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经过3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社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时代。

同时,也使中国社会肩负了艰巨和光荣的历史使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

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只有完成这一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资源,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载论文网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创新实践需要创新理论指挥。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正确理解时代内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广泛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下,用新思想和新语言,对时代的重大问题与挑战所做的新的思考和解答,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及风格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而建构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理论方法体系。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创新实践的导航仪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分析人工事物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工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路径和发展总方向,阐明了创新的本质和方向,是指导创新实践的导航仪。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人工事物

人工事物是指由人设计、由人制造、由人操作并直接为人服务的各种人造物体和社会组织机构。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明确指出,人工事物具有功能性、物理性、有害作用以及人工性四个基本性质。

这四个基本性质反映了人工事物与人和自然的本质联系,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需通过人工事物集中表现出来。

人工事物功能性指人工事物具有满足人和社会某种需求的属性;物理性是指人工事物由一定的物质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属性;有害作用是指人工事物在生成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人和社会有害作用的属性人工性是指人工事物由人设计制作的属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人工事物的上述基本性质也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由此构成人工事物功能性与物理性的基本矛盾,即人工事物功能性随着人和社会需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多,而人工事物的物理性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人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小。

人工事物的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人工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人工事物功能性趋向于无穷大而其物理性和有害性趋向于无穷小,这一发展趋势也决定了人工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工事物功能性无穷大,而其物理性和有害性为零,即功能俱在,结构消失。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关于事物发展总方向的这一论述,我们就明确了创新活动的现实目标是“功能应有尽有,资源应有尽用”。

同时,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总结和分析人工事物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揭示了人工事物发展进化的基本路径,即矛盾化、理想化、协调化、动态化、曲线化、分合化、微型化、自动化八条模式。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关于人工事物发展的分析描述,深刻揭示了创新的实质就是解决事物的自身矛盾,推动事物向着功能性趋向无穷大而物理性和有害性趋向零的总方向发展。

这就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

由此也形成了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检验创新实践的基本标准,即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有用功能,或实现既定的动能要求应用最小的资源投入。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分析仪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分析人工事物的整体属性和对内联系、对外联系,揭示了事物发生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人们在创新实践中认识和分析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是指导创新实践分析仪。

创造新的人工事物,是指与现有事物相比它有更好的功能和更低的成本。

这种期望中的更好和更低是以理想状态出现的,它与事物的现有状态相比必定会有一个距离差。

要实现创新目标就必然要消除这个距离差。

使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重合。

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这个距离差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

创新提出新的目标状态时,问题就立即显现。

从这一点分析创新首先就是一个问题的生成过程。

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分析问题,即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

在传统的跟踪模仿的方式下,寻找问题的原因是一个在黑暗中大海捞针的过程,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都消耗在了分析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由此我们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分析事物、寻找问题原因的三个基本方法和途径:  第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事物首先从认识事物整体的普通属性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开始,只有系统掌握了一个事物的质和量,才能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一个事物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按照这一基本原理,经过了大量的分析和总结,高度概括了事物普遍具有的质和量的普通属性,即重量、长度、面积、体积、速度、力、应力或压力、形状、稳定性、强度、作用时间、温度、光照度、能量、功率、能量损失、物质损失、信息损失、时间损失、物质的数量、可靠性、测试精度、制造精度、事物外部的有害因素、事物自身产生的有害因素、可制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适应性及多用性、系统的复杂性、监控与测试的难易性、自动化程度、生产率。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关于对人工事物普遍质和量的概括和抽象,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和形式上的无限多样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对事物普遍属性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不仅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创造理论认为:事物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从事物整体上分析就是事物的诸属性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普遍属性之间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统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其对立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如果说事物的诸多属性在原有状态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话,那么创新就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对立性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这正是事物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事物上述39个普通属性之间的相互冲突构成1521类矛盾类型,这些矛盾类型揭示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个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基本原因。

掌握了这些矛盾类型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判定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真正原因。

第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事物最基本的联系为对内联系和对外联系,这是事物联系的基本层面和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进一步分析认为:事物内部联系的实质是事物内部各种部分,各要素和各环节自下而上的功能支撑,即事物内部各层次之间以下层次给上一层次提供特定功能为核心,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的功能组合构成了事物整体的总功能

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以其提供的特定功能显示自身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

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所提供的功能与上一层次对其功能的要求之间同样是矛盾的关系。

