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淋汤加减治疗下尿路感染30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止淋汤对下尿路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下尿路感染病例30例,予止淋汤加减治疗,疗程为1周。对用药前后症状尿常规检查、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下尿路感染病例中痊愈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0.00 %,且使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止淋汤治疗尿路感染效果好,应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止淋汤;下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泌尿系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菌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输尿管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研究采用自拟止淋汤治疗尿路感染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及诊断

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西医诊断标准[1]及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凡符合下尿路感染诊断和中医辨证属热淋――湿热下注者。

1.2 一般资料。

自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共收集病例3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65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疗前症状、疗前证候积分等一般资料基本齐同,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自拟止淋汤治疗,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蒲公英30 g、蓄15 g、瞿麦12 g、石韦15 g、苦参10 g、海金沙15 g、白芍10 g。五心烦热者加知母10 g、黄柏10 g、地骨皮15 g;血尿者加旱莲草15 g、小蓟15 g、白茅根30 g、生地黄10 g;尿液混浊者加通草10 g、芡实10 g;腰痛者加杜仲15 g、狗脊20 g;尿少肢肿者加薏苡仁15 g、冬瓜皮20 g、大腹皮20 g。每付加水煎汁300 mL,分3次服,连续服用1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小便涩痛、小便浑浊不清、小腹胀痛、腰痛等临床症状,将各项症状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并做治疗前后尿常规、尿培养检查。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有关标准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2次恢复正常,尿菌阴性,并于第2、6周复查尿菌为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接近正常,尿菌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改善,尿细菌培养偶有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尿细菌培养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