仕的生活中,有时登临佛寺,参拜禅师,有时参加佛事,静坐听经。而许浑商洛创作的诗歌中,也有栖心禅趣的诗作,如《送陆拾遗东归》[5]6161: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扫,莫比商山咏紫芝。

又如,《寻周炼师不遇留赠》[5]6123:

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

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夜棋全局在,春酒半壶空。

长啸倚西阁,悠悠名利中。

许浑参禅悟道的诗歌创作中,其中大多是以自然林泉为主要景色,以与世无争为追求,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道法自然的情趣。可以说许浑大量隐逸诗的创作,是他倾其毕生踌躇于庙堂和江湖之间的结果,是他对现实衰败颓废爱莫能助,从而寻求自我解脱、自我排遣的一种方式。

(二)许浑商洛诗歌创作风格:清新婉丽。

许浑诗歌创作的成就主要在七言律诗,在晚唐初期,许浑的七言律诗开创了清新婉丽这一风格的先河[8]25。许浑商洛诗歌创作的主要风格也是清新婉丽,他善于用清丽的文字,圆润的带有韵律的诗句,来刻画诗中的景象,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慨,表达怀古之情。正如韦庄所说: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9]8016许浑商洛诗歌创作,偏于宁静,具体表现为情志疏放,意境幽静,诗思清新,律法精严,对仗工整,以平静的笔调抒发抑郁的情怀。许浑利用自然界的色彩,清丽而不显华靡。如他在商洛创作的《赠茅山高拾遗》[5]6131:

炼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

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

云中黄鹄日千里,自宿自飞无网罗。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属于许浑写下的酬赠寄献类诗作,也是一首隐逸诗。前两句描绘的是茅山的景色,意境开阔;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描绘的是高拾遗的闲适生活,尤其是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一句,红的叶,绿的莎,色彩鲜明而富于生机,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尾联许浑用云中黄鹄 自宿自飞来比喻高拾遗的茅山生活,没有任何的忧虑和官场的牵绊。这种洒脱自在的茅山生活与作者深处官场无法随心所欲,无法任性自然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渴慕。全诗以清丽的语言,轻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不抑不舒的情怀,这很好地体现了许浑诗歌创作的特点。

许浑同时代的晚唐诗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有丽的特点,但是,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丽的特点又各有不同。杜牧的丽是明丽,偏重于俊爽,表现为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倜傥之音;温庭筠的丽则是艳丽,偏重于浮靡,表现为花房透露红珠落,蛱蝶双飞护粉尘的错金镂彩;而李商隐的丽是浓丽,偏重于精深,表现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委婉深邃。许浑的丽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清丽,偏重于意境,是寒树雪暗晴红艳,远山云晓翠光来的色彩鲜明。

许浑不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追求语言的自然、直白。他在商洛写下的《旌儒庙》中写到: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在《学仙》中写到商岭采芝学四老,紫阳收术访三茅。他在商洛诗歌创作清新婉丽,语言自然,同时诗歌的意思直白易懂,意象的选择也很大众化,也很少使用令人费解的典故。

三、许浑商洛诗歌创作的价值。

许浑商洛创作隐逸诗,风格清新婉丽,少用华丽的辞藻,在晚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北宋诗论家范晞文《对话夜语》卷二曾云: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10]15。

许浑商洛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许浑所置身的晚唐时代,是一个有志之士虚负凌云之才、一生襟抱难开的时代。[11]62经济崩溃,科举糜烂,吏治腐败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这样的经济情况和政治情况,已经不可能再有好转的可能。但在那个时代,像许浑一样的知识分子,还是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当他们真正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走向政治生活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政治生活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官场的沉浮,官场的腐败,官场的尔虞我诈让他们心理一直处于矛盾中:到底是继续在这样的仕途中周旋,还是退出仕途走向林泉,像陶渊明一样过着恬淡闲适、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这就是当时晚唐知识分子和很多为官之人的的心态。许浑就是这样的心态,他第一次到商洛是在太和六年,刚刚进士及第,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春风得意,豪情万丈,可他在商洛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题四皓庙》[5]6142:

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

秦法欲兴鸿已去,汉储将废凤还来。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客,不知冠盖几人回。

他发出了山下驿尘南窜客,不知冠盖几人回的感慨,他也希望自己能像四皓一样,过着隐逸生活。这是许浑的为官心态,也是当时大多数士人的心态。

同时,通过许浑商洛创作的诗歌可以发现商洛特殊的地理坏境和文化坏境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千百年来,商洛地处秦岭深处,交通阻塞,与外界的交流往来不频繁,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简单自然。但是商洛又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从古至今,(下转第35页)(上接第14页)数不尽的文人迁客到这里,这样的地理环境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大诗人韩愈面对着峻峭的秦岭,发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万年长叹。同样,商洛特殊的的文化坏境也有助于诗人们的创作商洛商山四皓隐居的地方,来到商洛的诗人都要去拜访四皓先生,李白、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自然也包括许浑在内的诗人群体,都在四皓古庙留下自己的诗歌创作隐居于此的商山四皓更加激发了许浑向往林泉的心理状态,再加上商洛本身就是一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所以许浑商洛创作的诗歌大部分都是隐逸诗和闲适诗。

虽然许浑商洛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从他留下的作品中,可以推断那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可以体察那个时代士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商洛自古诗歌路,通过许浑商洛生活诗歌创作,也可以探究商洛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这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商於古道这条诗歌之路中的诗人群体。

参考文献:

[1] 王甲训.商洛古诗精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 李文实.历代商山四皓诗文集注[M].香港:新天出版社,2000:178.

[3] 徐新荣.商洛古诗文选注[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

[4] 王林斌.大唐诗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5] 全唐诗[M].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

[6] 马德生.试论许浑七言律诗的主题内涵[J].河北大学学报,2000,25(6)79—85.

[7] 胡遂.晚唐山林隐逸诗派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6)103—107.

[8] 李丹.试论许浑七律的地位及影响[J].成都师专学报,1990(3)21—26.

[9]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 范晞文.对床夜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1] 罗时进.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J].文学遗产,1997(5)62—71.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毕业论文网摘录自《商洛学院学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