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

作者:曲高伟 聂林 侯勇 程雷 梁延琛 耿伟。

【关键词】 脊髓损伤低钠血症老年人。

急性颈髓损伤是创伤外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并发症多且预后较差。急性颈髓损伤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达45%~77.8%〔1〕,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住的中青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初步探讨老年颈髓损伤低钠血症发生率、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将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患者列为老年组,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61~74(平均65.85±3.62)岁。伤后平均(2.00±0.94)d入院,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性(Frankel分级为A级)颈髓损伤者11例,不完全性(Frankel分级为B级~D级)颈髓损伤者24例;按脊髓损伤的部位分类:高位颈髓(C4及C4以上)损伤13例,低位颈髓(C4以下)损伤22例;行手术治疗21例,行保守治疗14例。对照组为同期收住院的中青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5~45(平均33.50±6.18)岁,伤后平均(1.40±0.73)d入院,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性(Frankel分级为A级)颈髓损伤者10例,不完全性(Frankel分级为B级~D级)颈髓损伤者20例;按脊髓损伤的部位分类:高位颈髓(C4及C4以上)损伤12例,低位颈髓(C4以下)损伤18例;行手术治疗17例,行保守治疗13例。

1.2 补钠方法 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钠浓度<135 mmol/L,出现低钠血症后所有的病人都给予常规的3%的氯化钠予以纠正,采用个体化的补充方法,按计算公式:补钠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以17 mmol Na+相当于1克钠盐计算,先补1/2量加日常需要量4.5 g,每日约补充20~30 g钠,量出为入的积极方案。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化水平。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及数据分析 老年组共有30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达85.9%(30/35),对照组共有46.7%(14/30)出现低钠血症,二者差异显著(P<0.01);低钠血症发生的时间:老年组为伤后(5.4±1.6)d,对照组伤后(6.6±1.4)d,二者差异显著(P<0.05);血钠浓度达最低的时间:老年组为伤后(12.93±2.90)d,对照组伤后(10.29±1.86)d,二者差异显著(P<0.01);低钠血症的持续时间:老年组〔(21.27±6.84)d〕明显长于对照组〔(13.64±3.77)d〕(P<0.01)。

2.2 平均24 h尿量及持续时间 本研究记录了出现低钠血症的21例老年患者每日的24 h尿量及血钠浓度,其平均24 h尿量处于较高水平,早期不断增加,到达峰值后缓慢回落。21例患者的平均血钠浓度随着受伤时间延续不断下降,并随着尿量的减少而得到逐渐的恢复。本文还分析了这21例老年患者不同血钠浓度分级时的平均24 h尿量,及平均持续时间,见表1。表1 老年患者不同血钠浓度的平均24 h尿量及持续时间。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老年急性颈髓损伤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其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中青年人,可见年龄是影响急性颈髓损伤低钠血症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对低钠的耐受能力差,轻微的低钠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一旦患者出现嗜睡、精神萎靡、意识淡漠等表现,要警惕是否存在低钠血症。另外脊髓损伤类型及损伤平面也是影响脊髓损伤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Peruzzi〔2〕等对一组28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脊髓损伤后Franke1分级为A级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可达到62% ,并且明显高于Franke1分级B(48%)、C(41%)、D(23%)或E级(16%)的患者脊髓损伤平面越高,其发生率越高,并且他们还发现损伤程度对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要强于损伤平面。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