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住宅楼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一、高支模情况。

1、楼面梁板高支模情况如下表:

部 位 名 称高度(m)板厚。

(mm)最大主梁截面。

(b×h)(mm)跨度(m)。

首层楼面4.50180600×20008.800。

2层楼面6.202001200×20008.175。

2、支撑搭设高度超过3.6m的模板支撑系统需做高支撑计算复核。

以上楼层模板为超高支撑构件,在进行主体工程的模板施工时,楼板及大梁的支撑系统是施工重点,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及砼构件的成型,因此必须进行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支撑系统的设计及验算。

二、支承及模板系统的选择。

1、模板:采用1220×2440×18mm胶合板。

2、木枋:采用80×80mm木枋

3、支撑系统:MF1219、MF1217、MF1205门式脚手架及配件、对拉螺杆等。

三、梁高支模设计及验算。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取梁模板支撑最薄弱处(最大截面梁、梁跨度及最厚板)进行验算即2层楼面梁板进行计算。

已知: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1200×2000mm,跨度为8.175m,次梁为800×1900mm,跨度为8.90m,板厚为200mm。主梁底支模高度4.20m,次梁底支模高度为4.30m。模板采用18mm夹板。门式架型号为MF1217、MF1219,钢材采用Q235,门架宽度为1.22m,高为1.70、1.93m,步距1.95m,排距0.4m,门架两侧每一步设水平加固横杆一道,规格为ф48×3.5mm。现对主梁模板支撑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构件的有关数据如下:

序号名称规格或单位自重。

1门 式 架1榀,MF12170.200KN。

2门 式 架1榀,MF12190.224KN。

3剪 力 撑1副0.040KN。

4连 接 销1个0.006KN。

5加固横杆ф48×3.5mm0.038KN/m。

6扣件1个0.0145KN。

7小楞木、梁卡具。

托梁或桁架等1KN/m2。

8木板、木枋木板20mm、木枋80×80 mm26KN/m3。

9夹板18mm0.099KN/m2。

10松板25mm0.15KN/m2。

11混 凝 土25KN/m3。

12钢 筋1.5KN/m3。

13施工荷载2.5KN/m2。

(1) 主梁模板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A. 每架距(0.4m)内每米高度模板支撑自重产生的轴心力设计标准值NGK1,每步架高度的构配件自重:

门式架2榀2×0.200=0.400KN。

门式架1榀1×0.224=0.224KN。

剪力撑6副6×0.040=0.160KN。

连接销4个4×0.006=0.012KN。

─────────────────────。

合计0.796KN。

∴每米高度模板支撑自重设计标准值:

NGK1=0.796/(2×1.9)=0.209KN/m。

B. 每架距内每米高度附件产生的轴心力标准值NGK2。

水平加固杆12根12×0.9×0.038=0.410KN。

扣件12个12×0.0145=0.174KN。

─────────────────────。

合计0.594KN。

∴ 每米高度内附件产生的轴心力标准值:

NGK2=0.584/(2×1.9)=0.154KN/m。

C. 模板和结构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的轴心力标准值总和ΣNGIK 按GB50204-92,施工荷载(恒荷载)包括:

I. 在每架距内(0.4m长)模板自重NG1K。

梁底模板1.20×0.40×0.15=0.072KN。

梁侧模板0.4×2×1.8×0.099=0.143KN。

小楞、托梁、卡具等1.22×0.4×1=0.488KN。

────────────────────────────。

合计0.703KN。

II. 混凝土自重NG2K。

NG2K=(0.4×1.2×1.8+0.4×1.8×0.20)×25.0=25.20KN。

III. 钢筋自重NQ3K。

NG3K =0.40×1.2×1.8×1.5+0.4×1.80×0.20×1.1=1.45KN。

∴ΣNGIK=0.703+25.20+1.45=27.36KN。

D. 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的轴心力标准值总和ΣNQIK 按GB50204-92,施工活荷载(可变荷载)包括:

I. 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NQ1K。

NQ1K=0.4×1.8×1=0.72KN。

II. 振动混凝土产生对于水平面模板荷载NQ2K。

NQ2K =1.8×0.4×2=1.44KN。

∴ΣNQiK=0.72+1.44=2.16KN。

1.2.作用于一榀门架轴心力设计值N。

N=n×1.2(NGK1+NGK2)h+1.2×ΣNG1K+1.4×ΣNQIK。

=2×1.2×(0.209+0.154)×4.2+1.2×27.36+1.4×2.16。

=39.52KN。

1.3. 一榀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调整系数k=0.80):