完全适应是相对和有条件的,而非对称则是绝对和无条件的,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出在事物内部联系中,这种功能支撑的非对称性表现为四种类型:一为功能缺乏,二为功能不足,三为功能单一,四为功能有害(即在提供正常功能过程中产生了有害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功能原理分析,认为任一功能的实现需要至少两个实体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至少一个作用力,这就是功能的物——场模型。

由此模型可看出:事物内部任一部分的功能非对称是因为该部分的结构缺陷,即物——场模型缺陷。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这一分析揭示了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事物内部某个局部的功能失配。

这种对事物内部的功能分析法是科学分析事物,准确查找问题原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第三,事物外部联系分析

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基本联系的第二个方面。

任何事物都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

这种互相交换给事物的正常运动和功能发挥提供了外部条件。

这种条件也同样与事物功能要求保持着质量互变和对立统一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条件的变化,从而打破环境条件与事物功能需求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事物发生问题

同时,事物本身的变化也必然引起事物与环境条件原有平衡关系的改变,导致问题的发生。

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通过事物整体属性关系分析事物内部整体与局部的功能匹配关系分析,在确定事物整体属性关系平衡和事物整体与各局部功能匹配的情况下,原则上就可以肯定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外部环境,是事物功能需求与外部条件失衡造成的。

外部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地形、海拔、气温、湿度、气压、重力、磁场、光照等自然因素以及各种社会性服务机构和设施等社会性因素。

因此,对许多事物存在问题的解决,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改善和调整外部环境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是解决各种问题方法库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总结和归纳人类创新实践的丰富经验,高度概括和抽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方式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丰富高效的模型化手段,是解决各种问题方法库。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高度重视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就其本质来讲是规律的主体化,即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

方法得当与否则直接决定对规律的正确应用。

在规律和人们的实践活动之间,方法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没有正确和系统的方法,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出现与人们的初衷完全对立的结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方法是所有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

对于方法的寻找与研制,是科学研究试验中和科技创新中投入最大、耗时最多,而成果最少的活动。

因此,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为指导,通过分析事物三个层面上的基本联系和矛盾运动,深刻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即建立某种联系以获取某种有益作用;切断某种联系以消除某种有害作用;改变某种联系以获取某种有益作用或消除某种有害作用。

建立、切断、改变某种联系的有效形式有40种,即分割、抽取、局部质量、非对称、合并、多用性、嵌套、配重、预先反作用、预先作用、预先防范、等势化、逆向作用、曲面化、动态化、弹性化、多维化、振动、周期性作用、有效作用连续性、特事特办、变害为利、反馈、中介物、自服务、复制、替代、机械系统替代、气体或液体结构、柔性化、多空法、颜色法、同质化、抛弃与修复、参数变化、相态变化、热膨胀、强氧化、惰性环境、复合材料。

上述40种方法是解决事物问题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被实践反复证明的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关于创新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对创新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人类知识创新的重大成就,是当代人类智慧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创新实践的正确路线图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通过分析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创新过程的本质,科学阐明了创新的过程模型,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正确的路线图。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揭示了创新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问题矛盾生成,问题矛盾分析问题矛盾解决的过程。

问题的生成是创新的逻辑起点,问题分析创新的基本条件,问题的解决是创新目的的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分析即寻找问题的原因是问题方法的联结环节,是关键的中间环节。

缺乏这一环节,问题的解决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尤其在当代,人类各种事物客体都在趋向规模巨大,要素众多、关系复杂、影响迅猛而深远。

而对这样的事物,仍沿用以前面对问题直接找办法的模式,问题将可能永远无法解决。

因此,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经过对创新实践的科学分析,阐明了创新的科学过程是:具体问题—标准问题(即矛盾模型)—标准解(原理解)—具体解。

即针对一个具体问题,不能直接去寻找或研制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而是去分析和寻求隐藏在该问题中的矛盾(有问题必定有矛盾矛盾无非在整体的属性冲突中或者在整体与局部的功能失调中又或者在事物与环境的条件失衡中),找到矛盾就可在创新方法库中选出相对应的创新原理和方式方法,将这种方式方法还原到具体事物所处的时空环境中,结合时空环境中的资源条件再确定出具体的方式方法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这一过程理论完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总过程,即从具体、特殊到一般和普遍,再由一般、普遍到具体和特殊。

这一理论给人们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路线图。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是当代人类理论思维的强大思想理论武装和系统的方式方法

在当今空前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实践中,缺乏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武装,要想创造具有较大意义的新事物创新成果,是异常困难的或没有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靠传统上缺乏创新理论指导的“试错法”,其必然付出的资源和时代代价是人们和社会所无法承受的,只有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我们才能科学地认识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创造新事物,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