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伯,所缺才是你要所补:陈文伯

补,到底是补什么?其实就是要补身体的不足。

因为堵车,来到陈文伯先生的诊室时迟到了半个多小时,推门进去,陈老正接过老伴递过去的一个小保温桶,此时已是晚上的6点多了。

见记者进来,陈老赶紧放下手中的吃食,迎过来让座、倒茶。

别说这是一位著名的老中医,就算一位普通的74岁老人如此这般,也会令人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况且陈老从下午1点开始出诊,应该已经很疲惫了。

陈老风趣地说,没关系,有什么尽管问吧,我还年轻呢。

到底该不该进补      如果不说年龄,很难相信陈老和爱人都已经70多岁了。

看上去也就60岁左右的样子嘛。

身强体健的秘诀二老肯定是不少的。

话题从那个小保温桶开始,陈老的爱人说,里面是她自己调制的“保命粥”,几乎天天吃。

所谓“保命粥”其实很简单,就是红小豆2份、薏米两份半、芸豆两份、紫糯米一份熬成的粥。

可别小看它,经常喝这个粥,在饱腹的同时,“三高”的问题也解决了。

降糖、降脂、降压,多豆少米就不会生糖,豆子是高蛋白,吃了决不会饿,对身体是很补的。

谈起进补,陈老说,首先要知道人为什么会得病。

《皇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与病邪是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

在多数情况下,邪气之所以侵袭人体而发病,是因为正气虚弱,抗邪无力。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前提和根据,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中医发病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

因此说,进补其实就是一个驱邪扶正的过程。

进补亦可以改善体质,中医有句话叫   “上工治未病”,那么在疾病来临之前,怎么预防疾病?适当地进补就是方式之一。

四季进补有规律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一样,进补也是如此,要遵循一个自然规律。

补,到底是补什么?其实就是要补身体的不足。

陈老说,身体所缺的,才是我们真正要补的,否则无益,甚至有害。

就像糖尿病患者非要吃糖一样,肯定是不行的。

中医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相应”是中医顺应自然养生的理论基础。

所谓“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冷暑”,人与天地相应,与大自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

因此,中医进补原则也要顺自然界“舂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不同的季节,进补不同的补品。

譬如春季阳气初生,生气盎然,要补充营养物质以顺应自然界万物生发特征;夏季阳气最旺,万物茂密,随汗出而消耗津液,要适时补充水分津液;秋季风燥肃杀,颗粒回仓,需服用润燥养阴的药食;冬季阳气隐匿,阴气隆盛,需服用补阳药食

陈老也总结了一套四季进补的要点,在记者看来,实在是补益方面的秘籍了。

春季进补药食,总的原则为平补,重在养肝补脾。

因此,春季进补应如药王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为少吃酸味而多吃甘味的食物,以利于滋养肝脾两脏。

夏季进补药食应以清补为主,要注重心、脾两脏。

比如长夏气候潮湿,致脾胃困阴而使消化功能低下,出现胃口不好或不思饮食;尤其是胃肠疾病,主要因暑湿困脾所致。

所以,夏要注重莫贪吃生冷食品,少吃肥甘油腻厚味之品,以少受或免受湿邪损害。

秋季进补重在养肺补肝,以滋润滋养为主。

进补原则应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肝气得以补益,则有助于滋养肺脏,同时还应少食味苦性燥之品。

冬季自然界阴气最盛,阳气最弱,阴长阳消达到顶点。

这一时令阳光最弱,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尤其在北方,滴水成冰,天寒地冻,草木凋零,虫鸟蛰伏,万物闭藏。

应以温补为主,重在养肾益肝。

“真正意义上的进补,还是以秋冬为宜。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人而异。

陈老说,人的体质不同,补发自然也各异,像常见的人有六虚,即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阴阳两虚和气血亏虚。

这就要辩证地看问题,究竟拿属于哪种体质。

总体来讲,进补要以平补为主,达到体内阴阳平衡即可,不够不行,太过也不行。

掌握好度,最关键。

北方进补有差异      陈老近几十年除了定期坐诊,还在不停地到各地讲学,弘扬中医文化,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他的足迹。

因此,陈老对南北方进补方式也颇为了解。

陈老说:“关于进补,南方北方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区分南北方,以长江为界,北方一年当中寒冷的时间比较长,蔬菜品种少,尽管现在交通较过去发达,不愁吃不到蔬菜,但人们还是习惯了吃肉,用以增加热能补充体力。

因此,北方人秋冬进补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饮酒和吃肉。

如东北、内蒙、新疆一带,说到要滋补,必定是吃羊肉。

“而南方,尤其是广东,讲究喝汤,把汤里加入药材,用文火熬上几个小时。

这也是相对于南方的气候特点,湿气较重而形成的人们的饮食习惯。

北方大口吃肉,在南方就不行,很容易生火,就是广东人爱说的‘热气’。

因此说,南方进补要以平补为主,北方进补则温补为宜。

总之,进补要因时、因地、因人辩证地来进行。

”   那么,北方进补分别该以什么为主呢?对这个问题,陈老说,这个没有一定之规,既然讲辩证,就不能一刀切。

相对来说,山药、大枣、核桃还是比较适合北方人的,南方则推荐以水果为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食物的地域特点,在南方北方居多,易于获取。

山药补脾、健胃、润肺;大枣健脾、养胃、安神;核桃益肾、增智,特别是对胆结石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陈老的爱人说,她有胆结石,最大的2.1厘米,在陈老的推荐下,每天吃四枚核桃,坚持下来,胆结石自然消除了,你说神奇不?   南方的水果里,陈老尤其推荐橘子,按他的理论,橘子在水果中呈温性,既有药理功效,对人体补益又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吃橘子会上火吗?您少吃啊,任何食物都一样,要适量,无论是进补还是其他,都如此。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