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腕管综合征病因分析

作者:吴旭明 包晓群 于明 陈慧娟。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CTS)是各种急性或慢性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的病变,致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发生的功能障碍,以手部麻痛、桡侧3指感觉改变和鱼际肌萎缩三大症状及夜间痛醒史为典型特征。CTS病因多样,包括外伤因素、血管因素、不良位置及反复活动、风湿因素、内分泌和体液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先天性因素等。本文通过对112例老年CTS患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查,探讨老年CTS的主要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因出现上肢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检测肌电图的168例老年病人(≥60岁),其中符合CTS诊断者112例,年龄61~93岁,男46例,女66例。CTS诊断标准:临床诊断肌电图相结合。临床诊断标准: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有典型的夜间痛醒史、腕部正中神经处Tinel征阳性。肌电图诊断标准:跨越腕管的微移法检测及比较同指正中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感觉潜伏期或感觉传导速度等,腕以下段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减慢〔1〕。

1.2 方法。

1.2.1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应用英国牛津SYNERGYS 肌电/诱发电位仪。患者仰卧,掌心向上,手平放于检查床上。测定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运动末端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运动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采用表面电极顺行性测定。所有电生理结果均与本实验室年龄匹配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1.2.2 血糖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OGTT确诊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诊断标准:① DM:随机血糖≥11.1 mmol/L及/或空腹血糖≥7.8 mmol/L;OGTT 1 h及2 h血糖均≥11.1 mmol/L。② IFG: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OGTT 2 h血糖<7.8 mmol/L。③ IGT:空腹血糖<7.0 mmol/L,OGTT 2 h 血糖介于7.8~11.1 mmol/L。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