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上海关系新论

摘要:孙中山相关研究成果多、起点高、难度大。但或许因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战斗几乎都发生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南中国地区,学界对上海这个通商大埠之于孙中山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乏人问津。以上海为入口,走进孙中山的世界,从城市史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孙中山,审视这一对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人一城之间的关系模式,实属必要。

关键词:孙中山上海;宋庆龄;租界。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3—0153—13。

作者简介:

徐 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235)。

孙中山是理解近代中国的核心人物之一,相关研究自其生前即已开始,累积至今,著述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浩瀚无涯的文字中,是否已然给我一个真实、清晰的孙中山了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当笔者选择一个城市——上海——为入口,进入孙中山的世界时,发现自己依然宛若身处一座迷宫之中。孙中山上海,这对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人、一城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或许因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战斗几乎都发生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南中国地区,学界对上海这个通商大埠之于孙中山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乏人问津。据笔者搜集,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有王耿雄孙中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王志鲜与段炼《孙中山上海史迹寻踪》(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熊月之《孙中山上海》(《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3期),其他著述若非画册、图录等一般性介绍,即为某一个专题的专门论述。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城市史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孙中山,对孙中山上海关系模式作一番探析。

一、一项数据之我见:抵沪次数和寓沪时长。

若论孙中山上海关系,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是:孙中山在其59年(生于1866年11月12日①。

,卒于1925年3月12日)的人生中到底来过上海多少次,而在上海的岁月又占据了他人生多大比重?

王耿雄在《孙中山上海》一书引言中指出:“孙中山革命生涯四十年……他先后二十七次来到上海,在上海居住了五年又三个月的时间。若从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胜利后算起到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也有五年之久,比同期他在广州居住的时间(四年又八个月)还长。”。

王耿雄:《孙中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从而得出结论,“上海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他有关论述孙中山上海次数的文章多是引述王耿雄的观点,甚至有的文章以二十余次含混带过。

判定孙中山来沪的次数,首先涉及到“判定标准”问题,即怎样才算孙中山来过一次上海?是否以孙中山每次离开上海,即算是一次离沪;而每次抵达上海,都可以算是孙中山来过一次上海?这样的判定标准显然是有悖常理和史实的。王耿雄一书的统计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此,其数据没有反映出孙中山多次来沪的历史境况,以至于机械地将每一次孙中山到沪都作为一次数据加以统计。

(一)居上海

孙中山1918年6月26日因旧桂系军阀操纵非常国会,阴谋改组军政府,愤然宣布辞大元帅职,并发布通电,痛切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471页。

,是日乘日本“近江丸”轮船抵达上海,住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

王耿雄:《孙中山何时迁居莫利爱路29号》,载《革命史资料》第11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此一住,直到1920年11月25日偕伍廷芳、唐绍仪乘“中国号”轮船离开上海,回粤重组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共计2年零5个月。在此期间,孙中山只在1919年4月24日至26日这3天时间里,由宋庆龄、陈少白等陪同离上海赴杭州游玩、散心。

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4月20日。

。这算不算是离过一次上海,并抵达一次上海?笔者拙见,此等外地游玩乃是孙中山居住上海期间所发生的离返上海的情况,并不能计算在孙中山上海的次数当中。此外,居沪期间外出考察、演说、开会、谈判等事宜,亦应算作此类,不应重复计算。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孙中山1916年5月1日抵达上海,两次发表《讨袁宣言》,支持蔡锷,主持讨袁事宜;到1917年7月6日,乘“海琛号”军舰由上海启程赴广州,组成非常国会,成立军政府,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发布宣言和就职布告,决心“根治元凶,恢复约法”。在此期间,孙中山1916年8月16日至26日,应浙江督军吕公望之邀,赴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宣传“国家之基础,是建筑在人民身上”。

《浙江画报》1981年第10期,影印原件。

,并勉励大家积极参加国家建设。这种宣传共和、维护约法的走动演说,也不应重复计算。

1912年4月3日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日下午由南京抵达上海,至1913年8月2日,孙中山被迫乘德国“约克号”邮船离上海,持续两个月的“二次革命”终告失败。在此期间,孙中山在1912年4月6日至14日、4月17日至6月21日、8月18日至10月3日、10月18日至31日、12月8日至12日、1913年2月10至3月25日、6月18日至29日,七次由上海出发,分别前往武汉、广州、北京、江苏、安徽、江西、杭州、澳门,乃至日本等地,或演说、或视察、或探病、或谈判,如此等等情况,皆因孙中山上海有固定居所(此时是宝昌路491号,宋耀如住宅),并在外出后立即返回上海上海生活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他这1年4个月的上海生活应算作一个时期。

此外,1922年8月14日至1923年2月15日,孙中山也是在上海度过。“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陈炯明对孙中山阳奉阴违,突袭总统府,孙中山措手不及,险些被杀。搬回上海家中的孙中山一面与苏联、中国共产党代表频繁会谈,发表《孙文越飞宣言》,积极改进国民党组织;另一面指挥许崇智、蒋介石等人讨伐陈炯明。1923年1月16日,滇、桂联军攻克广州,将陈炯明从广州逐出。孙中山乘“杰斐逊总统号”轮船再赴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就大元帅职。

(二)过上海

除上述4次孙中山沪上寓居时光,根据现有史料发掘,孙中山一生中还有过14次路过上海的经历。这14次上海之行,孙中山所为目的不同,上海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上海作为中转站,在孙中山的旅程之中仅具有交通上的意义。计有4次此类情形,分别是:1885年4月,孙中山自檀香山经上海观察形势后,赴广东香山,旋在香港中央书院复学,时因痛愤中法战争失败,“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39页。

;1894年秋,孙中山天津“上书”失败后,经上海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1月下旬,由檀香山经上海,赴香港筹划广州起义;1924年11月17—22日,自广州北上途径上海,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2)上海为敲门砖。在此情形下,上海并非此行目的地,却是必经之地,没有上海就没有目的达成的可能,共计3次:1894年春,孙中山为往天津上书李鸿章,并取得“游历泰西各国护照一纸张”。

沈渭滨:《一八九四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载《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来上海寻找门径,结识了郑观应、王韬、盛宣怀等人,得其推荐,继续北上;1902年12月9日,秘密来上海,晤见法国驻沪领事官员莫朗,领取赴越南的签证。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