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观念在中国演进的逻辑、内部张力与结构

[摘 要]社会主义观念有着因应历史时代主题而变化的演进逻辑,不断应对历史问题,调整时代主题。社会主义观念演进过程中保持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理想性与现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合理张力。在演进过程中社会主义观念的结构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二元”走向“五位一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观念演进逻辑;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1—0026—05。

一、因应历史时代主题而变化的演进逻辑

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演进逻辑不是纯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应对历史实践需求,不断应对历史问题,调整时代主题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进要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读,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就无法对研究对象得出实事求是的理解。

(一)作为一种思潮传入中国时的社会主义观念

“五四”前后的中国内忧外患,中国思想界的时代主题是寻找救国真理,各种思想间相互激荡、争辩,“社会主义”作为其中一种思想被引进和传播。“社会主义观念其实早在19世纪末就传入中国,但各流派观念混乱庞杂,既有作为主流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也有无政府社会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没有形成清晰、明确和统一的思潮,且影响力较小。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既区别于封建主义又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救国思潮被李大钊、陈独秀等先驱系统的介绍和传播。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先进的社会”,“社会主义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值,为极公平的分配,要整理生产的方法。这样一来,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具体而言,李大钊从智、情、意三方面将社会主义解读为一种基于对资本主义批判基础上的,“新”和“好”的秩序:“由智的方面观之,Socialism为现在存在之资本制度之批评指南。由情的方面言之,则为以新的、好的秩序,代替旧的、坏的制度。由意的方面言之,则使人发生努力,以平静寻秩序,代替旧秩序”。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一种社会运动,“照政治方面言,必须无产阶级专政,方合其目的”。“照法律方面言,必须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如私有权及遗产制,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者改为公有者之一种制度。”“从经济方面言,必须使劳动的人,满足欲望,得全收利益。”同时,李大钊还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一种不可避免的,“有力的政治运动”,实现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三阶段:一是政权的夺取;二是生产及交换机关的社会化;三是生产分配及一般执行事务的组织”。夺取政权“非取革命的手段不可。”。

另一位先驱陈独秀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评价,认为“马克思以后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是客观的、是建设经济上面的”。“社会主义是资本集中,财产公有”,而不是中国传统那种劫富济贫的均富主义,社会主义的动机是“在生产方面废除了资本私有和生产过剩,在分配方面废除了剩余价值。”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上,陈独秀认为中国不能人为的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是要经过一个“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阶段,即在国民革命成功后,不急于废除私有制,对于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小生产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制、国家资本主义等制度都可以并行,但主要采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非资本主义国家工业。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被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种救国真理,进行介绍和传播,重点主要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理论进行学理上的翻译与解读,廓清了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区别,并结合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实现路径做了一定的思考。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社会主义观念

这一时期时代的主题是进行武装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政权,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要进行严酷的武装革命斗争,另一方面则要探索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于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无法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上,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将社会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解决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阐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步骤和道路。但由于这一时期没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所以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中对社会主义的内涵,社会主义具体建设内容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少有涉及,此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念大多来自于对苏联的工业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直观印象,“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和一种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精神动力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社会主义观念

中国成立后,历史主题转变为如何快速的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完善基本制度安排。新中国初创期的社会主义观念主要来自于苏联的经验,即在经济上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实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制定五年计划;在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等等。比如1953年9月,周恩来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49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押“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1956年,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中国确立,这表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判断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标准。

当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为解决这一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但随后毛泽东又错误判断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阶级矛盾、社会主义路线和资本主义路线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认为只有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能巩固,所以应该加强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在此逻辑转换下,毛泽东发起了反右和文革等错误运动,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比苏联更激进的模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只是昙花一现,这一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主要还是以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来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从而制定国家政策,这一逻辑直接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将阶级斗争作为捍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唯一手段的错误路线。

(四)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观念

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意识形态对立松动,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社会主义建设转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再是仅仅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为批判、否定资本主义而存在,而是可以吸收融合一切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突破了之前关于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观念。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深化。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提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熏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彻底转变了之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可以速成的观念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邓小平还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在外国它就姓资在中国就姓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俗说法就是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等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合起来的叫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打破了之前社会主义单一的公有制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制。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表明,之前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以阶级斗争来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观念已经转为以生产力为核心,以改革开放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此种逻辑的转变下,“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奠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此后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提出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二、社会主义观念演进过程中的内部张力

(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观念从创立时就是关于世界的、全球的、全人类的,立足点不是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马克思虽也关注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寄希望于主要发达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以此来带动民族解放,消灭民族差异。所以,马克思主张民族解放要顺应社会主义革命的趋势。但在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都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的,而是从最初的苏联逐渐扩大到其他民族国家的。尤其是在落后的亚非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往往伴随民族解放和民族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同样也是以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为主,世界性的革命输出和国际援助为辅。对此,毛泽东解释为:“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同时也就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但同时,从新中国对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军事援助和对亚非拉的无偿对外援助,到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在中国一直不是对外关系的最高和唯一准则,而是在不触动核心和根本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对世界主义做适度让步。

所以,虽然经典社会主义观念在理论和理念上排斥民族主义,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消除民族性和民族国家利益,反而使其得到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主义观念中国演进进程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二者保持着一种合理的张力

(二)理想性与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是在原则上勾勒了社会主义的轮廓,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设计。马克思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就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时,要在理想性原则和现实性变通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过度的理想化会导致教条化,比如王明等教条主义错误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过度的现实化又会偏离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原则。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