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威海战略

摘 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威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威海区域优势,调整和确定区域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发展蓝色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为蓝色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威海为例,分析蓝色经济区威海发展提供的机遇和威海发展战略 作文 /zuowen/。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威海战略

古人有一句话讲的好: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何谓非常之时?我有这样几点理解:第一,金融危机下的整体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第二,山东省及其所辖区域第一次在政策上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在探索。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是为发展发展发展不能只是“打造海洋经济强省”之类的口号,必须有其具体的、可实现的目的。历史不会等待你准备好了在前进,我们必须在历史即将被创造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这种准备最重要的和首要的便是战略机遇的发现与准备。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此战略目标一确立,全省上下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立即展开积极行动。2011年1月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上下的热潮滚滚。就全省来说,国务院的批复让山东看到了自身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希望。就半岛各市来看,他们希望在即将制定的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政策和定位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已经表明,政策对一个地区发展的助推力是怎样的巨大。

作文 /zuowen/   其实,与其说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发展战略,倒不如说是一个政策博弈。山东早已经处在国家战略层次的区域政策夹击中:南有长三角,西北有京津塘和环渤海,北有东北振兴计划,西有中部崛起战略。基础和区位都很好的山东却处在了一个政策的真空地带。在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上,山东在和中央博弈,那么蓝色经济区范围内的各个城市也在进行着博弈,和省里的博弈,相互间的博弈。每个地级市下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在进行着有利政策的争取,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让我们的政府官员具备了很强的政策嗅觉。  一、发展蓝色经济优势  威海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威海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威海战略位置显得尤其重要。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坚持科技兴海、结构调整、海陆联动和环境保护四项原则,构建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宏伟目标。其中,威海被作为重要区域纳入总体规划。  威海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实施意见》提出,威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新能源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的领军城市;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东北亚海上客运中心;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 毕业论文 《意见》中的威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战略定位不可谓不强劲,也充分体现了威海的产业优势,但这个战略定位仍然缺乏大视野。战略是为现实服务的,就当前而言,战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最适合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争取到政策等资源,并为发展提供长期的方向和动力。我们的战略定位最重要的是最适合,而不是最夺目。  毫无疑问,青岛在蓝色经济区战略中必将出于龙头地位,不出意外的话,紧随其后的应该是烟台。那么,其他的城市,在这个政策的博弈中,会的得到怎样的定位或支持,很大程度上要看各自的本领了。相比于青岛、烟台二市,威海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处于下风,尤其是威海的地理位置还处于青岛、烟台的包夹之中。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如果威海没有清晰细致的特色定位和策略,而只是简单的用传统的海洋优势产业提升与海洋环境保护描绘威海蓝色经济区发展蓝图,甚至不加以详细论证的就贸然提出诸多“领军城市”、“中心”之类的战略口号,只能是战略迷失的表现。  威海战略机遇在哪里?威海东、南、北三面环海,但威海战略机遇在西面。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战略中,山东的内陆城市需要分一杯羹。在青岛和烟台的夹缝中,威海必须将手伸向西部,握住内陆同等级的兄弟城市,将威海作为他们走向海洋的大门,在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中取得共赢。威海目前的战略定位很难让我们在将其和青岛、烟台对比的时候找到明显的优势,甚至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劣势。威海战略必须定位在“向外看海洋,向内看陆地”的基础上,建设与内陆城市进行蓝色产业合作的基地,用合作争取支持和发展。 论文代写   威海还没有走出“诸侯经济”的大门,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开启一扇新的门。我们在海产品加工、区域客运、新能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仍无法与青岛和烟台相比,并且短时间内也难以赶上。那我们应怎样定位?第一,在不具备明显优势的大产业类型上,不做口号上的竞争者,而做合作者和承接者,将威海放到整个蓝色经济区的综合发展中,通过良性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服务争取自身利益,坚决避免诸侯经济和重复建设。第二,将自身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打造生态人居示范区和产业示范区的过程中要有新思路,突出自身的差异化,通过差异化而不是数量来增强自身吸引力。第三,除经济之外,务必注意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威海本来最具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但却显著落后,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追赶。  二、威海实施蓝色经济战略建议  (一)建立海带养殖基地  威海市除了以船舶修造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外,以现代海洋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及以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均已形成规模。威海市的海洋渔业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目前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30% 左右,约占全国二十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地级市首位。目前威海市拥有全球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等海珍品养殖基地。威海市紧紧抓住国家优化调整海洋捕捞结构,拓展远洋渔业,目前拥有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发展滨海旅游  截至目前,“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集约开发山 、海 、岛、湾、滩、礁、湖、林资。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