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人”:我们说好不分手

覃茜南宁电台《古典与流行》节目的主持人,她热爱音乐,热衷于民族音乐的传播,而自己也受益于音乐

音乐覃茜生命的主色调,然而她把其他色彩也演绎得精彩纷呈,她自己笑言:“我不是学播音的,却做了主持人;不是专职的演奏家却开了音乐会;不是作家却出了书。

”很多人都惊诧于她的多重身份,羡慕她的丰富人生,在别人好奇的眼神中,她却清脆地说:“这一切契机都是音乐给我的,而由此积累的人生阅历反过来丰富了我音乐的内涵。

” 毕业论文网   “我与音乐的缘分也许从娘胎里就开始了”   覃茜1964年出生在广西贵港,从小在贵港市文工团的大院里长大,这是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大院,每天都是歌声嘹亮、琴声阵阵。

她的父亲曾是贵港市文化局副局长,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年轻时拉手风琴在当地更是小有名气。

母亲虽说是语文教师,但也是能歌善舞,据说当年,覃茜的父亲就是凭着动人的嗓音和优美的琴声打动了母亲。

覃茜传承了父母的爱乐因子,很小就显露出艺术天赋。

没满4岁的小姑娘,就经常爬上父母又宽又大的床,在上面跳歌颂毛主席的表忠舞、做表演。

覃茜的父亲看到她对艺术感兴趣,就教她拉手风琴、弹钢琴等乐器,可覃茜偏偏痴迷二胡这个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她刚看到二胡就完全被迷住了,忍不住拨弄几下,幻想着从这两根弦上流淌出《梁祝》凄美的琴声。

覃茜从8岁开始练二胡,每天几乎是琴不离手,二胡仿佛成了她生命的延伸,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在琴声中倾泻出来,达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怀着这份享受的心态,她从不把练琴看作是很苦、很难坚持下来的事情,琴艺也得到了突飞猛进,14岁就成为了贵港市文工团的二胡、小提琴演奏员,随团到广西各地演出。

回想起洋溢着音乐的少儿时代,覃茜满怀深情地说道:“我的童年是在音乐声中长大的,音乐给了我一双寻梦的翅膀,让我的心飞得很高,很高……音乐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激情。

”   “从音乐到广播,我分不清更偏爱哪一方”   16岁时覃茜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二胡专业,4年本科的深造,让她的琴艺越发纯熟。

毕业后,覃茜分配到河池地区民族歌舞团。

后来,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在1986年调入南宁电台,从此与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电台工作了几年,覃茜深深感受到,现在的流行音乐充斥着市面成了主流音乐,而我们的民族音乐一直都在边缘徘徊,音乐能陶冶情操,很多民乐是我们各民族音乐的精华,必须有人来继承和发扬它。

热爱音乐特别是民乐的她觉得传播民乐、唤起更多的人对民乐的喜爱和关注是自己的天职――民乐早已融入了覃茜的生命,她希望广播也能与民乐长相伴,通过电波让民乐深入更多人的心。

从1991年成为采、编、播为一体的音乐节目主持人以来,覃茜从不在乎主持的节目是否在黄金时间播出,也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只是孜孜不倦地练习乐器,勤勤恳恳地耕耘着民族音乐这片土地上,为了这片土地的富饶挥洒汗水,同时也享受收获的喜悦。

她常说:“民乐是座巨大的宝藏,很多都是传世经典,现在喜欢民乐的人不是很多,主要是缺乏了解的渠道。

”于是她努力搭建一个让人认识民乐的平台,为民乐的推广和传播尽一份力。

从《音乐时空》到《音乐于人生》在到后来的《古典与流行》,覃茜都在探索一条让民族音乐与外国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道路,让民乐更容易为听众接受。

覃茜的付出收到了回报:她获得过南宁电台的“十佳”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曾由听众投票当选为的“十佳”节目,不断有听众向她表达谢意和鼓励: “伴着你的步履,一起漫步在民族音乐之林”、“你向我们展示了古典与流行的另一道风景线,越是接近民乐,越是喜欢她”……   “真想不到南宁还有这么多民乐爱好者”   覃茜做了十几年电台节目主持人,开一场独奏音乐会来回报听众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声音是无形的熏陶,现场演奏则是实际渲染,对听众更具感染力,而且这一直都是她的梦想。

