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

一、问 题 的中国国民史是一门新建设的学科。

几年来,在这门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部分;随着这门学科的建设,许多有关的基本问题都提到讨论的日程上来了。

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在公开讨论,如对象问题;有的虽未公开讨论,但不同的意见都以各种方式提出来了,如中国近代经济史分期等问题。

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的。

本文企图对后一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根据近年来发表的著作、文章和一些学校的讲义或提纲来看,对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期,大致有下列几种意见: (一)把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的经济发展分成八个时期:1840~18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1919~1927年,1927~1931年,1931~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

“以上的八个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是旧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① (二)在好几个学校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讲义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分期意见,但在讲义编章的安排上和内容的叙述上大 ————————————————————— ① 吴杰:《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6页。

; 致是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为七个时期:1840~1864年,1864~1894年,1895~1914年,191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

①, (三)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手工业的资料中,都采取了一定的分期办法。

虽然由于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分期不尽相同,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地方,如都采用了1927年和1937年为断限的时间,都没有以1919年作为一个时期的断限等等。

从上面分期年限上看,当前的几种意见有共同之处。

如都以1840年为起点,1949年为终点;其中大都采用了1894(或1895)年、1927年、1937年为分期点。

但是,分歧的地方也是很大的,需要通过讨论,得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切合实际的分期意见,以便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建设和教学工作。

几年来,由于共同的努力,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面貌,已经弄得比较清楚,使我们有可能进行切实的讨论,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二、正 名 在讨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期时,首先要对下面一个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就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应从何时起到何时止,换言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那一个阶段的历史

这个问题也是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内容和起点问题是密切相连的。

几年来,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起点,大家都同意在1840年;然而对止点,意见就不一:有主张1919年的,有主张1927年的,还有主张1914年的,而从公开的著作文章来看,大多同意以1949年为终点。

; ———————————————————————————— ① 如湖北大学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出版社 版。

; 吴杰先生在“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①一文中,认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应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起点,而“终点”,吴先生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从他提出的“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重点”中,包括“要加紧研究解放十年来的经济史”,以及文中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吴先生所认为的现代经济史,是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史

这种把1919年为界划分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的意见,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世界史和各国的历史来说,所谓近代史,一般来说(不是很精确的)是指经济形态的历史

近代”,一般是资本主义时代。

所谓现代史,一般来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

这是现在在世界史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史上共同习惯的用法。

②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情况,没有经过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但是,从鸦片战争后,我国就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我国近代史就应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它的起点应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终点应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们认为,把中国近代通史或近代国民经济史看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史或国民经济史,是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 ① 吴杰:《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学术月刊》1959年第⒎期,第56页。

② 如在苏联来说,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现代史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对世界史来说,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胜利时代的历史

现代史就是从十月革命开始以来的历史

; 以通史来说,在1956年的中国近代分期问题的讨论中,许多同志都感到必须明确中国近代史的范围应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

经济史来说,在解放以前,进步的经济史学家,一般都把鸦片战争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称为“近代经济史”或“近百年经济史”。

解放以后,一般习惯于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称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

就是吴杰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绪论中,也是主张鸦片战争为起点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点的。

因此,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史,统一称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用“中国近代”这个习惯用语来代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既符合一般称为“近代”所代表的科学含义,又符合经济史学界习惯的用法,没有改变的必要。

吴杰先生在上述文章中改变他原来的看法,提出中国现代经济史从1919年起到目前为止。

我们认为吴先生的这种意见值得商榷,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因为: 第一,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史上来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后,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有了质的变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因此,把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称为近代史或近代革命史.把五四运动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为现代史或现代革命史,尚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这种名称的区分表明了革命发展史上质的区别。

但是从经济发展史上来看,五四运动虽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爆发的,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然而,应该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社会经济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以五四运动区分经济史近代现代两个大阶段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第二,1919年至1927年,中国还完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

就是在1927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产生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后,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1949年以后就不同了,社会经济起了根本的变化,1949~1959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经济历史

所以把1840~1919年划为近代经济史,把1919年到现在划为现代经济史,就缺乏理论上和上的一贯性:1840~194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的整体被划成近代现代两个阶段;而1919~1949年和1949~1959年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史又都被划人了“现代经济史的范围。

① 这里还需指出:有人认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应从1914年起,这当然是不妥当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现代经济史应从1927年开始,主要理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产生的。

我们认为这种意见也不妥当。

主要理由已如上述。

1927年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萌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瓦解,但是,它并不表明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此,以1927年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分期的一个年限是可以的,作为区分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的年限则是不合适的。

总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