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现状及研究重点

【摘要】 通过文献和理论研究,指出治则是适应于所有疾病,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疗大法是适应于某一特定疾病,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规则。治法是适应于某一特定患者、治疗该患者疾病具体手段和措施。今后研究发展的重点应是确定某一疾病治疗大法,并阐明具体治法和机理。

【关键词】 治则治法层次

治则治法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对治则治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阐明证的病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治则治法的研究成为现阶段中医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提出符合临床实际的治则治法层次,并对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做一简要论述。

1 关于治则治法概念和层次划分的研究。

治则”一词始见明·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对其解释,《辞海》曰:“治疗疾病的总则”。“则”最初指刻或铸在刊鼎上的规章。《诗经·大雅·庶民》曰:“天生庶民,有物有则”。后又引申为把握或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气论》曰:“物有则,空亦有则。”新华字典解释“则”:指规范、规则。可见,则是一种处理事物的规范,也隐含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提示了治则治疗疾病的规范,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法,也含有规则、法令的意义,因而就出现了在中医历史上治则治法不严格划分,层次不明的局面。

由于时代的要求,中医理论体系也逐渐条理化、层次化、规范化,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治则治法的特长和优势,也需要在理论上对遗留的治则治法体系进行梳理,重新划分层次,明晰基本概念,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1986年首届中医治则研讨会指出,“中医治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保持健康和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中医基础理论》[1]教材又指出:“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定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七版《中医基础理论》[2]指出:治则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个定义的共同之处认为治则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要求,由于中医治病中已包含治未病的内容,因此,我们暂且将治则的对象放在临床疾病方面,此外,虽然说治则的制定来自于对疾病病理本质的认识,然治则的适应面应该是所有疾病,故没必要任何一个疾病治则都需要经过一个收集四诊资料、分析综合判断这样一个辨证过程,从概念简洁的角度看,似乎以第3种概念为好。

关于治则治法层次的划分,很多研究者进行了重新的构建。张大明等[3]从治则治法抽象度的高低将其分为5个层次:①治疗目的与运用法则:将“以平为期”这一治疗最终目的,作为第1层次。运用法则可概括为“知常达变,因异而异”。其具体内容包括三因制宜、标本缓急、因势利导,正治反治等。②治疗大法:包括扶正祛邪和调适两种。③治法治疗大法具体化,如祛邪的具体治法有汗、吐、下、清等;具体的扶正法有温阳、益气、滋阴等;具体的调适法有和、因、固等。④具体治法:此1层次是对治疗大法的再具体。根据知常达变的治则,再“各司其属”,确定要治疗部位;加入“适事为度”量的斟酌;“标本缓急”治疗时机先后的考虑等,形成最终的治法。⑤选方遣药。于智敏[4]等根据治则的抽象程度将中医治则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包括治病求本,以平为期,调整阴阳;第2层次包括治未病、既病防变、扶正驱邪、三因制宜、随证治之、同证异治、异证同治、正治、反治、标本论治;第3层次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坚者削之等10种小治则。刘时觉等[5]从辨证和治则治法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治则治法层次为:①最高层次治疗总则包括:治疗追求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手段。中医临床治疗追求的目标是“平”。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调”“和”。 治则的指导思想是“顺应自然”。②补虚泻实是基本治则。其次,虚实与阴阳相结合,产生疾病的寒热、燥湿、壅滑、上下,补泻二法也因之派生出清热祛寒、润燥化湿、导滞固涩、升提降逆等次一层的治则,称治疗大法。③气血津液治法是中介层次。④脏腑和病因论治是治疗的基础层次。这一层次治疗是辨证治疗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我们认为中医治则应是所有疾病治疗时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而治疗任何疾病都要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因而治病求本中医治疗任何疾病治则中医书籍说到的其它治则治法均是此治则的进一步具体化。如正治与反治是指导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仍然要抓住疾病的本质;治标与治本是处理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扶正与驱邪是从正、邪两方面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是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治病求本;调理精气血津液是从构成人体基本物质方面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是从个人的体质特点、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治病求本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