2003年初,覃茜开始筹备独奏音乐会,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却打乱了她的计划――原定于5月31号举行的音乐会无限期押后,然而覃茜并没有慌乱,她调整计划,窝在家里写书、作曲、学习广西京族特有的乐器――独弦琴

覃茜独弦琴心仪已久,第一眼看到它,就产生了想尽快弹好它的冲动,让更多的人领略单弦的神韵。

由于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悟性,才练了几天,她居然可以在这根琴弦上弹奏乐曲了。

覃茜大受鼓舞,每天都要练上好几个小时,独弦琴如同二胡一样,成了她身体的另一部分延伸,用它表达心中的歌。

在这段日子里,覃茜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创作与音乐当中:在电脑前写作,累了,就转过身弹一下钢琴放松、放松,然后拉二胡、练独弦琴……在覃茜眼里,二胡独弦琴就是她的情人,每天都要和它们进行最亲密的接触。

经过几个月的“潜心修炼”,覃茜收获很大,在新的音乐会节目单中增加了自己创作的六首作品,还加进了独弦琴的演奏。

2003年11月“非典”阴云散去,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了三十多年的覃茜终于可以圆梦了。

29日晚八点整,覃茜的“二胡独弦琴独奏音乐会”在南宁剧院举行。

覃茜事先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音乐会的门票也是只赠不卖,没想到反响很热烈,前来索取门票的热心听众和爱好音乐的市民,在南宁电台的门前排起了长龙,路过的人还以为是聚众闹事呢。

当晚,能容纳一千七百多人的南宁剧场挤满了观众,由于南宁电台同步直播,原来安排的中场休息被取消,从8点到10点两个小时的表演中,覃茜陶醉地演奏着,现场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除了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整台音乐会都没有听到手机的铃声和嘈杂声,也没有人中途上厕所或是进进出出。

演出结束时,许多观众禁不住站起来鼓掌,舍不得挪动脚步离开。

剧场的工作人员跑过来兴奋地对覃茜说:“祝贺你成功了,观众听音乐这么安静、这么投入的氛围,真是多年未见了!” 而覃茜也感到很欣慰:“民乐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发展空间很广阔。

”   作为全国第一个开二胡独弦琴独奏音乐会的主持人覃茜音乐会在广西乃至全国引起了轰动。

广西卫视、南宁电视台等媒体播发了新闻,《羊城晚报》也以《广西有个才女主持人》为题专门作了报道,还有多家新闻媒体要求采访覃茜,可是她却躲开记者,放弃了成名的机会,在第二天与几个朋友一起跑到外地旅游散心了。

在开音乐会之前,很多人猜测:“覃茜是不是想炒作自己、一夜成名啊?”   还有人以为覃茜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想赚钱,可是她没有作过多的解释,只是通过电波,对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们说:“11月29日来听我的音乐会吧。

”面对这样轰动的效应,覃茜却选择了消失和沉默,在别人的不解和惋惜声中,她淡淡一笑说:“我从来没想过要成名,因为我热爱民乐,希望有更多的人欣赏民乐

”    “文字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和回归到安宁的状态”   覃茜音乐的热爱是天生的,而喜欢写作也不含一丝的刻意。

在她3岁的时候,看到粉刷在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就自觉地搬张小凳子作桌子,而自己跪在地板上,一字一句认真地描画着,可是上面的一个字她都认不得……   14岁的覃茜就开始写日记了,每天都与文字结伴而行,至今已记录下了260多万字,经常有作品发表在报刊上。

她常说“文字是我心灵的捕手,它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和回归到安宁的状态”。

覃茜只是喜欢写作,把写作作为一个梳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从未想过成为作家,一件偶然的事情,激发了她出书的念头。

