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人的孩子,大脑和普通孩子有何不同?美国学者有惊人发现:聪明人的大脑有何不同?

一个孩子是如何变得暴力的?

最近,湖南又出现孩子伤害母亲的事件。半年时间里,国内已发生了3起这样的案件。为什么层出不穷的恶性事件这样发生?这些孩子为什么一定得使用暴力,才能发泄愤怒情绪的行为?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Kalina Michalska 的Ted演讲中,也许会找到答案。有一次,Kalina Michalska被歹徒意外袭击,让她对人为什么要使用暴力、直到走向犯罪产生兴趣。于是,教授开始对那些使用暴力孩子脑部进行研究,而结果令人惊讶。

习惯暴力孩子与那些正常孩子相比,前者的脑部图像是不一样的。而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会导致这种(暴力)行为变本加厉或者日渐平和。只有父母真正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了解这种差异,你才会找到正确的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引导他们消隐暴力,回归平和。

Kalina Michalska教授讲述了这一差异的表现。在上图中,正常人看到痛苦表情和热衷暴力的人看到痛苦表情,其脑部反应是不一样的。正常人看到别人表现出受伤害的情况,自己的大脑会产生相应的脑部过度反应。而施暴的人看到别人的痛苦脑部居然无感。太可怕了,对吗?

这项研究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实验人员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常人,一组是热衷暴力的人。然后,分别给他们展示一样的关于痛苦的表情视频。然后,马上用核磁共振机器分析两组人的大脑图像。

结果发现,热衷暴力的人,其大脑还会具体表现出两种结果:一种是无感(他感知不到别人的痛苦);另一种是过激反应。举例说:当一个孩子同学说:你家好穷,你不配跟我们玩耍。他会加倍反应理解:认为这是极大的侮辱,于是他要通过暴力欺凌对方,实现心理上的发泄。

Kalina Michalska教授建议,对两种不同的暴力方式,要采取不一样的方式。

对待无感他人痛苦类型:鼓励>惩罚。

与其惩罚一个特别爱用暴力孩子,不如建立一个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做正确的、正向的行为,给予他们奖励,会比一味地惩罚、批评他们效果更好。

现在,很多幼儿园已经使用这样的方法,对那些打架对孩子进行鼓励的纠正。当孩子出现抢玩具、打人等暴力行为时,老师虽然也及时制止,但不会狠狠批评孩子,或者罚站他们。而当他们表现得好时,老师就会给他们贴上小贴纸,或者在墙壁上的红花榜写上他们的名字。这样一来,孩子会渐渐减少不良行为,最终行为规范上也和老师期望的那样表现一致。

对待过激反应类型:多共情。

出现过激反应孩子,往往大多是高需求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强、敏感,更加渴望关爱和尊重。父母更多要做的是:理解他们。比如,当孩子出现打架或者痛苦的表现,可以说我能感觉到你挺难受的,如果你愿意,可以跟我说说,妈妈会当一个好听众。你可以说当然了,这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分享,如果你想说,我会随时倾听你。

学会共情,学会理解他们的感受,比什么话都管用。就像教授在演讲里总结的一句话一样:减少孩子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

Keep our minds open. Make our kids feel understood and valued.

保持开放的胸怀,让我们的孩子时刻感受到被理解,且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高宽教育,6步法解决暴力冲突。

在对待孩子情绪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走在前面。在上世纪60年代,韦卡特提出了一项关于儿童认知的高宽教育。这项课题旨在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养成好习惯。其中,关于如何解决暴力争端或者冲突,韦卡特提出了6步法!

第一步: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先制止他去伤害别人。

孩子情绪压力爆棚时,如果同样面对一个爆发的家长孩子当然无法立即平静下来。试着像海水一样平稳、保持心态平和,不管心中有多愤怒,家长先制止孩子的伤害行为。这样的好处是赢得孩子配合。

第二步,认同孩子的感受。

由于暴力发生时,有些孩子其实遭遇委屈、有些孩子或者遭受上文所述的过激反应他们十分渴望被理解,因此别试图否定,先表达共情和理解

第三步,搜集信息。

询问为什么发怒、为什么打人等等信息,从倾听中获得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想的。不要劈头盖脸地说你为啥要打他这样的提问,只是搜集信息而已。

第四步,重述问题。

家长搜集完信息后,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基本判断了。可以重复叙述刚才发生的事情,比如你想玩他的玩具,问题是他也刚好没玩好,还想玩只是叙述实际情况,不要有所偏袒。

第五步,请孩子说如何解决,并选出恰当办法。

家长可以说,你看,现在这个玩具哥哥想玩,你也很想玩,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六步,需要时要及时跟进后续状况。

当矛盾暂时解决时,家长可以及时陪伴,观察事态走向。如果发现孩子一方无法调停的情况,需要适当介入,解决争端。当然,这取决于事态发展。

很多孩子之所以越来越暴力,根源是他们无法好好社交,不懂得如何沟通、宣泄情绪,最终情绪就像失控的潮水。泄洪的瞬间也有可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瞬间。让孩子做一个高情商、能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是一项难题,也是给予父母一辈子的功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