按规范JGJ128—2000第5.2.1条规定,Nd按式(5.2.1—5)计算:

>  Nd=φo A o f。

根据所给门架型号条件,查规范JGJ128—2000附表B.0.4可知,门架立杆钢管ф42×2.5mm时,A1=310mm2,h0=1930mm,I0=6.08×104mm4;门架加强杆钢管ф26.8×2.5mm时,h1=1536mm,I1=1.42×104mm4,代入规范公式(5.2.1—7)得门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距:

I=I0+I1h1/h0=6.08×104+1.42×104×1536/1930=7.21×104 mm4。

门架立杆换算截面回转半径由规范公式(5.2.1—6)计算:

i=√I/A1=√7.21×104/310=15.25mm。

门架立杆长细比:调整系数k,根据H=5.30m查规范表5.2.1得k=0.8,

λ=kh0/i=1.13×1930/15.25=143。

查规范JGJ128—2000表B.0.6得立杆稳定系数φ=0.386。

根据门架用钢材为Q235,由规范第5.2.1条可知钢材强度设计值f=205N/mm2,所以一榀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为:

Nd=φo A o f=0.386×2×310×205×10—3。

=49.061KN N=39.52KN。

即满足规范式(5.2.1—1)NNd,故采用间距为400门式架作为梁模板支撑满足强度要求。

四、高支模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

1、施工流程。

定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

梁板门式脚手架安装

↓。

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门式脚手架顶托板上。

↓。

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

↓。

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门式脚手架顶托板上。

↓。

楼面模板安装

↓。

梁板钢筋绑扎。

↓。

梁板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

拆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

↓。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

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

2、支撑系统安装

2.1.梁模板支撑门架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板模板支撑时采用平行于板短轴方向布置,并根据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

2.2.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的水平标高控制线。安装第一层门式脚手架后,要调节可调底座来进行调平校直,然后安装上层门式脚手架,但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当安装高度不足一牝门架高度时,可采用上架和可调托座进行调节。在每往上安装一榀门架时,门架两侧要安装剪刀撑,并用连接销和锁臂锁紧立杆接头。

2.3.门式脚手架安装应垂直,上下层门式脚手架应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门式脚手架安装宜排列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体系。除门式脚手架剪刀撑(采用ф48×3.5mm焊接钢管)必须连接顶外,还必须在门式脚手架层间连接部位以及最上层门式脚手架顶托下端纵横设ф48×3.5mm水平钢拉杆一度,在底部门架下端内外两侧设置通长ф48×3.5mm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门架必须牢固地固定支承在钢筋混凝土地面或垫层上,并在立杆底座下设置木板垫块。

2.4.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3、梁、板模板安装

3.1.梁模板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装80×80mm木枋。固定木枋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采用80×80mm木枋,间距为300mm。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或大于4m时,梁底模板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板安装后,在安装模板、压脚板及斜撑等。

楼面梁板安装时,对于梁高大于800mm的梁,应配Ф14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400,竖向间距为500。由于梁高度最大的有2.4米,在安装钢筋的时候考虑先进行钢筋的绑扎,完成后封梁侧板,两侧沿高度方向加设ф48@500钢管后穿对拉螺栓。

3.2.楼面模板安装

通线调整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80×80mm木枋(大龙骨),大龙骨固定后建设小龙骨(80×80mm木枋),小龙骨的间距为400mm,然后在小龙骨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牢。

五、高支模安装质量要求及验收。

1、门式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J43—2000)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交底。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及配件。

3、搭设在混凝土地坪上的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块或垫板。

4、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中。

5、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骤架设,并逐层改变架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6、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门架搭设同步进行。

7、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接牢固。

8、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等污物填塞螺纹。

9、模板支撑门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0、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位置。

11、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脚手架产生的偏心、振动和冲击。

12、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除,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3、门架经工程负责人、质安员等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使用时,方可拆除

14、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5、拆除模板支撑及满堂红脚手架时用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物。

六、高支板拆除

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木枋,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干净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七、高支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领导班组,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后,决定采用满堂红门式脚手架方式建立高支模系统。

2、由质安员为高支模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工程的安全工作,用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支模完毕,经施工主管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绑扎。

4、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下, 应从外排栅进入工作面。

5、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撑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八、高支模搭设示意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