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问题及方法措施

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取得了许多胜利,积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怎样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争取主动,把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是灭火现场一定要重视的问题。

毕业论文网 /6/view—11557932.htm  1、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1.1、消防设计缺陷和维护管理不利增加了疏散难度。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从设计上还不能解决水带铺设后烟气进入疏散楼梯间的问题,影响了人员疏散和逃生效果。

有些单位消防意识淡薄,不重视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发生疏散通道堆积杂物的现象,应急照明、指示标志损坏,疏散避难层(间)移为它用,一旦火灾出现,员工不能有效使用消防设施,造成装配的消防设备成了摆设。

1.2、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给自救互救带来困难   对象自身的复杂性。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商服载体,化工厂等是目前灭火难点。

它们的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使这些火灾扑救的复杂性。

立体作站的流程复杂,制约因素多。

如:化工火灾,在灭火中要防爆炸,防中毒,防污染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周密考量,慎重行事,不然就会发生二次灾害。

一些高层建筑的管理单位自身应急疏散预案不完善,应急疏散的,措施不得当,缺乏演练,出现火灾后一些员工选择逃生自保,火灾现场缺乏必要的疏散引导,失去了人员安全疏散时机。

1.3、防消联勤体系不完备   一些地方防消联勤体系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防消脱节比较严重。

消防队伍各种资源不能科学配合,一旦出现火灾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上比较被动,不可有效利用内部设施及时疏散人员和有效的救援,不能发挥最大的灭火救援效能。

1.4、与实战要求不适应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救援一直是消防部队战斗任务中的难点问题。

虽然部队配备了一些登高装备,而对超高层建筑中的人员疏散救援还不够。

尽管消防部队也针对高层火灾中人员疏散救援开展了针对性演练,但分训机制也不完善,缺乏对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救援的有针对性研究,造成在关键时刻救援能力不适应、方法不奏效、效果不理想。

同时,消防部队担负作战的队伍未参与高层建筑的验收,缺乏对建筑内部结构等状况的了解,导致部队对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救生通道、楼层功能不熟悉,影响人员疏散救援成效。

2、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措施方法   2.1、明确战术任务,快速疏散救人,适时进行排烟   消防部队要有效扑救火灾,决策应对路,灭火救援方案要可行,作战的任务要明确;各级指挥人员应明确任务,并把任务明确下达到官兵。

灭火救援中,有的育目在外部射水,跟着火跑,导致火势蔓延扩大,错失控火防御的战机;有的内攻水枪手进入阵地后见火就扫,不能形成堵截火势

(1)快速实施疏散救人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应按火场情况,在进行了火场侦察的同时,应快速实施疏散救人,如果不灭火不能救人时,要出水枪打开救人通道,强攻救人;如果力量充足,应部署兵力深入内攻,控制火势蔓延。

(2)第一时间排烟的战术运用。

灭火救援实战中一些人重视灭火,而第一时间进行排烟却被忽略。

灭火战斗中应及时进行火场排烟,降低烟气的危害,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条件。

高层建筑应在建筑上部、顶部启动自动装置排烟或打开门窗排烟等,不可打开着火层上下层的门窗排烟,避免造成中性面下移的危险。

2.2、合理部署力量形成有效的作战阵容   (1)坚持“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战术。

一些建筑火灾,内燃速度快、烟雾很大,一些官兵面对大火有时会动摇敢打必赢的信心,不敢内攻近战。

高层建筑火灾前期应毫不犹豫地进入内部打内攻,如攻不进去,就必然失去打赢的机会。

内攻要讲究科学,要选择进攻的时间;选择好可供撤退的路线和防护措施,确保消防人员安全。

(2)内攻近战要有效堵截。

灭火防御要会堵,有一些建筑火灾战例证明,或者不敢进;或者进去了水枪阵地不能形成堵火之势;还有的在未设内攻力量的条件下,在外部盲目喷射等均为无效,关键是内攻近战要有效堵截。

一是单层堵截。

单层内初起火灾应快速进入利用内部消火栓出枪,形成包围堵截火势之势,举高车可从着火层外部上部喷射,避免火势通过窗向上层蔓延;如火势从某层中间部位起火,水枪可从四面设防,把火彻底围住,速战快胜,把火灾消灭于初起之时。

二是上堵下防。

火灾形成蔓延之势,要在着火层布设水枪实施堵截的同时,快速在火层上层或上几层的关键部位布设水枪,严防火势通过外窗或管道井蔓延到上层;同时,在火层下层各个部位布设水枪设防,避免火势通过管道井等造成下层着火,形成科学合理的上堵下防攻势。

2.3、加大特种灭火救援装备的应用   (1)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急需的灭火救援装备,消防队应到场参与疏散救援是在火灾猛烈阶段开展,要求消防队员能迅速冲破烟雾、火焰的封锁,深入火场开展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

我国还缺乏能帮助消防员深入火场开辟途径的有效工具,面对高温、缺氧的恶劣环境,消防队员不能凭借现有的装备深入火场内部。

很难开展疏散搜救工作。

急需研发特种装备工具,为深入搜救的消防员及被困人员提供生命保障支撑。

(2)创新高层建筑疏散救援辅助工具。

国外对高层救生器材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制和开发。

在我国也出现了灭火救援并举的“楼外应急电梯”,可运送消防人员和器材进入楼内灭火扑救,同时,快速疏散楼内被困人员及时脱险。

(3)开展车辆装备测试性训练及实战演练消防部队开展辖区“六熟悉”活动,是对战斗环境事先熟悉的过程,只有对辖区高层建筑内、外部设施了如指掌,才能在实战中节约时间,加快疏散救生速度。

实战演练是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队怎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施救,为各种技战术的制定提供依据的有效途径。

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能大幅提高消防部队的整体实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为灭火疏散救援打下坚实的基础。

2.4、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救援时的注意问题   (1)内攻与外攻的配合要协调。

现场各区域指挥员要实施统一指挥。

火灾现场高层建筑室内可能出现轰燃,这是对内攻侦察、救人灭火战斗人员的最大威胁。

内攻救人消防队员应携带细水雾等保护装置,掩护救人时应设立水幕,外部进攻时切记围而有放,不可四面围攻把热烟气逼向内部,造成火风压增大,发生反作用,注意留有泄压口和排烟口。

(2)要充分依托内部安全疏散设施。

高层建筑具有特殊的建筑结构和复杂的使用功能,若出现火灾,单凭外部的扑救力量救人灭火并不够。

从内部进行自救和疏散十分奏效。

只要提高全民防灾、逃生意识,以单位自救为重点,突出部队针对性训练,就能把火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作者单位:珠海市公安消防支队金湾大队)。

0 次访问