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濯濯涤世俗_世俗所称师旅

2010年11月13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因病去世,享年79岁。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网上掀起了一股追悼热潮,只要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范敬宜”三个字,各种怀念文章就会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出自范敬宜学生、同事、亲友之手的文章,都对师者“老范”生前的用心执教、亲力亲为、尽职尽责津津乐道。

众人对师者“老范”的认可与敬重引发了笔者对“师德”的深度思考。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身为教师,要铁肩担道义,传承时代理想;要脚踏实地,传授知识技能;要关注学生成长,及时为其解疑释惑。

而师德,就彰显于师者启发学生心智、传授学生知识和解答学生疑惑的言行中。

范敬宜是一位好老师,他心怀两“爱”,师德高尚。

他不仅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而且也对学生充满了关爱。

若以此“两爱”为线索反观今日的高校教师群态,一些现象不禁令人担忧。

相较于范敬宜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当今高校中一些教师的不负责任无所遁形:前者上课从不迟到,克服一切困难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后者“机动”地提前了下课的时间,常让电影成为“课堂主题”;前者每次都亲自准备长达数十页的详细教案,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后者学生代做PPT,上课时只照本宣科;前者对于学生的作业都会亲自过目,逐一反馈,后者从不布置作业,平时也没有答疑辅导,只在考试前给学生“点题”;前者精心备课,有效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学有所得,后者“临阵磨枪”,常常随口胡侃漫谈一些奇闻轶事,最后离题万里……对于前者而言,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良心活儿”,但对于后者来说,教职只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只是一份工作。

今日高校之“怪现状”还不止于此,就拿师生关系来说,在高校广泛推行“导师制”的今天,一些教师由于过多关注自身的晋升和发展,“无暇”顾及学生的需求,导致了当今高校师生关系的两种异化

一种异化表现为:导师学生互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平日的生活中各行其是,甚少交集,导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学期下来,学生只能“恨从未与之相逢”。

另一种异化则是,师生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导师不是老师而变身为“老板”,学生也不再是学生而被迫担起了“学术打工仔”的角色,在这种功利化的师生关系中,“老板”可以无视学生的发展意愿给学生分摊自己的课题任务,而学生迫于“老板”的权威往往只能忍气吞声。

高校中的这些“怪现状”自然有其复杂的现实成因,我们纵然也可将其理解为高校教师在承担科研、行政、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后分身乏术的一种无奈。

但如果太多的“理解”使我们忘记了教师的专业标准,太多的“宽容”使我们丧失了对师德师责的坚守,渐渐习“异”为“常”,将这种捉襟见肘的失职当成常态时,培养优质人才、积蓄民族腾飞希望的夙愿于我们而言恐怕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师者范敬宜的辞世在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省思“大师精神”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对“教育家”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思索和探讨。

师者辞世千人悼,只因师德馥郁撼人心,师心濯濯世俗,幸得师魂不朽复传情。

愿逝者“范老”一路走好,愿师者你我继往开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徐会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