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的继承与进步,云南新型城镇化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就云南城镇化城镇化程度较低,且各个州市的差距较大;城镇化速度快而人的城镇化远远滞后;城镇化融资来源结构简单及城镇化与环境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就相关问题做出了政策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对策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17245万人,城镇化率只有17.9%,截止2014年底城镇人口达到74916万人,城镇化率上升到54.77%,虽然从数据上看城镇化率上升了三倍,但距离世界发达国家70%的城市化水平尚有差距,且前期我们走的传统城镇化道路带来诸多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探索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新”,落脚点在以人为本,促进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中小城市以合理的布局、协调的结构构建完善的城镇体系,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充分就业、生态宜居,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

传统城镇化是片面的城镇化,过多的强调城镇人口比重,单纯从人口比率角度推进城镇化,客观上看城镇化率确实是很高,但是与城镇配套的公共设施,福利分配并未达到人们的需求水平

公共物品供给滞后,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化所需的庞大资金由政府拖底,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压力更大。

二、云南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山地居多,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虽然处于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范围但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地方财政收入偏低,城镇化水平只有41.73%,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54.77%,且低于西部地区47.37%的城镇化水平,从以上几个比例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偏低,不管是从全国平均程度看还是从局部地区看,云南城镇化率都普遍偏低。

云南城镇化率较低与其经济有着密切联系,还与其地理环境及产业结构等有重大关系。

首先云南地处西南边境,区域内山地占据主要地位,农村基础条件相比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差是不争的事实,且山地村落人员聚居程度低,给城镇化带来不少困难;其次云南省地方财政收入较低且稍呈现下降趋势,且地方财政支出刚性需求愈发强烈,尤其是涉及民众福利的支出,因此可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有限;最后,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

就目前云南城镇化取得的成就评述一般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云南城镇化程度低且各个州市的差距较大   以昆明为例,截止2014年年底昆明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9%,居于全省首位,远高于省平均程度;同期怒江城镇化率仅为26.58%,远远低于昆明的城镇化程度和省平均程度

从全省各州市看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等滇中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且经济发展较好;迪庆、怒江等滇西北城市群城镇化率较低,且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困难。

(二)城镇化速度快而人的城镇化远远滞后   主要表现在城市近郊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首先是农民以地为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失地后农民缺少信念以及谋生的相关技术,甚至有的农民由于失地补偿款带来的暴富感,而买奢侈品、赌博整天无所事事,以至于生活越来越艰难。

然后就是缺乏工作岗位,归根结底是地方经济发展不景气,各产业协调不合理且城镇企业实力弱,规模小。

(三)城镇化融资来源结构简单   城镇化首先着手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像公路、公园等公共物品,由政府出资进行改善,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资金不可收回。

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刚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面对庞大的资金也是相当困难。

(四)城镇化与环境未能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城镇化进程中太注重城镇化的提升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健康,许多的地方都是粗放型发展,这些地区城镇化率上升速度快,但原来清澈的水已不在,蔚蓝的天已朦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害,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成就的城镇化与建立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理念不符。

三、云南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应对策略   云南城镇化进程虽然在提速,但是在这个提速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问题,诸如失地农民问题、环境问题经济产业结构问题等等。

就上述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平衡各州市城镇化程度   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要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支援落后地区城镇化,特别是在落后地区的硬件升级改造中要以经验和经济优势不遗余力的帮扶落后地区

省级政府应该对落后地区重点关注,制定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帮助提升城镇化进程。

(二)以人的城镇化为出发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与引导。

城镇化为契机,发挥各地特色积极扶持城镇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三)拓宽城镇化资金来源   城镇化过程中应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地方财政支持城镇化资金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一些适合融资且非纯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PPP模式公私合营。

但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园等从效率和公平角度讲还是应该有政府提供。

(四)城镇化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浪潮中,不能只强调发展而忽视环境的破坏,要充分考量每任主管领导在位期间其治理区域内的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程度,为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城镇设置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

参考文献   [1]董哲.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杨丽莉.云南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5(1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