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道德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

【摘要】和谐企业是以良好的员工道德为支撑的,员工道德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员工道德行为规范,企业和谐便无从谈起。

只有提高每一名员工道德素质,才能推进和谐企业的发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员工 道德和谐 企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    和谐企业是以良好的员工道德为支撑的,员工道德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员工道德行为规范,企业和谐便无从谈起。

2010年7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洛轴,唤醒了社会各界对洛轴的关注: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YC公司)以其重组改革的成功、创造的突出业绩,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洛轴作为新中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一项,中国轴承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他那光荣、屈辱和再次崛起的历史,既是一个老国企艰难的蜕变历程,也是该公司倾力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强力推进员工道德行为规范的成果。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快速发展有力证明,企业发展靠员工和谐企业员工道德为支撑,员工道德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一、道德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因素   道德属精神范畴,不仅表现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而且还表现为员工的价值信仰与精神。

一个缺乏道德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利于企业的人。

人无德不立,企无德不兴,缺乏道德精神,就会导致企业员工精神匮乏,就会损害和谐企业,影响社会安定和秩序,使企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以道德规范为基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企业夯实道德基础。

企业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以道德规范为主体的。

由于文化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因此,和谐文化就是将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和谐企业是一个磁场,既是一种物质存在,有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他沉淀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之中,通过观念、环境、情感、待遇等方式留住才,主张以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作为推动企业腾飞的突破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来。

二、道德促进和谐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YC公司)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做好领航手,带好火车头。

把“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LYC公司领导班子响亮提出了“谋求发展,造福员工”的理念,提出了“以德兴企”,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效益意识”(简称“六种意识”),树立“敬业务实、勤俭创业、学习进取、清廉为民”(简称“四种风气”),实现“转变观念,转变经营管理意识,转变岗位责任意识”(简称“三个转变”)。

把提出的理念、口号转变为工作的行动,主营收入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

连续六年被评为轴承行业排头兵企业

2010年度公司在中国机械百强企业排名上升到第54位,比2009年跃升了5位。

LYC公司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出思路、重谋划,使广大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广大员工心系企业,把岗位当家,把企业当命,人人心中一团火,身上一股劲,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三、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营造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干部员工的骨干作用,发挥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用、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员工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促进员工道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是LYC公司开展以德兴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LYC公司相继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LYC发展靠什么”?“党员先进性教育”、“讲理想、树新风、铸辉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读《致加西亚的信》、《员工手册》、《企业文化修炼案例》、《全面落实永煤核心价值观》、《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有感活动,为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LYC公司大力宣贯“八荣八耻”,将“八荣八耻”理论文章通过公司局域网发布,制定学习、检查、落实措施,将“八荣八耻”的内涵固化在职工心中。

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发扬主人翁精神。

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法制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为给员工提供科学、公平、合理的成长平台,LYC公司制订了“营造一个氛围,建立一个机制,形成一个体系”的“三个一”人才战略。

设置不同的职业生涯通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了员工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让每一名员工“用心做事,主动做事,做正确的事”。

LYC公司注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公司建立健全了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实行多种奖励措施,激发了广大员工工作热情。

据统计,2010年在2009年的基础上有1556名职工在原有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达到学会或掌握一门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使“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技能“复合型”职工占到了一线职工总数的50%以上。

目前,LYC公司企业当家,把岗位当命,工作捡重担子挑,放弃节假日休息,主动加班加点,超额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比比皆是,比学习、比工作、比技术、比贡献蔚然成风。

涌现出了60多个国家、省部级“质量信得过”先进班组,2010年“五一”前夕,LYC公司职工杨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四、家庭美德是企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 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有了和谐家庭氛围,才能有更愉快的心情和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

LYC公司十分重视员工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树立、评比典型,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选树活动。

针对员工家庭突发事件等造成子女上大学困难,建立了长效救助机制,由行政拔款与工会救助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员工家庭困难造成子女上大学的困难。

为了解决因大病造成个别员工家庭困难,LYC公司党委始终关心、帮助这些员工,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

每年行政拔款与工会救助相结合,员工自发捐款与员工们自发建立爱心基金相结合,帮助员工克服困难。

深入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女职工“四好一树”活动,通过活动的扎实有效的开展,促进了女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家庭和谐

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岗位练兵、自学成才、建功立业、权益维护、爱心帮扶及构建和谐文明家庭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女性的动人风采。

2010年,LYC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家庭美德“2010年度感动洛阳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推荐了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产业工人殷青松

青松通过自己不断的追求与拼搏,学习与实践,已成长为一名数控车和普通车的双料技师。

经过LYC公司推荐,洛阳市市民网络投票,殷青松以洛阳市得票第一,光荣当选“2010年度感动洛阳十大人物”,并成为洛阳市唯一一名产业工人当选。

十几年来,殷青松像照顾亲妈一样护理着身患风湿和糖尿病常年卧床不起的继母。

夏季来临,他怕天热继母长期卧床易生褥疮,省吃俭用买回一台壁挂式空调,降低了室温;春暖花开,他搀扶继母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秋高气爽,他把床单、被褥拆洗干净。

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殷青松为继母端便盆、盖衣被、改善伙食。

继母常说“不是亲生,胜过亲生,俺认定青松就是亲孩子”。

2009年,殷青松的父亲觉得身体不适,经诊断为直肠癌,病魔使这位洛轴老工人,差点丧失生活的勇气,全家人也都为父亲的病发愁。

在殷青松的劝说下,父亲做了肠切除手术。

青松三点一线的跑,工厂――家里――医院,送饭、喂药、翻身。

父亲每月做两次化疗,每次化疗之后,呕吐、烦躁,吃不下饭,都是殷青松想法做或买些可口的饭菜一勺一勺喂父亲吃。

在车间的个人工时表上,他总是名列前茅。

他以每月工时超出定额30%的速度,与时间赛跑,与先进对标,他要把8小时当做16小时用。

遇到连班、加班时,他会把家务事委托给妻子打理,自己从不错过每一次抢赶任务的机会。

每当完成一批合格产品之后,才能看到他消瘦的脸庞挂上一丝微笑。

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殷青松练就了一身车加工绝活。

他磨出的刀具即美观又耐用,削铁如泥,并能随意改变铁屑流向,这是第一绝。

他在数控车上能够加工出外径只有±0.005毫米公差的长轴,这为第二绝。

他用加工中心镗出±0.01毫米公差的深孔,此为第三绝。

由他加工出来的产品优质品率达到95%,受到顾客称赞。

车间遇到加工难题或技术人员遇到工艺问题时,“找殷技师去想想办法”,几乎成了职工们的“口头禅”。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加工技能使殷青松在高手如云的机加工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大拿”。

总之,员工道德素养与和谐企业有密切的联系。

只有提高全体员工道德素质,才能推进和谐企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 强,男,50岁,中共党员,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至今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历任洛轴精密轴承厂政工科宣传干事、团委书记、政工科长、洛轴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河南煤化集团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党委工作企业文化与宣传教育科科长等职务。

撰写的有关论文和文章相继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河南煤业化工报》发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