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的“隐性闹钟”

花钟是对“生物节律”的顺从,“蓝光闹钟”则是改变“生物节律”的创造。

毕业论文网      自然界的万物,在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背后,还有许多一成不变的规律。

生物体表现出的这种内在的规律性,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生物节律”。

奇妙的自然计时钟      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每隔30分钟就能发出悦耳叫声的鸟,每次误差不超过15秒,这种鸟娇小玲珑,从未有人伤害它,被当地人称为“鸟钟”。

而马来西亚有一种叫“新宝”的树,它能依时报时,每天凌晨3时准时开花,到第二天下午4时准时落瓣,从不误时。

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

因此,当地居民给它取名为“活树钟”。

更神奇的,是用鲜花来做时针的“花钟”, 指到哪个开放的花朵,就是几点钟:蛇麻花在黎明三点开放开放,野蔷薇迎在阳光之前五点开放,龙葵花在太阳一露脸的六点开放,半枝莲喜迎东方上升太阳十点开放,鹅乌菜正午十二点左右开放,而万寿菊下午三点开放,紫茉莉迎着夕阳下午五点开放,下午六点钟太阳将落山烟草花开了,昙花的花瓣只有晚上九点才开始怒放。

利用各种花在24小时内相继开放、闭合的规律,给人们指示时间。

生物花钟16世纪出现于欧洲,那时钟的花园按日规的形状造型,园艺师在花园内种植了许多一天内不同时间开放或闭合的花,用以表达一天钟不同的钟点。

第一座现代钟造型的花钟――苏格兰爱丁堡街心钟花园,“钟面”直径约4米,其指针用空心金属制成,并由机械传动,走时很准确。

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德国苏尔市、墨西哥城和埃及亚历山大等城市的街心钟花园都以逼真的造型、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巨大的“钟面”而著称。

蓝光闹钟      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存在于大脑中的褪黑素就是人早晨起床的“隐性闹钟”,它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昼血中浓度极低,黑夜显著升高,夜间褪黑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

在夏季,自然光会较早地照射到人体,使体内的褪黑素迅速分解,因而人们能够较早地起床,且精神较好;而冬季早起的人们在起床后会感到疲惫,没有精神,这是由于人体缺少光的照射,体内的褪黑素浓度不能迅速降低的缘故。

如果你原本是“九三学社”(晚上九点睡,第二天下午三点起床)的忠实会员,却成为了每天早晨七点“地铁族”的一员,怎样才能摆脱在凌晨嘶叫的闹钟与连续被扣掉工资的挣扎呢?   让蓝光发挥神奇的作用吧。

首先做好自然状态下一周的睡觉/觉醒日记,确定平均睡觉与觉醒时间;然后开始为期两天的“脱胎换骨”转型期。

每日清晨的6:00—8:00,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带上散发蓝光光疗眼睛,自然睁眼,直视前方,保持两个小时。

之后,大脑中褪黑素浓度降低的时间点会明显的前移,不需闹钟,早晨七点你就会“自然醒”。

尽管大多数可见波长都可以重置生物钟,但其中蓝光对生物体日常节律的影响是最大的。

为什么蓝光具有这种效能?蓝光重置昼夜节律的能力不是蓝色本身所固有的。

任何一种色彩的光感受器都能演变为神经可接收的信号。

蓝光则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穿透身体表面的皮肤――生命(和光感受器)第一次发生进化的地方。

天空中色彩的平衡可能有助于维护整个进化史中蓝色对于生物钟调节作用。

此外,根据褪黑素人体生物钟的作用原理,有些厂家模拟夏天早晨天渐渐放亮的感觉发明了黎明模拟灯,通过微电脑控制灯光的强弱(最好为全光谱灯),使每天在设定的起床时间前逐渐增大亮度,光通过照射人体,使体内的褪黑素含量发生变化,从而自动调节生物钟,这样冬季早气候就不会有疲劳感。

光照科学的延伸      根据光照对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对光照的利用已经开发出很多创意与产品。

f.lux是可以根据时间变化,自动调节电脑屏幕的亮度、色彩,让电脑屏幕始终适合保持在适合阅读的状态的一款体贴小软件。

它能让你在深夜也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顺便还有助于睡眠。

f.lux 需要使用者设定自己的位置,这样它就会据此判断日出、日落时间,分析出特定时间的光照强度,并以此为依据调节屏幕。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颜色的概念,比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表示方法则是6000K。

f.lux就是通过调节色温调节屏幕亮度的。

在 f.lux 里,首先设置一个适合你的变化色温范围,白天的色温控制在6500K 以下,晚上的色温控制在3500K 以上。

之后,就让 f.lux 自动运行吧,f.lux 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色温,中午12 点为色温最高点,夜里12点为色温最低点。

简单的说,白天显示冷色,夜晚显示暖色。

当然,设计师以及对色彩要求高的用户就不要轻易使用f.lux、改变色温了。

光线不仅能够重置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同时还能影响到人体的激素分泌、心率、警觉性、睡眠质量、体温和基因表达。

一种悄然兴起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光疗正在北美和欧洲兴起。

光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通过将荧光灯放入光疗盒,产生不同颜色、波长的光线,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营养代谢、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调控生理周期,改善症状。

光疗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痴呆,甚至是皮肤病。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品味追求的不断提高,照明光环境仅仅满足功能性的照度水平是不够的,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在满足基本照度以及创造良好的灯光艺术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的照明光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针对季节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健康状况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具体问题进行设计,创造一个生动且富有人性的照明光环境。

9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