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意外发现胆囊癌的诊治体会

作者:谢如钢,孙喜太,孙凯,苏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遇到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6月~2007年12月LC术中遇到的8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探查结合快速病理明确诊断6例,2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开腹手术4例,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行腹腔镜胆囊姑息性切除术。结论 行LC前应加强对胆囊癌的警惕与认识。术中应常规检查胆囊标本,有怀疑者及时行冰冻切片检查。UGC确诊后应尽早开腹行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肿瘤种植转移。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癌;意外胆囊癌

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已日益引起临床关注。因其发现困难,容易漏诊,常导致预后不佳。现总结分析我院1997年6月~2007年12月8例UGC的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UGC中,男2例,女6例;年龄46~79岁,平均63.5岁。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右上腹部疼痛、发热或高脂餐后右上腹饱胀不适等症状,另2例无特殊主诉。均无黄疸病史,胆囊结石病史9~30年。术前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2例见胆囊壁明显增厚。无一例患者术前确诊为胆囊癌

1.2 手术方法 8例均在CO2气腹下行LC,有2例(Ⅴ期)术中发现腹腔内广泛转移,取快速冰冻切片证实为胆囊癌,因患者年龄较大,一般情况差,家属拒绝进一步手术,仅行腹腔镜胆囊姑息性切除术;2例NevinⅠ期行单纯LC术;Ⅱ期1例,中转施行胆囊癌根治术。Ⅲ期2例,Ⅳ期1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

2 结果。

术后病理:原位癌2例,低分化腺癌1例,其余为腺癌。其中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其中NevinⅠ期随访至今仍健在,未复发;Ⅱ期1例,存活28个月;仍健在。Ⅲ期2例随访1年,仍健在,但有肝内多发转移;Ⅳ期1例在1年内因复发转移而死亡,Ⅴ期2例均在6个月内死亡。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因LC而发现的UGC也时有报道,UGC的发生率约为0.3%~10%[1],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这主要因为早期胆囊癌症状模糊,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技术不敏感[2]。胆囊癌症状无特异性,易为结石或炎症的症状所掩盖,加之医生对胆囊癌高危因素的认识不足,警惕心不高而导致漏诊。预防UGC发生要求临床医师提高警惕性,常规的术前检查是必须的,尤其是超声检查仍是胆囊癌检测的首选,既方便又无创伤,对疑为癌变者,应结合选择彩超、CT、内镜超声、ERCP等明确诊断。我们认为具有下列情况者应警惕癌的可能:(1)年龄大于50岁,且有反复发作的结石胆囊炎病史,病史超过5年;(2)影像学检查提示钙化胆囊胆囊壁增厚,萎缩性胆囊炎伴结石结石不随体位移动;(3)多发结石,最大结石直径大于3.0 cm;(4)胆囊呈等密度实质性密度影;(5)“瓷性胆囊”;(6)胆囊颈部或肝门部淋巴结肿大;(7)胆囊与肝脏间歇消失;(8)直径大于1.2 cm以上的胆囊息肉,尤其是胆囊颈部息肉、胆囊内有絮状回声,胆囊腺肌瘤。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