1992年,时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副厂长、知名作家亢进先生,在报刊上无意中翻看了覃茜发表的文章,亢进大受感动,没想到一名电台主持人也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字,就特地剪下来寄给覃茜,鼓励她说:“你很有前途啊,文笔流畅,感情细腻,将来一定要出本书给我看!”亢老的一席话,给覃茜的触动很大:民乐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只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让民乐普及,何不在在书中写下我的爱乐心得与人共勉呢。

抱着这个单纯的想法,2003年10月,覃茜将自己多年来流露的点滴情怀汇集起来,出版了《梦随音乐飞》一书,面市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居然还被盗版商盯上了。

多年来,覃茜总把写作视为除音乐之外的另一种休闲。

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她不是疲惫地倒在床上,而是端坐在电脑前,双手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把文字作为在人生道路上从心中倾泻出来的歌,一种无声的音乐

后来有人把她的文学和音乐形式作了总结,冠以“音乐文学”或“文学音乐”――一种富含文学底蕴的音乐和流淌着音乐的文学。

“只有拿出自己本民族的东西,跻身于世界音乐之林”   覃茜因为在民乐上颇有造诣,2004年下半年,她获得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到美国宣传中国民族音乐

农历的8月15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覃茜受邀参加了费城华人团体中秋文艺晚会,她用独弦琴演奏了一曲《山歌年年唱春光》,当这极具广西民族特色的歌曲被广西特有的乐器完美演绎时,当地华人震惊了:“原来广西不仅山水美,音乐更是了不得啊!”   11月6日,在美东地区首届华人才艺大奖赛上,覃茜抱着独弦琴出现在舞台上,人们纷纷打量着这把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乐器,不敢相信这把只有一根弦的乐器居然能演奏出《平安夜》、《雪绒花》等美国经典歌曲,只见覃茜从容地架好琴,用一根弦变化出丰富的音色和音调,美国人和华人连连称奇,惊叹于琴声的美妙,为覃茜的精湛琴艺所折服,把优秀表演奖颁给了她。

覃茜还参加了许多的表演活动,美东地区的多家报纸和电视台都有她的相关报道。

除了表演,覃茜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音乐方面,观赏歌剧、听音乐会,还采访了不少当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音乐家,像:被誉为“钢琴神童”的朗朗、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谭盾等等。

在美国,覃茜深切感受到中国民乐的巨大魅力,她带去的独奏音乐会CD、VCD和自己的书大受欢迎,许多人表示要出钱购买,并希望能引进版权在美国公开发行。

覃茜即将离开美国的时候,海外粤曲曲艺社特地制作了一块写着“中国广西南宁二胡奇才蜚声海外”的牌匾送给她,感谢她为民乐走向世界所作的努力。

2004年12月30日,在美国游历了180天的覃茜,带着她的音乐理想,带着新的音乐灵感回到了南宁

覃茜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民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她正积极筹备第二本书《畅游美国》和二胡独弦琴的个人CD专辑,希望将新的音乐理念、新的音乐呈现给听众

世界是个地球村,覃茜渴望到世界各地游历、采风,留下中国民族音乐的足迹,所以她说:“我回来了,也会再去,前不久刚收到美国广西同乡会的邀请函,希望我能在今年9月到纽约参加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并表演广西独弦琴

”    “我的心态永远都是20几岁”   覃茜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出色,只是因为音乐改变了她的一生,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太幸运了!”因为崇尚简单生活的覃茜,不会挖空心思找理由辩说,就连惟一的体育锻炼也只是打坐和练瑜珈

覃茜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就是盘腿打坐,然后再练瑜珈;睡前也要完成这一门“必修课”才安然入眠。

打坐是覃茜排除杂念,净化心灵,回归自然的方式,而练瑜珈让她身体变得柔韧和舒展,难怪第一次见到覃茜的人都忍不住问:“有30岁了吗?”她听了哈哈大笑:“41岁,儿子都18岁了。

” 原来是音乐让她富有激情,写作使她归于平静,而打坐、练瑜珈让她保持了年轻――“倚天照海花开无数,高山流水心自如”,正是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上云卷云舒,才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安定、祥和地生活。

愿她的梦随音乐越飞越高!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